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潮音探索出圈密碼,讓世界聽見桑植聲音

古韻新潮,千年傳唱。當民歌遇上AI,它們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當中國民歌邂逅外國經典民歌、國際流行音樂,中西混搭的巧妙結合又將如何驚艷世界?一股來自湖南桑植的民歌潮音,正以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創新形式,在全球范圍內掀起熱潮。
9月26日,由中共桑植縣委、縣政府主辦,中共桑植縣委宣傳部、桑植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湖南廣播電視台芒果智媒科技發展有限公司(5G智慧電台)承辦的“2024桑植民歌音樂周暨全國民歌之鄉歌手邀請賽”在張家界桑植縣圓滿落幕,數十種地方經典民歌匯聚於此,展示不同民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2024桑植民歌音樂周暨全國民歌之鄉歌手邀請賽現場。單位供圖
與民同樂,家門口的民歌盛宴
藏族歌唱家容中爾甲在賽上演唱。單位供圖
活動堅持群眾性、公益性,不設門檻、不收門票,所有群眾都可以免費參與、觀看。活動現場自發匯集觀眾5000余人,氣氛火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為群眾辦一場民歌盛宴,彰顯了桑植和諧共生的社會風貌。
與此同時,桑植民歌音樂周的火熱從線下蔓延至線上,相關話題引爆熱搜,傳播量超3000萬,網友們紛紛分享自己耳熟能詳的家鄉民歌,討論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此外,5G智慧電台的《田間地頭大聯播》系列節目上線活動精彩內容,節目觸達全國1000+縣級融媒體單位,收聽量超過千萬次,千域千頻,共賞民歌盛宴。
中國民歌合唱。單位供圖
這不僅是一場人民群眾的狂歡,更是一場向全球推廣中國傳統民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化探索。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讓民歌等傳統文化煥發時代新生,走向世界舞台,成為我們新的命題與挑戰。而這次桑植民歌音樂周的舉辦,給我們提供了答案。
以歌為媒,民族盛會共話傳承
“馬桑樹兒搭燈台喲∼冷水泡茶慢慢濃∼洗衣棒棒捶的響羅喂……”桑植民歌,源自原始農耕時期先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歌謠,是桑植百姓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創造、傳唱、累積起來的民間音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在國內的音樂節舞台,還是通過線上直播和社交媒體平台,民歌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被年輕一代重新認識和喜愛。
桑植民歌體裁多樣,包括高亢的山歌、風趣的小調、振奮人心的號子、熱情的花燈調、激昂的革命紅歌、天真的兒歌以及民俗濃郁的風俗儀式歌等。桑植民歌音樂周首次在桑植推出民歌競賽,展示本地數十個民族的獨特民歌唱腔和演繹形式,激發了深藏在桑植人民血脈中的民歌基因,唱響桑植民歌獨色,將桑植民歌的獨特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一曲曲原生態的鄉土民謠,還是經過創新演繹的現代民歌,都讓觀眾沉浸在這片音樂的海洋中。
中國民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浩如煙海。本次音樂周還匯集了全國最優質的中國十大民歌地區代表曲種,以5G智慧電台覆蓋全國數千縣域的合作資源為抓手,邀請全國各地的非遺民歌代表同台競技,角逐2024全國民歌之鄉民歌王,共話民歌正脈傳承,用時代的話語向年輕觀眾講述民族文化故事,展現中國民歌扎根千年的文化力量。現場氣氛熱烈,仿佛在演繹中國民歌的“交響曲”。
民歌之所以能夠如此動人,正是因為它們以真實的情感為基礎,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內涵,並且在傳承和發展中不斷創新。這種以歌為媒的文化交流,不僅展示了中國民歌的多樣性,也讓觀眾感受到,這些曾經在鄉村田野中誕生的歌聲蘊含的新時代中國精神,值得代代傳承發揚。
科技賦能,傳統民歌煥發新生
在新時代背景下,桑植民歌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碰撞與融合。科技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的普及,正在打破地域和文化之間的界限,賦予民歌新的傳播方式和表現形式。桑植民歌音樂周大膽嘗試,將傳統民歌與現代音樂相結合,探索民歌的創新發展。
AI技術的引入,為民歌創作與傳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作為廣播行業AIGC應用先驅,5G智慧電台通過AI編曲、AI作詞、AI演唱等形式,在本次民歌音樂周發起“桑植民歌AI創作大賽”,創作出民歌與AI相融合的“未來民歌”“數字民歌”,為桑植民歌賦予新生命。活動現場,首支通過AI編曲、演唱創作的桑植民歌《冷水泡茶慢慢濃》正式發布。科技的加入不僅豐富了民歌的表現形式,還極大地擴展了其受眾范圍,吸引了更多年輕受眾。
AI技術與傳統桑植民歌的結合,不僅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更是傳統與現代的對話。這種創新形式不僅讓民歌走進了更多人的生活,也為桑植民歌的國際化傳播提供了新的路徑,通過數字技術打破地域和語言的限制,讓桑植民歌以更加多樣化的形式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世界聽到桑植聲音。
桑植民歌音樂周表演舞台。單位供圖
新質引擎,助推文旅出圈
民歌作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文化軟實力的象征,更是推動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作為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傳統音樂代表,桑植民歌以其獨特的曲式結構、絕美歌詞、潤腔方法等,成為民族音樂創作的靈感源泉,也讓藏在大山深處的桑植被世界熟知。桑植作為“中國民歌之鄉”,以音樂為介,歡迎八方來客。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桑植民歌不再僅僅是舞台上的藝術形式,更是桑植文旅的一張亮麗名片。
游客不僅被當地獨具特色的桑植民歌文化所感染,更被民歌唱段中的自然風光所吸引。近年來,桑植通過舉辦桑植民歌節、桑植村歌賽等大型文化活動,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音樂愛好者。這些活動不僅提升了桑植的知名度,也為當地旅游業注入了新的活力。2024年上半年,桑植縣接待游客141.8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85億元。越來越多的游客通過這些豐富的活動了解桑植,來到桑植、愛上桑植。
桑植著力將民歌音樂周舉辦成具備區域頭部、全國有影響力、世界有知名度的屬於桑植的民歌文化IP品牌,進一步實現文旅深度融合,讓桑植走向全國、邁向世界,全力譜寫桑植文化旅游融合高質量發展的華章。同時,當地文旅部門也在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路徑,通過開發民歌主題的旅游線路、體驗活動和文化產品,使得游客在游覽過程中,能夠深度體驗桑植民歌的文化魅力。
現場演藝人員(部分)、幕后工作人員(部分)合照。單位供圖
“為中國點亮桑植,讓世界聽見桑植”。桑植民歌的新生不僅是傳統文化的回歸,更是文化自信的體現。桑植民歌音樂周通過現代科技的賦能和國際化的創新探索,不僅助推桑植民歌國際化傳播探索,也為中國民歌的創造性轉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桑植民歌將繼續探索更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借助數字化、科技化的手段,將其獨特的民族特色與現代元素相結合,進一步走向國際舞台。同時,在文旅結合的推動下,桑植民歌也將為全球文化旅游市場貢獻更多新的故事,成為講述中國文化、展現中國風貌的重要載體。桑植民歌正在用它獨特的聲音,向世界訴說著新時代中國的文化自信與創新力量。(周翊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