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審批”惠及千萬百姓
“天氣放晴,就准備種洋芋了。”12月20日,在張家界市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泉峪村,村民覃章橋來到屋后翻整田地。
覃章橋家裡種了五六畝地,今年已先后領取耕地輪作、耕地地力保護等4種補貼,總額1000余元。“能領哪些補貼、能領多少,一清二楚、心中有數。”覃章橋說。
2023年底,省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陽光審批系統(簡稱“陽光審批系統”)全面上線運行。該系統搭建覆蓋省、市、縣、鄉、村、戶(人)補貼資金發放管理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將服務終端延伸至每個補貼發放對象,通過互聯網辦理補貼申報、審批等事宜,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高。
更陽光
申報、審批、發放全程公開透明
為確保各項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准確、安全兌付到人到戶,在省紀委監委全程指導下,省財政廳會同省直各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推進陽光審批系統建設實施。
與過去相比,陽光審批系統“陽光”在哪?
省財政廳市縣財政處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將以往補貼申報、審批等工作由線下辦理、紙質報送模式,改為互聯網線上操作,辦理進度和發放結果全過程透明、可見。”
登錄陽光審批系統,記者看到,從補貼對象、補貼標准、所需申報資料,再到審批進度、發放資金,一目了然。
“過去,老百姓對審批、發放的流程不了解,到底有哪些申報項目也不夠清楚,心裡難免犯嘀咕。如今補貼項目的申請、審批、公示、發放全程公開,消除了疑惑,也強化了監督。”桑植縣財政局局長陳建偉說。
更精准
實時開展大數據比對校驗
補貼發放涉及上千萬民眾,從線下轉為線上,更加精准、高效。
陽光審批系統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業務信息數據共享。根據需求引入協查校驗數據,對補貼申報信息進行大數據比對校驗,進而預警提示業務主管部門核實處理異常數據,有效促進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精准高效發放。
瀏陽市是陽光審批系統實施應用的試點縣(市)之一,在2023年上半年先行先試。對此,瀏陽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感受深刻:“過去的基礎數據主要靠各部門人工採集,多發、少發、漏發等情況難以完全避免。陽光審批系統打造信息化平台,引入協查數據開展大數據比對校驗,大大提高了補貼發放精准度、降低了風險。比如同時申報耕地輪作補貼和油菜擴種補貼兩個項目時,系統將預警提示,防止重復發放。”
省財政廳市縣財政處負責人表示:“在各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的支持下,我們動態優化完善各補貼項目申報審批辦理流程、大數據比對辦法等。系統數據實時碰撞、流程環環相扣,哪個流程不完備、哪項數據存疑,都將及時預警提示,有效避免了資金冒領、多頭領取、重復補助等問題。”
更便民
涵蓋超200個補貼項目,即將上線小程序
作為一項惠民便民舉措,陽光審批系統按照“應納盡納”原則,將200余個符合要求的補貼項目全部納入。
記者翻看了項目清單,除農業農村、民政兩個“大戶”外,還包含住建、應急、交通、水利等10余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危房改造補助、移民職業教育補助、“兩癌”婦女救助資金……各類項目涉及群眾生活保障的方方面面。
陽光審批系統全面上線運行以來,全省各地也因地制宜,採取各種措施加強政策宣傳與實施。
桑植縣編著了《桑植縣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操作流程資料匯編》,將涉及本地區實施的所有補貼項目納入其中,方便群眾了解掌握。截至12月20日,桑植縣通過陽光審批系統發放補貼資金2.36億元。財政資金賬目清晰,群眾權益足額保障。
惠民便民,沒有止境。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陽光審批系統即將上線微信小程序版本,可實現補貼申報、政策查詢、公示查詢等功能,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記者 王亮 通訊員 龔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