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區坪塘街道:破解“指尖之困” 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
一大早,湖南湘江新區坪塘街道蓮花山村黨委書記彭歡就在微信工作群裡收到了村民信息採集的任務。“收到。”簡單回復完,彭歡便開始忙碌工作。
“過去,每次有任務部署都需要去街道開個會,大大小小的群也有十幾個。”彭歡直言,每天光在趕路開會、看群消息上都花費了不少時間,“現在我隻加了3個群,明顯感覺工作對接效率更高了。”
在日常工作中,工作群過多、通知過多、留痕過多等情況,加重了基層干部的負擔。近來,湘江新區深化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採取精減工作群、減少群裡留痕等舉措,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服務群眾、抓好落實。
鬆綁減負 讓基層減負“秉要執本”
蓮花山村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自從全區上下掀起一股立行立改之風后,不用天天盯著群消息、趕著開會,有更多時間可以走村入戶。”彭歡說起蓮花山村,滿是感情。
蓮花山村,面積大、位置偏遠、人口較為散居,相比於城市社區,管理起來更具有復雜性。在這裡工作近11年的彭歡,每天都在與村民打交道。
“我們經常會上門走訪,有些村民住的遠,開車單程就要花費40分鐘時間。”彭歡表示,村上現有16名工作人員,但面對近一萬村民的工作體量,日常狀態下都仍感到很大壓力。
工作群、報表、APP打卡考核、陣地挂牌……當所有的部門業務齊齊到達基層,不可避免的給基層工作者造成了沉重負擔。
“不久前,蓮花山村的辦公室裡還是牌子挂滿牆。”另一位蓮花山村村民說,雖然看著有很多陣地,但實際上處理工作的人員並沒有變化,隨著“牌子”的逐漸增多,社區工作人員的辦公環境也在遭受“擠壓”。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的重要、復雜可見一斑。如何做到減去“形式留痕”,讓“痕跡”變“實績”?坪塘街道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經過整合歸並、清理關停,當前全街無政務應用程序、政務公眾賬號。”湘江新區坪塘街道黨工委委員周億金介紹,經過立行整改,工作群組由原來的97個減到10個。
另一邊,坪塘街道還對轄區內10個村社區進行了挂牌的清理和回收,充分保証了社區工作環境的整潔。其中,蓮花山村清理了15塊挂牌。
摘牌子不代表撂擔子,減負不代表減責任。
走進蓮花山村,清新的空氣扑面而來,彭歡和他的“戰友們”仍然奮斗在一線,不過這次不再是“負重前行”。
以減促變 讓基層減負“落到實處”
觀音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談起考核之“負”,周億金很有發言權。
2023年,身為“河長”的周億金隻身前往坪塘街道轄區內的水庫做日常巡查,但沒想到卻被“困”在了這裡。
“水庫在山區,地處偏僻又信號不佳,導致我在巡查過程中無法及時在APP上上傳打卡信息。”這樣的情況在周億金每次巡水庫的時候都會發生,近兩個小時,便都困在了手機打卡的考核之上。
而在坪塘街道的觀音港社區,身為社區宣傳委員邱佳,此前的煩惱也不少。
“去年,我們接到通知要上傳、登記100件社區原創作品版權。”從接到通知再到下發居民通知,近半年時間,主動來找邱佳報名的人寥寥無幾,“我們隻能自己去找社區培訓機構的老師,看看他們是否有可以登記的作品。”
攝影,是原創作品中登記門檻較低的一個選項。找不到居民申報的邱佳,隻能發動身邊的同事、家人一起干,簡單拍照,最后草草的交個差。
“自從基層減負的行動開展之后,變化很大。”邱佳表示,作品版權登記不再是任務式出現,而是化為群眾的需求端,自願申報,極大程度上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基層,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抓落實的“最后一公裡”。減負,關乎民生福祉、干部作風,關乎抓落實的成效和水平。
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不能把減負簡單理解為工作“減量”,而是要注重標本兼治,通過治理轉型、制度創新、作風轉變等手段達到減負目標。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
湘江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切實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直面文山會海、“指尖形式主義”等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破解“小馬拉大車”等突出問題,把應減之負與應盡之責區分開來,激發干事動力,把為基層減負的各項舉措真正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