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仲景中醫藥文化流動夜市——“民醫”“名醫”聯動為群眾現場診治
中藥材展示區。受訪單位供圖 |
人民網長沙12月7日電 “早就聽說少數民族醫藥的效果很神奇,體驗后感覺關節疼痛緩解了不少,全身都輕鬆了很多,真是名不虛傳。”家住長沙河西的王爺爺現場體驗“苗醫正骨療法”后,為民族醫藥的魅力深深折服。
12月6日晚,湖湘仲景中醫藥文化流動夜市第八站暨省名中醫團隊進基層活動在長沙河西歡樂頌OUTLETS商場啟幕,夜市將持續兩天時間,省城名中醫聯合四大少數民族的“民醫”高手為群眾現場診治。
瑤醫、苗醫、侗醫、土家醫等少數民族醫藥,是民族優秀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國傳統醫藥的獨特組成部分,數千年來為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夜市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特別邀請多位少數民族醫藥專家,現場為群眾展示民族醫藥傳統療法——江華瑤族自治縣民族中醫醫院醫師、百歲瑤醫傳承人龍雲鵬,與蔣昆知、李珍清、蔣運揚、費江林幾位瑤醫,展示“瑤醫藥線療法”“麻線燒火療法”。
侗醫肖尊雄、歐良春來自湖南醫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展示“侗醫指診療法”“侗醫彈壓筋療法”﹔苗醫麻劍宇、土家醫田俊杰,小兒推拿師彭南彩來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醫院,展示“苗醫正骨療法”“土家醫酒火療法”。該院副院長彭治香表示,參加中醫藥文化流動夜市活動是推動當地民族醫藥“走出去”,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的良好契機。
望聞問切、辨証施治,中醫藥特色技術現場體驗,專家們用精湛的醫術和貼心的服務,為群眾送上一份寒冬時節的溫暖呵護﹔活動現場,各大特色專區火熱異常,市民群眾徜徉其間,沉浸式體驗中醫藥文化。
名中醫專家義診區、經絡四診智能檢測專區、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專區……醫院派出強大的專家陣容——湖南省名中醫王建湘、王勇聯袂領銜﹔創面修復科主任醫師向麗萍、腎病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周珂、經典經方門診主任醫師江建鋒、皮膚科主任醫師李小莎各展風採﹔骨傷疼痛科、急診科、藥劑科、護理部等十余個科室的醫護及工作人員各展其能。
“天氣一冷就各種不舒服,尤其是這腰部愈發酸痛,而且晚上頻繁起夜,真是讓人頭痛。醫生,有什麼好辦法嗎?”市民劉女士憂心忡忡地向義診專家周珂咨詢。
“大雪節氣養生尤其要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部、腳部和腹部﹔飲食方面可適當多吃溫熱、有營養的食物,同時吃蔬菜水果以保持營養均衡。”周珂表示還可以選擇一些室內運動,比如慢跑、八段錦、太極拳等,同時要注意保証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要保持心情愉悅。
當天,醫院還將八段錦“舞台”搬到熱鬧的夜市現場,將古老有效的養生智慧與現代節奏相融合﹔在非遺專區,不少家長和孩子紛紛駐足,零距離感受糖畫藝術的奇妙韻味。中藥材展示區和中藥茶飲燉品專區,當歸羊肉湯、銀耳雪梨羹、百合茯苓飲等養生藥膳和茶飲香味氤氳,吸引人們排隊品嘗、購買,暖胃又暖心。
品鑒中醫之美,探索民族智慧。湖湘仲景中醫藥文化流動夜市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陸續在長沙城東南西北等多個區域開展,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認可和熱切歡迎,引領了全省中醫藥夜市熱潮,成為“文化+健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全新樣板。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蔣谷芬表示,醫院將充分挖掘、傳承中醫藥精髓,推動中醫藥與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深度融合,醫院通過持續開展湖湘仲景中醫藥文化流動夜市,積極聯合少數民族醫藥弘揚“大中醫”理念,組織專家團隊走進商場、社區等地,零距離服務百姓,全力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營造“信中醫、用中醫、愛中醫”的氛圍,有效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體驗中醫藥文化和名醫診療服務。(林洛頫、何穰)
少數民族的“民醫”為群眾現場診治。受訪單位供圖 |
少數民族的“民醫”為群眾現場診治。受訪單位供圖 |
少數民族的“民醫”為群眾現場診治。受訪單位供圖 |
少數民族的“民醫”為群眾現場診治。受訪單位供圖 |
皮膚科主任醫師李小莎等在現場進行診治。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