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健康

精益求“睛” 以指尖乾坤守護患者清晰視界

2024年12月13日16:4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眼睛是人體最精密而復雜的器官之一,也是人類感知世界的窗口。當眼疾患者眼前陷入模糊,甚至逐漸走向黑暗時,眼科醫生就像一位“光明使者”,執著地用不斷進取的技藝,隻為守護患者的清晰視界。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陝西省區總院長、西安愛爾眼科醫院特聘專家郝燕生教授時常說,“要想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眼科醫生,光有指尖上的天賦是遠遠不夠的,精益求精,創新發展,才能給更多在黑暗之中的患者帶來光明。”以此為目標,他不斷探尋,敢於創新,實現超越,在“方寸世界”裡一往無前、勇敢追光。

精益求“睛”,隻為守護患者眼裡的光

“妙手兩肩擔道義,良醫一心為病人。”這是郝燕生教授一貫堅持的行醫宗旨,也是他從醫40多年的真實寫照。毫末之間,精益求“睛”,他在手術台上,默默守護患者的清晰視界。

今年66歲的楊女士,是西安某中學退休老師,半年前因患有皮肌炎使用激素治療導致雙眼出現並發性白內障。楊女士去過多家綜合醫院眼科看診,但都因其免疫系統原因及手術風險等因素,不願為楊女士進行眼科手術。隨后,楊女士及家人慕名來到西安愛爾眼科醫院找到郝燕生院長,經過檢查后,楊女士的雙眼被診斷為“雙眼並發性白內障+高度近視”。

郝燕生結合楊女士自身身體、眼部症狀及手術訴求,待楊女士身體調理至較佳狀態后,通過專業綜合評估及細致術前檢查,在為她定制手術方案及選擇晶體之時,他考慮到楊女士有700度的近視以及老視,如果選擇普通單焦晶體,就意味著她在做完白內障手術后還要戴眼鏡,而選擇雙焦點人工晶體既可以解決她的白內障同時也能一並解決近視及老視等問題。

根據患者的特殊情況,郝燕生在術前為楊女士量身定制了科學且個性化的手術方案。手術過程中,郝燕生按制定的手術計劃進行嚴謹的手術操作,僅用了10多分鐘,就憑借精湛而嫻熟的技術順利完成了左眼“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患者復查時視力從術前的0.02恢復到了術后的1.0。相隔幾個月后,在楊女士身體各項指標正常的情況下,郝燕生再為其完成了右眼“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手術讓楊女士順利擺脫了幾十年的近視眼鏡,“謝謝郝院長和西安愛爾的醫護人員,我已經太久沒有如此清晰地看這世界了!”這是郝燕生用愛傳遞光明的生動實踐。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郝燕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診療經驗和科室處理流程,改善患者視力,減少並發症,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敢於向疑難雜症“亮劍”,這源於他對眼科事業孜孜不倦的執著追求。郝燕生從事眼科的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40余載,在臨床眼科學、眼科光學、激光學、眼手術等方面有較深造詣。特別針對各種復雜白內障、眼外傷救治、疑難眼病、復合眼外傷、玻切及眼底疾病等的診治,具有十分豐富的手術經驗。

醫者,當行至精至微之事,當存大慈惻隱之心。郝燕生多次在學術會議及交流中都極力強調“做明醫”的重要性,隻有深刻理解疾病的本質才能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他表示,“哪怕一絲一毫的光明也是患者生活下去的希望,我隻想盡最大努力不辜負這份信任。”近幾年,在他的初診病例中疑難復雜病種佔比明顯增加,不少外地患者不遠千裡慕名而來。他是同行眼中的“醫學楷模”,很多眼科醫生在觀摩了他的手術或錄像之后,感嘆在國內找不出幾位醫生敢挑戰如此復雜的手術。

細致入微,用愛點亮未來

“對待患者,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這是郝燕生教授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在他看來,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心理狀況和生活習慣都不一樣,都需要被細致入微地了解和關懷。因此,無論是查房時的耐心詢問,還是治療過程中的細微調整,郝燕生都力求做到最佳。他堅信,隻有確切了解患者,才能為他們提供更適合的治療方案,助力他們早日走出病痛的陰霾。

一襲白衣,至精至誠﹔精雕細琢,守護光明。竭力讓數萬名復雜眼病患者的美好人生“眼見為實”,郝燕生靠的不僅僅是那雙“天生眼科醫生的巧手”,更是在“做明醫”理念的指引下,40余年如一日對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的不懈追求與完善。那些“雲遮霧障”的眼病患者,在他爐火純青的手術中得以“撥雲見日”。在國內,他被贊譽為“眼科明醫,無冕之王”,無愧為“心靈與指尖上的光明藝術家”。

四十余年的恪盡職守,郝燕生惠及患者萬千,從科研攻關到成果轉化,再到平台建設、人才培養等,他把本職工作崗位當作奮斗舞台,努力拼搏進取,不斷書寫著新時代的大醫風范。“欲治其疾,先治其心。”他用敬業奉獻詮釋著醫者仁心,用行動和擔當真正詮釋了大醫精誠。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