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社會

中國工程院“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湖南工商大學辦學75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2024年10月29日16:49 | 來源:新湖南
小字號

10月26日上午,中國工程院“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暨湖南工商大學辦學75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開幕。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湘江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曉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全國政協常委楊振斌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校長李建成教授,香港大學副校長申作軍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30余位兩院院士、50余位國家高層次人才,來自華為、新華三、聯想、湖南鋼鐵等企業的代表,及湖南工商大學師生校友代表共4000余人參加活動。

湖南工商大學成立75年來,乘高等教育改革東風,逐步從傳統單一型的商學院發展成為綜合型的工商大學,形成了“本—碩—博”貫通的全鏈條人才培養體系,為社會培養輸送各類人才30余萬名。進入新時代以來,學校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發揮湘江實驗室高能級科創平台賦能優勢,形成了“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與理科融合發展辦學格局,大步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陳曉紅院士在開幕式上致辭。她表示,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的全面深度融合,已成為需要我們切實把握的必然趨勢。此次“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意義重大。恰逢湖南工商大學建校75周年,學校也借此機會,回望革故鼎新的崢嶸歲月,篤定跨越奮進的豪邁信念,放飛創建“雙一流”大學的夢想,走好未來更高質量的發展之路。學校將始終心系“國之大者”、服務“省之大計”,秉持“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與理科融合發展的理念,全力當好湖南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主力軍,在加快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中彰顯一流大學的使命擔當,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湖南工商大學力量。

在主題報告會上,與會院士嘉賓、專家學者、企業家圍繞更好推動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緊密結合、彼此支撐、相互促進,構建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全面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開展深入研討。

陳曉紅院士作了題為“數智賦能資源能源和環境管理創新與應用”的主題報告。她介紹了新時代資源能源和環境管理的重大需求和面臨問題,提出系統建構資源環境大數據平台的科學解決方案,建議重點瞄准多種能源生產過程中高效開發利用和清潔環保的問題,著力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中國建設。

香港大學榮譽教授陳清泉院士作了題為“開發人工智能引擎,推動新質生產力”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開發人工智能引擎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重點。他闡述了開發人工智能的解決方案和方法論,並提出了“四網四流”融合理念。

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聶建國院士作了題為“科技創新促進土木工程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報告。他指出,傳統土木工程結構設計已難以滿足現代建筑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現狀。為實現“雙碳”目標並積極應對挑戰,他創新提出“鋼—混凝土組合結構——高性能土木工程結構”的研究方向,可以有效解決多種施工難題,促進土木工程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副主任歐陽曉平院士作了題為“超高能量密度鋰電池關鍵技術與重力儲能”的主題報告,介紹了超高能量密度鋰電池在高空、深空等特殊應用場景的價值和意義,及其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並分享了他帶領的研究團隊的解決思路和最新進展。

中南大學教授桂衛華院士作了題為“人工智能大模型與工業應用挑戰”的主題報告。他介紹了人工智能三個歷史階段的特點,以及判別式AI與生成式AI的區別,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開發重點應從文本逐步過渡到圖像和視頻生成大模型,借助大模型深度挖掘技術的推理變革,成為統一多場景、多任務的“工業大腦”,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中國工程院“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研討會由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辦,湖南省科技廳、湖南工商大學、湘江實驗室、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湖南研究院、湖南省人工智能學會共同承辦,旨在圍繞數字經濟與工程科技領域的科學、技術、工程、管理及人才培養等主題進行綜合探討,提出工程科技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體系、新對策,為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經濟體系建設提供理論依據與決策參考。會議包括開幕式、3場主題報告會、2個分論壇、1場閉門會議,以及湖南工商大學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暨湘江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會議,共有50余位院士專家圍繞主題作高水平學術報告。(記者 余蓉 通訊員 巢進文)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