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湘渝的“大愛”
冬月。冷風微雨。
地處湖南省邵東市中部的火廠坪鎮,一場溫暖而充滿意義的歡迎活動在其第一完全小學簡陋的會議室裡熱烈舉行。來自邵陽市紅十字會、邵東市教育局、邵東市紅十字會、火廠坪鎮政府及中心學校等單位主要負責人,紛紛向湖南省第1271例、邵東市教育系統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曾婭玲,致以親切慰問並贈送錦旗和鮮花。
鮮花嬌艷,笑靨嬌美。面對著來自各方的贊譽,這位年輕的人民教師,寵辱不驚,似乎只是舉手之勞、不值一提。燦爛的笑容,如綻放的向日葵,陽光、溫暖而治愈。
追溯曾婭玲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歷程,時光拉回到12年前那個充滿陽光的午后……
此時,年方18歲的曾婭玲,正在湖南省女子學院就讀。為了給自己准備一份有意義的“成人禮”,曾婭玲與好友謝曉惠相約去“義務獻血”。正是這樣的一次小小善舉,曾婭玲收獲了自己人生第一張獻血証,也成了造血干細胞志願者中的一員。
時光不緊不慢,一晃就是4年。曾婭玲畢業、就業,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曾婭玲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通知她去進行HLA高分辨配型復合檢測。起先,曾婭玲以為是詐騙電話。工作人員幾經解釋后,曾婭玲意識到考驗自己的時候到了。她很配合地完成了體檢和檢測。
日子漫長等待中悄然飛逝,有那麼一小段時間,曾婭玲既忐忑又有點小期盼,畢竟,原以為要進行的骨髓穿刺,對於一個年輕的女孩來說,聽起來都是那麼令人驚悚。但最后,曾婭玲並沒有等來后續通知,第一次捐贈草草收場。
“有點小遺憾,沒有幫到人。但我寧願相信,是我與患者配型不成功,或者患者已經治愈了,不需要我捐獻了。”談及這段經歷,曾婭玲眼裡噙著淚水。
2024年10月,曾婭玲收到紅十字會的採集函,重慶一名6歲女童血液病患者需要她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HLA高分辨配型復合檢測,兩者配型成功。隨后,曾婭玲嚴格按照醫囑,調整飲食、鍛煉和作息。
這一切都是在暗地裡偷偷進行。“主要是怕母親擔心。”曾婭玲坦言。直到11月28日,她來到長沙,先給母親發了一個採集造血干細胞的小視頻,母親才知道這個消息。“這麼大的事情,也不和家裡商量。”“那個女孩才6歲,隻比外甥大兩個月……”面對母親的擔憂,曾婭玲通過共情,做通了母親的思想工作。
11月29日,在姐姐陪同下,曾婭玲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做採集前的准備工作。接下來的數天時間裡,她先后注射了8針造血干細胞動員劑。
“婭玲,怎麼樣?”“有一點點擔心,醫生告訴我,不要進行穿刺,主要採集外周血。”“因患者還小,需要的血量相對較少,大概3個小時可完成。”面對同事的關切,曾婭玲表現得很放鬆。
12月3日,曾婭玲來到湘雅醫院開始抽血,鮮紅的血液從她的血管中汩汩流出……5個多小時后,172mL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採集成功。
“想著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可以通過我的幫助,又能夠快樂地生活,這一切都變得值得了。我相信,從我血液中分離的‘生命種子’,一定可以穿越千山萬水,為素未謀面的小女孩帶去續航生命的能量。”曾婭玲顧不上手臂完全失去知覺和身體的虛弱,微微道。
12月9日,天氣有點陰冷。火廠坪鎮一完小校長羅志剛早早來到學校,卻發現曾婭玲已經站在校門口迎接孩子了。“不是讓你休息20天再來上班嗎?才5天怎麼就到學校來了?”羅志剛很是疼惜。
“耽誤了這麼久,主要是放不下。”曾婭玲只是笑笑,而后繼續她的工作。
“配型成功隻有十萬分之一的概率,曾老師為此拿出了百萬分的勇氣。”同為造血干細胞志願捐贈者的學校政教副校長周琦很羨慕曾婭玲,“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像曾老師一樣勇敢去‘戰斗’。”
“她有日葵般的燦爛,更有小草一樣的堅韌。衷心祝福你,‘向日葵’女孩!”同事楊雲評價道。(記者禹愛華 通訊員徐湘果、寧佳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