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架起“連心橋” 千裡送“貸”解鄉愁

祁東縣,坐落於衡陽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北岸的靈秀之地,在外界素以“會讀書、會當兵、會經商”的獨特地域文化而聲名遠揚。近現代以來,祁東人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多達20萬的“祁商”活躍於國內外各行各業。
秉持著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農行衡陽祁東縣支行積極延伸服務觸角,精心組建外拓團隊,遠赴海南、廣西、廣東等地,為遠離家鄉、在異鄉創業經商的祁東籍人士提供“零距離”金融服務,架起了一座充滿溫情與信任的鄉情“連心橋”。
逐浪尋商,叩響漁家之門
憑借其豐富的海洋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海南文昌是海水養殖的重要基地之一。早年,祁東縣西區有一批人遠赴海南文昌打工,后來抓住養魚致富的商機開始從事水產養殖。在他們的帶動下,去海南文昌養魚的祁東人逐漸增多。想法好、機會多、能掙錢,但是異地經營面臨“兩頭空、兩不管”的境地,租漁場、買魚苗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魚苗成熟回本周期至少在18個月以上,因此創業養殖戶普遍存在缺乏墊本資金的大難題。為更好地服務這一產業群體,農行祁東黃土鋪、步雲橋支行的外拓團隊踏上了前往海南文昌的送“貸”之旅。初到文昌,濕熱的海風頂著烈日扑面而來,為精准了解老鄉們的經營困境與資金需求,外拓團隊奔赴養殖基地,在魚腥味與喧鬧聲中穿梭,向養殖戶介紹貸款政策。面對老鄉們對貸款手續復雜的擔憂,外拓團隊在簡陋潮濕的漁場建立了臨時“辦公點”,利用移動設備快速收集資料,成功為多位養殖戶辦理貸款,助力他們更新設備、擴大養殖規模。
穿梭工廠,雕琢產業新材
廣西,作為中國西南地區的木材加工重地,板材加工業在這裡蓬勃發展,不少祁東人嗅到了商機,舉家前往廣西從事板材加工行業。為助力老鄉們發展致富,農行祁東縣支行營業部、太和堂支行外拓團隊毅然驅車來到廣西板材產業帶。這裡板材產業規模宏大、工廠分散,板材廠大小不一、經營狀況參差不齊,外拓團隊一頭扎進星羅棋布的工廠園區。粉塵彌漫、機器轟鳴是這兒的常態,但他們無暇顧及艱苦的環境,一心扑在市場調研上,日行數萬步,一家家走訪板材廠,從原材料採購到成品銷售,全方位剖析企業資金鏈,與企業主促膝長談,了解資金周轉的瓶頸。由於工廠分散,分布於南寧、防城港、欽州、玉林、河池、來賓等多個城市,外拓團隊為節約時間、日夜兼程,途中道路崎嶇,車輛爆胎、暴雨傾盆也阻擋不了他們的腳步。苦心人、天不負,近十天時間,外拓團隊為80余家板材加工廠進行貸款建檔、解決資金難題。
晝夜堅守,潤澤市場生機
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作為中國南部重要的農產品交易市場之一,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蔬菜經銷商,其中也不乏在此經營的祁東人。他們在這裡辛勤耕耘,為千家萬戶的餐桌送去了新鮮、安全的蔬菜。江南市場晝夜喧囂繁忙,農行祁東歸陽支行的外拓團隊融入其中,卻困難重重,開啟“與時間賽跑”的服務之旅。凌晨三四點,當城市還在沉睡,外拓團隊已伴著貨車的轟鳴來到市場,幫商戶卸貨搬菜,了解經營難處與資金需求。白日裡,攤位前人來人往,外拓團隊抓住商戶短暫休息間隙,在狹窄潮濕的攤位過道遞上宣傳資料,講解農行“惠農e貸”的低息優勢與快速放款流程。長時間的站立、不停解說讓隊員們嗓音沙啞、雙腿浮腫,可他們從未停下腳步。憑借堅韌不拔的毅力,外拓團隊為多家蔬菜商戶開啟資金大門,豐富的菜品從這裡運往各地餐桌,商戶們的生意愈發紅火,笑容在汗水浸濕的臉上綻放。
這場跨越三地的外拓之旅,農行衡陽祁東縣支行外拓團隊累計行程超萬裡,為上百位老鄉、近百家企業進行貸款信息建檔,貸款預授信超2600萬元。每一份合同簽訂、每一筆資金到賬,背后是無數次被拒后的重新出發、無數個疲憊奔波的日夜。他們用腳步丈量金融服務的廣度,以真心傳遞農行人的溫度,在異鄉土地上,繪就鄉村振興、產業騰飛的金融新畫卷。(王慧嫻 鄧中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