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社會

萬千氣象看湖南|在清溪,看見振興路上的“山鄉巨變”

2024年11月14日09:4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王思雨攝
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王思雨攝

晨光初照,潺潺流淌的清溪繞過白牆黛瓦的村落,21棟作家書屋點綴在清溪河畔,繪成一幅山水田園畫。這裡是湖南益陽清溪村,也是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及其長篇小說《山鄉巨變》的創作背景地。11月13日,“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網絡名人湖南行活動走進清溪村,26位“網絡大V”一同領略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山鄉巨變”。

“我要經我手把清溪鄉打扮起來,美化起來,使它變成一座美麗的花園......”1958年,《山鄉巨變》問世。書中不僅展現了清溪人勤勞、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也為清溪村帶來了“山鄉巨變第一村”的“招牌”,留下了寶貴的文學財富。

進入新時代,清溪村的第二次“巨變”也從文學開始。近年來,清溪村依托於自身豐富的文化內涵,將鄉土文化、名人名作與研學教育等相結合,進而帶動文旅、民宿、餐飲等多個產業發展,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旅游服務產業鏈。

以文學為核心,清溪村積極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文學+旅游”的獨特發展道路。村裡不僅陸續建起了21家作家書屋、一棟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更是承辦了“作家活動周”等全國性重要文學活動。同時,開展了清溪村晚等頗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動,持續提升清溪的“熱度”。

如今,清溪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打卡地”,帶動村內的民宿、文藝演出、農特產品銷售等產業的蓬勃發展。

品一碗擂茶、看一本好書、參加一次“村晚”......文學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富了村民的腦袋”,也“鼓了村民的口袋”。據清溪村黨總支委員鄧旭東介紹,2023年,清溪村共接待游客100萬人次,旅游收入1224萬元﹔帶動村集體創收近120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達5萬元。在這裡,鄉村振興的步子越邁越踏實。

“我們想進一步用好清溪的文化名片,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產業,民宿、農家樂、擂茶館。最終共同致富。”鄧旭東表示。

如今,村民們利用本土文化資源,在自家門口開設了書屋、擂茶店和民宿,共同享受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參觀結束后,“網絡大V”們紛紛為這個村庄“點贊”。(王思雨)

“網絡名人湖南行”活動走進清溪。王思雨攝
“網絡名人湖南行”活動走進清溪。王思雨攝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