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法治

天心區司法局:階梯式幫扶點亮安置幫教對象“新”生活

2024年12月18日11:07 | 來源:新湖南
小字號

11月初,長沙市天心區先鋒司法所工作人員再次走進安置幫教對象黃某家裡,深入了解幫扶4年后黃某的生活狀況。自2020年以來,先鋒司法所在社區的配合下,對剛剛出獄的黃某從思想、政策、法律、情感進行安置幫教,照亮了他黑暗生活之路。

司法局管轄的司法所是刑滿釋放人員出獄后的第一個服務驛站,這個服務驛站可以給予他們補充能量、指引未來,引導他們走向正路。截至2024年10月,天心區全區列管刑釋解矯人員1012人,針對此類群體的特殊性總結出“機制聯動、政策幫教、渠道安置”遞進式幫扶步驟,切實發揮安置幫教作用,讓安置幫教對象“歸正”之路洒滿“陽光”。

“機制”為關鍵 安置幫教有合力

2024年以來,天心區司法局針對安置幫教工作,將機制作為關鍵,逐步完善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加強幫教體系,一對一成立幫教小組。天心區司法局統籌全區,將安置幫教對象納入綜治網格化管理。有效落實機制體制,把安置幫教工作列入年度平安建設的考核內容。規范核查比對,做好安置幫教工作信息平台的信息審核及信息錄入,對刑釋回歸人員建立工作台帳,統一管理等,使得幫扶更具有聚合力。

從制度出發,讓安置幫扶對象回歸社會,融入社會。2020年3月,天心區先鋒司法所已發接收黃某並納入安置幫教管理,及時建立個人工作檔案,登記造冊,成立安置幫教小組,同時落實幫教責任,制定工作目標,同步上門調查走訪,深入了解原因,制定幫扶策略,從思想上、政策上、法律上、情感上持續幫扶,使黃某對生活重拾了信心,成為一個正常的社會人。

“政策”是保障 安置幫教促回歸

為解決赤嶺路街道重點安置幫教對象彭某的問題,天心區司法局召開了專題聯席會議,召集民政、醫保、住建等部門專題解決其就業、幫困扶助、心理疏導等問題,對接協調民政部門,為其申請到特困人員生活補助,並在節假日對其進行慰問,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困難。

為提高社會幫教水平,天心區司法局積極推進購買安置幫教工作社會服務項目,引進社會組織參與到安置幫教工作中的走訪、教育、心理輔導、就業幫扶等11項工作。組織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教育,堅持每季度、重大節假日進行一次走訪,及時掌握其生活及心理健康動態。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重點對象進行一對一心理個案輔導。

在落實幫教政策方面,天心區司法局旨在保障幫扶對象順利回歸,以解決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無家可歸的“三無人員”基本生活保障為重點,積極開展生活困難刑滿釋放人員幫扶救助工作。

“渠道”在拓寬 安置幫教成就業

在拓寬就業安置渠道、促進充分就業方面,天心區司法局加大政策扶持,前移幫教關口,建設安置基地,落實困難重點人員的臨時救助政策,實行社會保險“應保盡保”、醫療救助“應免盡免”“三無”人員及時進行臨時安置。

針對刑滿釋放人員文化水平偏低、缺少勞動技能等問題,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持續開辟公益崗位優先就業、創業扶持優惠﹔強化基地建設,重新選定了兩個公司作為全區的過渡性安置基地,為刑滿釋放人員提供社會適應性幫扶服務。全區通過企業吸收安置人數達59人,為“三無”人員和重點幫教對象解決短期過渡性就業問題。

為幫助安置幫扶對象就業,天心區司法局城南路司法所“司法為民”的做法,讓幫扶對象俞某第一時間感受到“司法溫度”。據俞某說,“由於刑滿釋放后,找工作比較困難,平時打點零工維持生計,極其不穩定,家裡老婆全身心去照顧孩子了,也沒有收入,孩子早產透支了家裡經濟,我這點薪水對孩子醫藥費真的是杯水車薪。”司法所工作人員針對俞某的實際情況,第一時間聯系俞某所居住的熙台嶺社區開展幫扶。兩年來,該安幫對象通過城南路司法所和城南路社會救助服務中心申請多渠道獲得臨時救助金額共計8800元,大病醫療救助10余萬元,並獲得低保補助。

安置幫教促回歸,司法為民踐初心。據天心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全政介紹,天心區司法局形成的“機制聯動、政策幫教、渠道安置”遞進式的安置幫教工作經驗,正達到“安其心、暖其身、用其長、育其人、正其本”的目的,讓安置幫教工作既有“法度”又不失“溫度”。當前天心區對列管刑釋解矯人員銜接率和幫教率均達到100%,重新犯罪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022-2023年連續兩年評為省司法廳安置幫教工作表揚單位。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