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湘江新區:搭好“黨建鏈” 賦能“產業鏈”

2024年12月04日11:02 |
小字號

湘江新區。單位供圖
湘江新區。單位供圖

日前,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產業鏈黨建“四三工作法”獲評全國2024年百個新興領域黨建創新案例。這是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持續抓產業鏈黨建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個縮影。

先后組建多個產業鏈黨委,建立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機制,通過“駐企聯絡員”“黨建指導員”蹲點產業鏈進行解剖式調研,聯動走訪11500余家企業,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難題5000余個﹔實現重點項目、高頻事項“紅色代辦”全覆蓋,吸引投資過千億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世界計算·長沙智谷項目、湘江科學城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發展,2023年實現招商引資1541億元,項目投資超2000億元……翻開新區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這份答卷,一幕幕生動的新區發展圖景躍然眼前。

產業鏈黨建一頭連著組織,一頭連著產業,是黨建工作新的延伸,對推動鏈上企業抱團發展、聚合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立足特色產業基礎、著眼高質量發展方向,結合“鏈長制”工作,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組織建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深度融合,切實把黨建資源轉化為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搭平台,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

“自從有了產業鏈黨委,不僅定期組織鏈上企業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發展問題,還把黨員聚在一起,共同開展組織生活,產業鏈凝聚力增強的同時,也讓我們的黨員參加了高質量的組織生活。”創智和宇黨委書記、董事長伍千虎說。

近年來,隨著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黨組織覆蓋率不高、產業融合發展不夠等問題也隨之而來。如何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用高質量黨建推動產業鏈發展?

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黨工委針對非公企業黨建的特點難點,大膽創新組織設置,成立了電子信息、移動互聯網及應用軟件等多個產業鏈黨委,創新實施“三方進入的組織架構、三級組織的工作體系、三大平台的職能作用、三項機制的規范運行”的“產業鏈黨建四三工作法”,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原來抓黨建工作,專業性不夠強,有時候是下了力氣也沒抓到點子上。”長沙培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現在,產業鏈黨委給我們選派了黨建指導員,手把手教我們怎麼抓黨建,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這讓我們非公企業有了‘主心骨’。”

湘江新區兩新黨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鏈黨委牽頭,定期組織鏈上企業黨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鏈上企業輪流領辦主題培訓、經驗交流、微黨課分享、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收集等黨建活動。目前,已成立非公企業黨組織1957個,新發展黨員1912名,直管黨員18293人,選派專兼職黨建指導員984名,實現黨的組織應建盡建,黨的工作全覆蓋。

強服務,破解鏈上企業發展難題

服務鏈上企業,及時解決急難愁盼是關鍵。

“人才招引,是我們民營企業發展中的急難愁盼。”湖南三安半導體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相關負責人項曉杰說,有的企業對於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很強烈,但受限於規模和資源因素,吸引力、影響力不足。“電子信息產業鏈黨委成立后,通過定期匯總鏈上企業人才‘需求清單’,赴外地高校開展人才招引,開辟人才快速通道,幫助鏈上企業吸納人才。”項曉杰說。

為保障好重點產業鏈企業用工需求,新區產業鏈辦每月圍繞1—2條重點產業鏈,聯合各產業鏈黨委組織鏈上企業開展專場招聘、赴外省招聘攬才等系列活動﹔創新開展產業鏈標杆企業直播帶崗活動,通過“以屏帶面”的方式讓人才實現線上求職,讓人才與鏈上企業“雙向奔赴”。

對於企業而言,要素保障始終是制約其發展的一個關鍵瓶頸。針對這一問題,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健全“吹哨報到”機制,有效搭建政府職能部門與企業溝通對接平台,精准了解企業需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

“此前,在建設公司醫藥產業基地項目過程中,供電問題是一個比較大的困難。在產業鏈黨委和園區的大力支持下,電力部門負責環網櫃、電纜鋪設及電力設備檢測調試,公司負責頂管、環網櫃基礎、電纜井、管道溝渠等土建部分,用電難題輕鬆解決了。”達嘉維康總裁胡勝利說。

近年來,新區產業鏈連續多年通過開展千人幫千企、企業幫扶等活動,收集企業在市場推廣、招工、融資、人才引進、社保繳納、子女就讀等方面問題。各行業(產業鏈)黨委又通過“駐企聯絡員”“黨建指導員”等舉措,建立“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第一時間“應哨”,推動企業問題馬上解決,目前已累計解決水電氣要素供應、人才引進和員工招聘等各類問題上萬個。

聚合力,推動鏈上企業協同發展

“近年來,湘江新區堅持綠色發展,不斷加大對綠色產業的投入和支持,為企業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營商條件。”中電新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濟師房震稱贊道。

12月1日,首屆湖南湘江新區環保產業發展大會現場,包括中電新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光伏投建運項目在內的12個項目現場簽約。至此,新區環保產業鏈共有企業300余家,上市企業11家,上市后備企業16家,規上企業129家,培育了中聯環境、力合科技、賽恩斯環保、湘牛環保、中冶長天、廣電計量監測等一批龍頭企業。

這是新區以黨建帶動產業鏈聚勢發展的縮影。新區以產業鏈黨委為主體,通過常態化組織鏈上企業共同過組織生活等活動載體,幫助鏈上企業打通上下游及橫向間技術、市場、人才交流合作的新渠道,實現創新創業資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大大提高了整條產業鏈的市場話語權。

“產業鏈有了黨組織,為企業搭建了溝通交流的平台,通過鏈上企業常態化走訪,可以動態掌握最新供需關系,實現上中下游企業之間資源要素的有機整合,使得供需對接更加精准,也更容易產生集聚效應,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新區環保產業鏈負責人說。

一系列舉措,有力助推鏈上企業從單打獨斗、各自為戰向優勢互補、融合聯動轉變。

在工程機械產業鏈黨委的引領下,中聯與天一制造、長纜科技和金杯電工等企業擦出“火花”,多家制造業企業間在產品、服務、研發配套上,形成產業“聯姻”,助力園區先進裝備產業實現“補鏈”“強鏈”的目標。

目前,新區產業鏈黨委已服務了產業鏈上的10萬多家企業。好機制迎來高質量發展,2023年,湘江新區GDP增長5.3%,直屬區財政收入突破507億元,稅佔比達82%,居全省第一。綜合實力穩居19個國家級新區第6位。

“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我們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鏈上企業深度融合,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集聚優勢、競爭優勢,用黨建引領點燃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新區政法工作部部長、兩新黨委書記潘旺明說。(彭娟)

來源:湖南湘江新區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