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稅務:綠色稅收助力傳統企業“華麗轉身”
人民網長沙9月19日電 煤電廠披上綠裝、水泥廠變成花園......走進常德多個傳統制造業企業,廠區到處郁郁蔥蔥、干淨整潔,展露出一幅美麗的綠色生態畫卷。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常德市稅務局堅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在實施綠色稅制、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方面持續發力,積極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逐“綠”而行、向“新”而進,走穩走實綠色、循環、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傳統能源企業:從“被動減排”到“主動治污”
走進湖南華電常德發電有限公司廠區大門,一塊碩大的電子顯示屏格外顯眼,大屏內顯示的粉塵濃度、二氧化硫等重要污染物的實時數據均遠低於國家超低排放標准。據悉,這裡的環保數據是由企業使用的固定污染源連續監測系統(CEMS)實時監測,通過數採儀發送至環保局監測管理平台,並同步投屏至企業廠區大屏幕顯示。
近年來,常德稅務部門通過環境保護稅正向激勵和反向約束“雙向發力”,積極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從“被動減排”走向“主動治污”,實現綠色環保與高質量發展齊頭並進。“我們採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深度協同淨化處理技術,按照‘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廢污水資源化’的原則設計,廠內工業廢水實現了‘零排放’”。湖南華電常德發電有限公司負責人羅凱向稅務干部介紹,企業使用的2×660MW機組是華電集團按照超低排放標准建造的66萬千瓦等級超臨界機組,其各項技術環保指標均處於國內同類機組先進水平。
“作為一家傳統煤電企業,在企業轉型發展初期,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多虧了稅務部門的靠前服務和精細輔導,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企業辦稅人員金圓圓表示。“2023年以來,我們不僅享受環境保護稅減免250多萬元,還因購進環保設備抵免企業所得稅稅額330多萬元,這激勵著我們不斷加強技術創新,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投入。”
傳統水泥行業:從“灰色工廠”到“綠色花園”
作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水泥生產基地,葛洲壩石門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始終秉持著“水泥行業的環保領跑者”的願景,近年來累計投資2億多元推進生產一線的環保升級和技術改造。建成湖南省首個應用於水泥企業的儲能電站項目,目前年放電量約400萬千瓦時,年節能效益達200余萬元﹔兩條現代化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年消納廢渣80余萬噸,每年減少顆粒物排放120噸、氮氧化物排放260噸﹔充分利用純低溫余熱發電站,年實現發電量4300千瓦時......
“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企業財務人員吳小石深有感觸:“今年,企業收到資源綜合利用即征即退增值稅200多萬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近1700萬元,這些稅收優惠讓我們在轉型發展的道路上更有信心和底氣。”
為了推動企業走好綠色轉型之路,常德稅務部門積極主動靠前服務,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和創新研發中遇到的涉稅難題,量身定制“一企一策”服務方案,幫助企業算好減稅降費“紅利賬”,為企業綠色發展注入“稅動力”。
在稅惠紅利的支持下,葛洲壩石門特種水泥有限公司正在綠色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2#生產線數字化改造項目獲評2024年“智賦萬企”湖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標杆項目﹔5.48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25年運營周期內可實現1.2億度的總發電量﹔2024年上半年環境保護稅同比減少45%......在綠樹成蔭的廠區內,高聳的水泥生產設備映照著碧水藍天,曾經的“灰色工廠”已經變成了“綠色花園式工廠”。
傳統資源型企業:從“低端加工”到“高端市場”
“公司一直堅持開採共伴生礦,在稅務部門的精細服務下,近三年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3600萬元、減征資源稅和環保稅稅收優惠120多萬元,‘真金白銀’的實惠進一步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湖南省湘澧鹽化有限責任公司辦稅人員湯志英表示。
湖南省湘澧鹽化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69年,時為湖南省第一家大型真空制鹽企業,結束了湖南不產鹽的歷史,是一家集水溶採礦、鹽硝聯產、供熱發電及自動化包裝為一體的制鹽企業,產品依托各地分公司以及長江航道銷往全國。
為了助力傳統資源型企業綠色轉型,常德稅務部門派遣“稅宣小分隊”深入企業宣傳輔導,緊盯企業資源開發、技術迭代創新、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等環節,根據企業生產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資源稅政策優惠“大禮包”,幫助企業算好“經濟賬”和“生態賬”,以綠色發展的新成效不斷激發新質生產力。
為了實現綠色轉型,企業斥資7331萬元打造12萬噸綠色生態顆粒生態鹽生產線,純天然零添加食用鹽鬆態997系列投入市場,形成了綠色環保雙循環新模式。隨著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品牌效應不斷增強,企業成功躋身高端鹽市場,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轉型升級,實現了環保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下一步,國家稅務總局常德市稅務局將持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推動稅惠紅利轉化為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常德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注入更多“稅力量”。(張秀雲 羅文駿 成林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