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園區動態

望城經開區:聚焦重點精准發力 “兩重”“兩新”見行見效

2024年10月02日22:1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望城經開區“兩重”“兩新” 送解優政策解讀會。受訪單位供圖
望城經開區“兩重”“兩新” 送解優政策解讀會。受訪單位供圖

9月以來,望城經開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區決策部署,扎實推進 “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入企業、進項目,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精准幫扶、助力發展的故事在園區接續鋪開。

用心當好“四員”,全面推動政策落地

9月初,《望城經開區“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方案》出台,根據方案,園區組建4個工作專班,以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為核心,快速推進經濟增量提升、存量提質、服務提效,賦能高質量發展,打造服務新品牌。

部署到位,即見行動。9月4日,園區召開工作專班第一次會議,迅速啟動“兩重”“兩新”送解優工作。短短一周時間,384名聯點干部完成518家企業上門走訪,集中宣傳落實“兩重”“兩新”重大政策措施,集中收集解決一批制約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實現工作全覆蓋。

“企業對於現有產線有更新換代的需求,可否根據政策申報超長國家貸款?”9月6日上午,湖南省“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第一工作組來望城經開區開展宣講調研。針對企業普遍關心的政策實施問題,工作組現場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解答,為企業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與建議。

“這個政策對於我們現有的汽車輪轂生產經營,以及未來發展新質生產力、走高質量發展道路都是有益的。”聽完宣講后,長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伍友兵表示,企業近期正在做生產線的數字化改造,涉及數控機床產業,所以對‘兩重’‘兩新’政策很關注。在“兩重”領域的數控機床方面以及“兩新”領域的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改造方面,長沙戴卡都計劃對接補助資金,提升企業自動化、綠色化生產水平。

“企業的研發費用投入較高,我們會持續跟進政策,積極組織相關申報。”湖南省康普通信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近期新獲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司副總經理陽根柱表示,希望通過政策的落地,為企業進一步發展注入資金活水。

連日來,園區實施領導帶隊、部門統籌、干部負責機制,當好“政策宣講員、困難協調員、工作聯絡員、調查研究員”,著力破解生產成本、市場需求、生產要素、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政策送到位、難題解決到位、服務優化到位。

線上線下發力,精准幫扶紓難解困

“對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項目,補貼金額在基礎標准上提高20%,對符合工信部《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重點方向的項目,補貼金額在基礎標准上提高10%......”

9月27日下午,一場“兩重”“兩新” 送解優政策解讀會在望城經開區望達智造小鎮舉行。針對重點領域工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國家再貸款項目、湖南省設備更新融資補貼項目等內容,園區產業發展局組織相關業務部門對相關政策逐一進行解讀,幫助企業更好把握政策導向和最新動態,全力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引導企業開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升核心競爭力。

為講透政策、用好政策,精准落實“送解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望城經開區共組織8場政策宣講會,匯編6項本級政策文件,開設2個政策專欄,發放“兩重”“兩新”政策匯編600余本,收集企業問題216條,建議32項。

針對企業訴求,園區建立完善“問題收集-分線交辦-跟蹤問效-尋找症結-推動解決”工作推進機制﹔優化推廣運用 “企業哨”服務平台,線上線下齊發力,構建閉環式全程服務、體系化聯動服務、滴灌式精准服務模式,目前收集問題已解決175 條,建議採納並實施22項。

位於銅官片區的金凱循環是望城首家專業從事廢棄鋰資源回收處理及循環利用的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對於完善長沙先進儲能產業鏈循環意義非凡。

專項行動走訪中,企業了解到公司廢舊鋰電池資源化利用制備動力電池高端材料項目(一期)與推進“兩重”領域高度契合,有基礎、有條件獲得相關支持。獲悉此項信息,園區相關部門聞訊而動,積極指導企業組織申報,並成功獲批國債項目補助資金2000余萬元。

當前,望城經開區已先后組織26個項目開展“兩重”“兩新”領域申報,申報資金需求約4.4億元,正逐步推進項目審核、入庫、兌現,切實將政策利好從“紙上”落到企業的“賬上”。

創新服務場景,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9月26日,比亞迪電子、恆飛電纜、金龍集團等一眾企業走進華通匯達公司,就食品供應鏈合作進行現場考察交流。這是望城經開區近期以來組織的第4場產品供需對接活動。

“企業有呼聲,園區也積極牽線搭橋。”望城經開區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此類供應鏈平台的接洽活動,能夠有效展示推廣本地企業產品,鼓勵企業之間資源共享、信息互通、產品互用。

“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以來,望城經開區多向發力,通過開展本地供需對接會、出台產品就近採購補貼政策、搭建“企業供需平台”等一系列舉措,引導大企業重心向內,促進就近供需對接。率先全省建立的“企業供需平台”是智慧園區打造的數字化平台之一,通過進一步整合企業資源,將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結合起來,實現抱團發展、互利共贏。目前平台已入駐本地規模企業400余家,並接入“湘易辦”客戶端,供應鏈本地採購、本地配套優勢不斷凸顯。

為讓更多企業深度參與,推動產業鏈優化,產業發展局牽頭,先后組織中小企業“融通互益”行動之綠色食品產業產銷對接會﹔對接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收集建設需求清單,支持推薦32家園區相關企業參與對接系統產品供應。恆飛電纜、金龍電纜、晟通科技等一批重點企業積極布局、廣泛參與本地化供應鏈合作,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帶動園區產品、技術、服務走出去,為區域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家電以舊換新拉動了整體社會需求,也為企業的商業空間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萬家樂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德高表示,“兩重”“兩新”政策既能為企業智能化和數字化改造方面提供補助,也進一步促使企業以科技賦能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我們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陳柄丞、周南)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