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春:統籌謀劃實施“四湘行動”計劃

推進“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湘智興湘”和“湘企出海”(簡稱 “四湘行動”)工作,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工作安排。結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打好“四湘行動”組合拳,有利於推動湖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從戰略高度深化認識,理直氣壯推進“四湘行動”
未來十年,我國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將發生轉變。進入數智化時代,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將逐漸變成與實體產業密切相關的硬科技,科技創新主要依靠人才創新,特別是依靠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相適應的戰略性人才隊伍建設。地處中部的湖南區位優勢明顯,市場規模巨大,科教資源富集,產業基礎良好,在我國區域經濟創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新時代是呼喚人才也是造就人才的偉大時代。推進“四湘行動”,就是要用好湘商、校友和湘智人才的專業知識、技術經驗、創業精神和資本優勢等,為推動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廣大湘商、校友和湘智人才在全世界各行各業開拓奮進、異軍崛起,猶如遍地芙蓉、競相爭艷。湖南各項事業的長足發展,都離不開情牽故土、心系家鄉的廣大湘商、校友和湘智人才的傾情鼎力支持。實踐表明,實施 “四湘行動” 計劃,是搶抓新機遇,建功新湖南的重大舉措。推進“四湘行動”,正當其時,恰逢其勢,潛力巨大,大有可為。
二、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謀劃實施“四湘行動”計劃
謀劃實施“四湘行動”計劃是一項跨部門、跨行業的系統工程。不但關聯因素多、牽扯范圍廣,且任務體量大、能力標准高。把握系統性、駕馭協同性是推進“四湘行動”的基本要求。隻有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方法,才能確保實施“四湘行動”計劃取得實效。為此,要做到“五個結合”:
一是堅持“湘商回歸”與“校友回湘”相結合。充分發揮商會、協會和校友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全面提升“雙招雙引”工作質量和效率。
二是堅持“校友回湘”與“湘智興湘”相結合。搭建智庫媒體合作交流平台,積極為湖南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提供精准智力服務。
三是堅持“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湘智興湘”與“湘企出海”相結合。堅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鼓勵支持湘商、校友和湘智人才在地做大、回湘做強、揚帆出海。
四是堅持“四湘行動”與產業倍增相結合。積極融入構建“大招商”格局,推動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助力“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五是堅持“四湘行動”與科技創新相結合。以建設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為重點目標,搭建“企業家+科學家+發明家+金融家”科創圓桌會議平台,著力招引全面擁抱硬科技的湘籍企業家、科學家、發明家和金融家返湘創業,以人才高端化推進產業高端化。
三、“請進來”“走出去”,全面強化“四湘行動”工作保障
站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謀劃推進“四湘行動”,理應面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整合資源,著力在完善機制、搭建平台、優化服務、強化激勵上下功夫,重點做實“四個一”:
健全完善“一個機制”。即“四湘行動”統籌協調機制。參照湖南實施“八大行動”的成功經驗,按照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屬地負責的原則,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四湘行動”工作專班推進機制。堅持“周調度、月講評、季通報、年考核”,通過監測分析、調度講評、督促指導、考核評價,推進“四湘行動”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培育做強“一個協(學)會”,即“四湘行動”相關協(學)會。嚴格按照社團管理有關規定,圍繞推動我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聚焦11個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增長點的重點產業鏈,分級分類建立健全與“四湘行動”相關的各類協(學)會(包括商協會、校友會、科技學會、媒體和智庫聯盟),使之成為聯絡集聚湘商和校友、湘智人才的重要抓手。
統籌搭建“一個大數據平台”。即“四湘行動”大數據平台。用好重點湘商、校友企業和湘智人才數據庫,服務湖南精准招商。積極順應全球產業轉移從成本驅動到市場驅動,再到效率驅動的演變規律,積極引進三類 500 強企業、鏈主企業、高精特新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來湘投資興業。
籌備召開“一個大會”,即按“四湘行動”各自特色各謀劃召開一個大會。按照精心組織、精准對接、精細服務的要求,進一步強化標准化設計、機制化推動、清單化管理、手冊化操作,統籌謀劃召開全球湘商大會、“校友回湘”大會、“湘智興湘”科技應用場景大會和“湘企出海”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等重要會議,並以召開展會為契機,推出優化服務、強化激勵的系列舉措,推動“四湘行動”落地見效。
(本文作者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