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產經

百年工程 奮斗有我 記楊梅洲大橋項目“台前幕后”建設者

2024年09月29日15:0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附屬工程施工。單位供圖
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最后的附屬工程施工。單位供圖

開路架橋,從來都是百年大計。

9月29日,楊梅洲大橋通車了,湘江碧波上從此多了一條繁忙而熱鬧的過江通道,這是一個值得舉城歡慶的日子。熱鬧背后,卻離不開一大批建設者們默默堅守、辛勤付出,他們或犧牲小家,在奮斗中守護初心﹔或遠離家鄉,在崗位上錘煉本領……但無一例外,他們都隨著工程項目一起成長、一路收獲,與大橋產生了深度鏈接。

走進湘潭城發集團項目建設者和見証者,聽他們講述“我”與大橋的故事。

“項目是我的第二個孩子”

章黎,湘潭城發集團楊梅洲大橋項目建設工作專班組員,楊梅洲大橋上最普通的一名工作人員。

2021年,章黎的孩子剛剛出生,但不巧的是楊梅洲大橋河西主塔也進入了混凝土澆筑的關鍵節點,時間正好撞上了。由於擔心發生安全和質量事故,章黎得知妻子在醫院產子的信息后,並沒有立即前往醫院,而是選擇堅守在項目上。最終,混凝土澆筑工作稍微穩定后,章黎才在同事的勸說下趕到醫院,僅僅停留3個多小時后他又立馬回到了項目現場。

“搶抓進度的同時保証施工安全與質量是一名工程人的‘底線命題’,所以不盯著工人按部就班地施工我就沒有安全感。”章黎表示,看著楊梅洲大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總想著多“疼愛”一些,讓它建設得更好。

像章黎這樣的普通專班組員還有5人,但是他們平均每天需要管理的施工工人卻有200人以上,最多的時候達400多人,每一個工人、每一台設備有沒有規范施工作業,他們都要睜大眼睛仔細排查。

雖然任務繁重,但楊梅洲大橋項目專班人員對“安全與質量”方面的把控非常嚴格乃至嚴苛。前不久,兩個高空作業人員沒有按規定系牢安全繩索,專班人員發現后立即啟動追責機制。楊梅洲大橋專班工作人員表示,為了掃除安全“死角”,他和同事們每天都在施工現場不停“找茬”“挑刺”,不論風吹日晒,甚至於節假日,他們都守在一線、盯在現場,用雙眼去觀察,用雙腳去丈量。

看似不近人情,其實恰恰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好詮釋。數據顯示,楊梅洲大橋工作專班共計清理安全隱患達上千起。由於工作量大,加班成為專班成員工作常態。章黎說,自項目去年復工以來,他們幾乎沒有周末和節假日,工人干到幾點鐘,他們就工作到幾點鐘,甚至還要更晚,但是參與建設這麼重要的一個工程,他還是覺得很自豪。

“把工期精確到小時”

“感覺項目才是你的家。”這是湘潭城發集團楊梅洲大橋項目負責人彭銳家人的一句玩笑話,但卻也是彭銳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

作為項目負責人,彭銳需要對楊梅洲大橋整體進度進行把控。彭銳告訴我們,楊梅洲大橋斜拉橋的獨特造型對項目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因為,大橋每個環節、工序都緊密相連,隻要鋼箱梁一架起來,后面的設備和工序就不能停,梁的制作、涂裝、運輸、起吊、焊接、檢測、挂鎖等環節都環環相扣,一旦有一個地方“掉鏈子”,那麼后續工期都會受到影響。

有這樣一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由於鋼箱梁具有熱脹冷縮的特性,所以大橋合龍時對溫差要求高,為此,彭銳和技術人員一起找到氣象專家,查詢了湘潭過去5年同時期的天氣,最終通過反復比對論証,選擇了5月30日21時開始合龍。果不其然,合龍當晚的溫差隻有1℃左右。

類似對時間精打細算的事例還有很多。2023年12月份,距離楊梅洲大橋合龍還有7個月,楊梅洲大橋項目負責人彭銳就早早發現,從上海發貨的鋼箱梁運輸時間太久,運輸時間與項目工程形成了脫節。

為此,彭銳和項目工作人員一起迅速對鋼箱梁制作、河運、海運等運輸環節進行排查,最終從長沙綜合樞紐船閘以及單次運輸數量兩個環節進行突破,優化了運輸效率和方式。

彭銳說,楊梅洲大橋共計需要鋼箱梁53片,從第10片梁開始運輸周期就已經縮短到7天,楊梅洲大橋合龍時間更是因此提前了一個月。

一談起項目建設,彭銳就神採飛揚,但每每提到自己的家人,他的話語間了多了一份自責。彭銳表示,他的母親前不久查出了心臟疾病,經常需要去省裡的醫院做檢查,嚴重時還要住院,但是由於自己一直忙於工作,所以這些事情都是他的妻子代勞。

“雖然自己很會計算時間,但唯獨漏算了對家人的陪伴,這讓我非常自責。”彭銳說。

然而,彭銳最后依舊堅定的表示,他與楊梅洲大橋一起做了8年伴,自己最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楊梅洲大橋。如今,看著楊梅洲大橋順利通車,湘潭城市建設越來越好,他覺得自己一切付出都值得。

“這個項目專班不一樣”

楊梅洲大橋項目是政治任務,也是發展要求,更是民生工程。

去年4月,省委主要領導在湘潭調研時指出,要全面排查梳理“半拉子”工程,深刻吸取教訓,妥善解決問題,務求取信於民。“取信於民”四個字擲地有聲,也成為了湘潭市委、市政府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項目工作專班並不稀缺,但是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專班組長的情況並不多見,足見我們集團對楊梅洲大橋項目的重視程度。”楊梅洲大橋上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為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級領導對湘潭市楊梅洲大橋和下攝司大橋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加快推進楊梅洲大橋建設,湘潭城發集團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項目建設工作專班。

據了解,工作專班定期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會議,全力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確保項目按期建成。落實在具體問題中,最大限度發揮了“關鍵少數”的關鍵作用。

“一把手”既挂帥又出征,以上率下,一級領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充分發揮“頭雁”效應。在楊梅洲大橋建設過程中,湘潭城發集團從一線職工到集團領導,從“台前”到“幕后”,所有的“城發人”都本著“一條心”,擰成“一股繩”,下好“一盤棋”,勇扛國有使命擔當,扎實推進惠民工程建設,將“民生之盼”變“民生之贊”,書寫了項目建設的“城發答卷”。(譚濤)

彭銳(上中)、章黎(下)等項目專班成員對橋梁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單位供圖
彭銳(上中)、章黎(下)等項目專班成員對橋梁各項指標進行檢測。單位供圖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