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園區動態

持續騰勢!長沙高新區,為什麼“強”?

2024年08月22日16:3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長沙高新區的發展,那麼“騰”字或許是一個恰當的選擇。

為什麼?

因為“騰”字在中文裡有多重含義,其中最為貼切的是它象征著迅速上升、蓬勃發展、飛躍進步的狀態。

長沙高新區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高地,近年來在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人才引進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其發展歷程恰如“騰”字所描繪的那樣,呈現出一種不斷攀升、日新月異的態勢。

湖南湘江新區堅定地跨步走在了全國國家級新區的前列,而長沙高新區跨越發展的步伐就邁得更大更快更好。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三份全國園區百強榜,長沙高新區在全方位的參考坐標系中綜合比對,穩中有“進”:“2024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中,長沙高新區位列第19位,較上一年度晉升一位,蟬聯湖南省入圍榜單園區的首位,在全國高新區中排名第12位。

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單位供圖

園區高質量發展百強榜單。單位供圖

在兩份垂直領域“先進制造業百強”和“生物醫藥百強”榜單中,長沙高新區同樣表現亮眼:長沙高新區分別位列第15、29位。不難發現,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根基和動力始終在產業。

“先進制造業百強”和“生物醫藥百強”榜單。單位供圖

“先進制造業百強”和“生物醫藥百強”榜單。單位供圖

頻傳的捷報讓“騰”飛中的長沙高新區一再產生強烈的吸睛效應,很多人自然會產生疑問:為什麼是它?

縱觀長沙高新區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之所以捷報不斷,成就斐然,在於它的“底氣”。

有哪些底氣?或許從時運、基盤和能級三大底氣,可見一斑。

何為時運?

第一個底氣是“時運”,也可以理解為時代賦予的機遇。

創建已有36年之久的長沙高新區,可謂是時代的“寵兒”,每走一步都有國家宏觀政策、省市級專項政策的“加持”。

1988年創建,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國家級首批27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成功加入“國家隊”,也迎來了第一波發展紅利。

2021年,晉升國家高新區30年的關鍵節點,長沙高新區在高科技和創新發展方面,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激情和速度”。由湘江西岸巴掌大的地方,擴張到140平方公裡﹔以長沙市1%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市46%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和11%的財政稅收。

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決定將湖南湘江新區、岳麓區、長沙高新區“三區合一”,長沙高新區發展空間更廣、經濟權限更大、產業優勢更強。

2023年6月,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2023互聯網岳麓峰會開幕式上提出,將長沙打造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這給了長沙高新區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未來潛力。

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項目規劃圖。單位供圖

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項目規劃圖。單位供圖

隨即,長沙高新區以一份“亮點”十足的《長沙高新區創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規劃綱要(2023-2035)》鏗鏘作答。

綱要指出長沙高新區將做實世界先進計算中心、國家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國際一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樞紐戰略定位,實行“兩步走”戰略,預計到2025年,邁向萬億園區,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高科技園區。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算谷”。

長沙信息產業園承接長沙高新區(麓谷片區)的經濟職能,打造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單位供圖

長沙信息產業園承接長沙高新區(麓谷片區)的經濟職能,打造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單位供圖

長沙市委副書記、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岳麓區委書記譚勇表示,長沙高新區要勇擔“爭先進位”的使命,抬高坐標,放大格局,堅決扛牢動力引擎的責任擔當,奮力打造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一流營商環境示范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區。

此次登榜,恰是長沙高新區以硬實力贏得好時運的最好見証。

基盤有哪些?

第二個底氣是長沙高新區自帶的、確實值得炫一把的“基盤”。基盤是什麼?就是工業基本盤。

擇高處立,長沙高新區,當然得追高。

透視長沙高新區工業基本盤的豐厚家底,不難發現,工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長沙高新區已形成工程機械、新材料和電子信息3個千億產業集群,佔全省千億產業集群五分之一,智能制造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規模10年蟬聯全國第一。

2024年上半年,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的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更是達到了近三年的最高增速。

中聯重科位列“2024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第10位。單位供圖

中聯重科位列“2024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第10位。單位供圖

中聯重科入選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全球塔式起重機制造商10強,塔吊銷售和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專注於高效電池材料的研究與生產的長遠鋰科,搶佔行業先機,在動力三元材料市場佔有率始終保持行業領先﹔盈峰環境參編了80%以上的環衛裝備行業標准,產品行業市場佔有率連續18年排名全國第一……今年以來,長沙高新區留下了諸多閃亮的“智造”坐標。

2023年,盈峰環境新能源環保裝備的銷量高達1974台,再度榮登行業No.1。單位供圖

2023年,盈峰環境新能源環保裝備的銷量高達1974台,再度榮登行業No.1。單位供圖

往新處行,長沙高新區,當然得創新。

在日前由賽迪顧問發布的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生物醫藥)百強榜上,長沙高新區位列第29位。

瞄准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長沙高新區圍繞動能培育、項目招引、發展環境、企業服務、品牌建設等環節精准發力,著力構建以中藥、醫療器械為核心,化學藥、生物藥、醫藥物流、高端服務為支撐的產業格局,推動長沙高新區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產業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

走進位於長沙高新區的三諾生物傳感股份有限公司,目光所及之處,一台台血糖儀、一根根檢測試條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快速封裝下線﹔聖湘生物始終圍繞提升檢測技術的精確性和可及性,研發系列精准診療技術和產品方案,推動先進的生命科技人人可及、普惠全球﹔由都正生物自主研制,24小時內可出結果的全國首款腎功能體外檢測試劑盒即將生產上市﹔愛威科技率先將機器視覺技術應用於臨床病理標本的形態學檢驗中,填補了國際醫學顯微鏡形態學檢驗自動化領域的技術空白﹔九芝堂已經發展成為集科研、生產、銷售、健康管理於一體的現代大型醫藥企業,下轄數十家分公司,品牌價值超過百億元﹔遠泰生物已成功建立鼠源、兔源、人源三大抗體技術平台,在抗體制備、抗體檢測、抗體細胞藥物研發等方面已申請和獲得相關專利40余項……

三諾生物生產線。單位供圖

三諾生物生產線。單位供圖

敢闖敢干的長沙高新區,不斷用其獨一無二的“拳頭產品”擴寫生物醫藥產業的版圖。

在產業攻堅的催征戰鼓中,在工業園區的機器轟鳴中,長沙高新區牢牢守住工業“基本盤”,挺起實體經濟的強大“脊梁”,凸顯了高質量發展的昂揚之勢。

市婦幼保健院(河西新院)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作業。單位供圖

市婦幼保健院(河西新院)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作業。單位供圖

能級幾何?

“能級”一詞來源於量子物理學領域,本用於指代原子核外電子的能量值,電子吸收一定能量就可以實現能級的躍遷。

在經濟學領域,能級涵蓋了規模、質量、影響力三個方面,是園區競爭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集中體現,象征著園區在一定地域范圍內配置資源要素、創造價值財富的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環繞尖山湖,一座安居之城已然浮現眼前。單位供圖

環繞尖山湖,一座安居之城已然浮現眼前。單位供圖

環繞尖山湖,一座安居之城已然浮現眼前。

數據可見百強園區之“強”:

55家入圍的國家級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11.2萬家,企業營業收入約41萬億元,佔所有國家級高新區總量分別為78%、80%。

縱觀榜單,高質量發展百強園區普遍為所處區域的“經濟引擎”,起到領航先鋒的角色和定位。

所以,長沙高新區的第三個底氣叫“能級”。

2024年,武漢、長沙、合肥、南昌4個省會城市和12個觀察員城市又共同簽署了《長江中游城市群2024年重點合作事項》和《長江中游四省省會城市警務合作框架協議》等文件,進一步拓寬了合作領域和范圍。

長沙高新區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區域之一,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面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與武漢、南昌等城市的合作與交流,長沙高新區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和創新資源,參與更高層次的區域競爭與合作。

長沙中電軟件園。單位供圖

長沙中電軟件園。單位供圖

在產業協同方面,長沙高新區作為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株洲、湘潭等地區的產業聯系日益緊密。長株潭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為長沙高新區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和產業配套。

隨著“三區合一”體制機制優化的深入推進,長沙高新區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拓展發展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進而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和人才入駐並在此創新創業。

目前,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各類人才總量已超90萬人,2023年,新引進市高精尖人才領跑工程對象16人、緊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對象37人,新認定市高層次人才218人,市高層次人才總量達1566人,佔全市40%。截至7月18日,湘江新區直管區域、托管區域內共有入選長沙市ABCD類人才1737人,其中A類4名、B類99名、C類555名、D類1079名,人才虹吸效應也成為長沙高新區能級躍升的“助推器”。

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長沙高新區未來發展,一定會“塊頭”更大“筋骨”更強、“成色”更足,在各類發展榜單上,持續爭先進位、寫就不凡!

更高、更新,撐開一方新經濟的晴空。長沙高新區播下的夢想,或許就將在那一片蔚藍的前方。(朱莉 彭娟)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