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健康

第18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開幕:全球眼科聚智謀遠,為“視”界繪就新篇章

2024年11月11日15:50 |
小字號

第18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在中國長沙開幕。受訪單位供圖
第18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在中國長沙開幕。受訪單位供圖

全球眼科聚智謀遠,蓄勢賦能未來之路。11月9日,由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主辦的第18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The 18th WAEH Annual Meeting,簡稱“第18屆WAEH年會”)在長沙開幕。這是愛爾眼科繼今年9月主辦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后,再度主辦的又一國際性眼科行業盛會。

會上,來自五大洲、20個國家、35家眼科機構的200余名代表圍繞眼科AI及創新技術、人才培養、患者管理和醫療質量管理等多個議題,深入探討眼科醫院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致力推動世界眼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上WAEH首個區域性辦公室——亞太區辦公室正式挂牌成立,並選址長沙。未來,該辦公室將通過舉辦亞太峰會,推動亞太區域項目合作,進一步加強區域成員單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WAEH首個區域性辦公室成立 助推世界眼科行業高質量發展

如果將先進的技術比作眼科醫療行業前進的引擎,其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更為精准的手段﹔如果將高端的設備視為有力的工具,它可助力醫生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但在眼科醫療行業蓬勃發展的征程上,科學、合理、高效的醫院管理模式同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這一項項舉措,為眼科醫療行業的穩定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基於此,世界眼科醫院協會(WAEH)作為全球唯一專注於眼科醫院管理的協會,每次舉辦年會,都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在第18屆WAEH年會上,WAEH董事會主席、第18屆WAEH年會聯席主席、澳大利亞皇家維多利亞眼耳醫院CEO Brendon Gardner發表了慷慨激昂的致辭,WAEH秘書長Maaike van Zuilen擔任大會主持。

“眼科醫院管理是一項極具專業性的工作。成立WAEH這一國際性協會組織的初衷,是通過匯聚集體智慧,提升醫院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更好地服務眼病患者。”Brendon Gardner介紹,2007年,WAEH由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英國莫爾菲爾德眼科醫院、荷蘭鹿特丹眼科醫院等8家機構共同創立。多年來,通過定期召開年會,為全球眼科醫院專業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通過開展多種研究項目合作,推動了眼科相關科研項目及管理經驗的提升。“如今,WAEH已成為全球知名的眼科醫院管理協會,擁有11個董事會成員單位,超過60個成員單位。”

“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對強化醫院管理效能,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全球總裁李力指出,眼科領域的基礎研究、臨床研究、交叉研究是眼科科學發展的三大主要方向。要想推動眼科醫院的蓬勃發展,一方面,要夯實基礎研究、臨床研究這兩大關鍵基石﹔另一方面,要高度關注交叉研究的發展。通過將生物學、材料學、影像學等多學科與眼科醫療的深度融合,為全面賦能眼科醫療產業鏈不斷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最終實現對眼科醫療系統的反哺。

李力希望,所有WAEH成員單位代表、參會嘉賓、專家學者能各抒己見,共同探討眼科醫院的發展機遇,並順應時代變化,因地制宜制定科學、有效、長遠的醫院高質量發展規劃。

“作為規模覆蓋全球的眼科醫療集團,愛爾眼科已與WAEH合作超過6年。長年來,愛爾眼科一直處於眼科健康領域變革的前沿,洞悉最新的眼科醫療資訊,不斷提升眼科醫療質量,確保數以百萬計的人能夠獲得優質的診療服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第18屆WAEH年會聯席主席、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副總裁張詠梅表示,盡管眼科領域的醫學進步和技術發展至關重要,但眼科醫院管理依然發揮著關鍵作用。希望WAEH能常態化開展經驗分享與交流活動,為成員單位提供培訓和學習機會,推動國際人才培養與交流,最終以資源整合帶動眼科行業創新,互惠各國人民。

會上,WAEH首個區域性辦公室——亞太區辦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地點設在中國長沙。

“整個亞太地區,尤其是亞洲,其歷史文化背景、發展軌跡都比較相似,且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機構加入,目前WAEH亞太區域的會員機構數量已達33家。”張詠梅指出,之所以將WAEH亞太區辦公室設立在長沙,一方面基於長沙正全力建設成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獲得更多區域間的共享合作機會。

“WAEH亞太區辦公室成立后,將不斷加強區域成員單位間的交流與合作頻率,如定期舉辦WAEH亞太峰會,組織亞太會員單位來中國交流學習。另外,還將積極推動優質項目在亞太區域的合作落地,促成一些發展中遇到的共性問題得到解決。”張詠梅如是表示。

促醫院“AI+眼科”深度融合 “數”“智”守護人類眼健康

本次大會,共設有8大主題論壇,超50個專業報告及經驗分享,涵蓋眼科多個細分領域。開幕式當天,國內外專家學者們圍繞“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和 3D 技術的眼科應用”“眼科人才培養”“眼科領域新技術”等主題,開展多角度,多方位的交流和探討。

在“‘塑造未來’: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VR)的眼科應用”主題論壇上,愛爾眼科全球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Leopold Schmetterer在《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轉化為臨床實踐的障礙》報告中指出,人工智能解決方案雖在眼科領域備受廣泛關注,但轉化應用於臨床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包含對外部真實世界數據集的適用性、篩查設施不到位、成像質量不足等要素。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信息中心總監唐凡分享了愛爾眼科以自研方式主導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歷程,歷經數年在醫療數字化及基礎架構建設上取得顯著進展,採用混合雲模式構建了“四雲兩中心”架構體系。

在“‘迎接未來’:眼科人才培養”主題論壇上,愛爾眼科醫院集團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監湛天嬌在《著眼人才需求,助力人才發展:眼科醫療人才培養》的主題報告中闡述了愛爾眼科的醫療人才培養機制、平台資源與態度,以期為行業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報告指出,愛爾眼科在中國深耕的20余年裡,圍繞眼科醫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和路徑,探索和構建了具有愛爾特色的眼科醫生培訓體系,為各級眼科專業人才的能力發展提供核心支撐。

澳大利亞皇家維多利亞眼耳醫院眼科診斷服務經理Catherine Manusco則以《先進的視軸矯正實踐——為期一年的試點項目》為題,從臨床實踐、實踐范圍、勞動力挑戰、協作護理等多個角度,重點介紹了試點項目在一年中通過融入“眼科冠軍”來支持高級實踐視軸矯正師(APO)的培訓和發展的情況,展現了APO信心水平的變化,以及APO項目對患者體驗的影響。

荷蘭鹿特丹眼科醫院人力資源總監Jos Hubers在作《WAEH交流項目的初步成果——由人力資源人員實踐社區設立》主題報告時認為,與WAEH眼科醫院以視頻連線的方式充分交流與分享,有助於各醫院員工之間相互學習,應用實踐,提高醫院的眼科護理水平。

科技發展迅猛,新技術成為引領眼科醫院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塑造未來’:眼科領域新技術”主題論壇上,愛爾眼科全球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Hendrik P.N. Scholl在《視網膜疾病的基因治療進展》中指出,人類視網膜易受基因組突變影響從而引發疾病。基因療法是一種突破性療法,旨在通過修飾患者細胞內的遺傳物質來治療或預防疾病。目前,包括基因增強和基因鹼基編輯技術在內的療法已處於個性化醫學的前沿,有潛力徹底改變遺傳性疾病的治療方式。然而,基因傳遞方法、長期療效和倫理問題等挑戰依然存在,基因療法的發展仍需持續研究。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科教中心總監向斌分享了《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愛爾全球眼科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情況介紹》的主題報告。報告指出,愛爾眼科堅持“創新驅動,科技愛爾”戰略,實施有組織的科研,不斷加強理念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此外,通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打造教育和科技創新生態鏈,構建眼健康服務生態圈,為企業發展提供核心競爭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

愛爾眼視光研究所副所長藍衛忠在題為《“繪制”未來:下一代近視控制鏡片設計之路》的報告中介紹了愛爾眼科成功研發原創性廣域視網膜屈光度地形圖測量儀(VPR)的發展情況,該儀器能夠在幾秒鐘內測量並繪制廣域視網膜屈光誤差,為實現近視眼個性化驗配、獲得更好近視控制效果提供了關鍵技術基礎。

如何構建一套適合多層次護理人員的培訓方案?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醫療管理中心副總監李樂之及團隊所作的主題報告《基於德雷福斯模型的眼科護士分層級培訓:一項多中心混合研究計劃》或許能給到啟示。

李樂之說:“我們根據德雷福斯模型將眼科護理人員劃分為N0—N5六個等級,並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和考核標准。之后將在集團內60家醫院進行試點,且擬在全國300家集團醫院中,採用醫學與人文相交互,線上線下、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培訓方法進行多中心干預,希望能為不同層級專科護士的培養提供實踐參考。

據悉,第18屆世界眼科醫院協會年會將持續至11月12日。其間,國內外專家學者們將圍繞患者管理、醫療質量管理、醫院可持續發展等主題繼續深入探討,共同書寫眼科醫院發展的新篇章。此外,大會還將舉行“看得見的希望”公益慈善跑,讓參會者們用腳步踐行公益。各成員機構也將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和上海愛爾眼科醫院等眼科醫療機構進行參觀交流。(陳煒)

來源:愛爾眼科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