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四大關鍵詞看2025年株洲經濟工作著力點

2025年01月15日11:57 | 來源:株洲新聞網
小字號

原標題:四大關鍵詞看2025年經濟工作著力點——解碼市委經濟工作會議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蓄勢之年,做好經濟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近日,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為2025年經濟工作把脈定向,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一些關鍵詞被著重提及。那麼,2025年經濟工作究竟怎麼干?哪些關鍵詞被著重提及?本報記者進行了梳理、提煉與解讀。

  關鍵詞1.科技創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的一年,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株洲特色的“3+3+2”現代化產業體系,仍是重點。

  具體如何做呢?會議作出了明確的部署。

  優勢產業鍛長板。軌道交通要搶抓國家支持鐵路建設、機車更新和都市圈城際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機遇,積極鞏固國內市場、拓展國外市場﹔中小航發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推動608所的高新技術加快平移轉化,拓展產業鏈條、做大產業規模﹔硬質合金要加快從拼價格向拼品質轉變,深耕細分領域、攀登技術高峰,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

  戰略產業擴規模。重點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走出去”,研究如何在增強品牌國際影響力、科技創新驅動力、國際服務保障力、貿易壁壘應對力上下功夫。

  傳統產業抓升級。加大新技術應用和數字化賦能:積極支持陶瓷、服飾、煙花爆竹等傳統產業優質企業提產擴能、原地倍增,打造一批行業領軍企業。

  未來產業搶布局。重點研究基於北斗的數據產業,爭取建設遙感數據、北斗海外離岸數據中心等,以場景牽引應用,賦能各行各業,進一步做大產業規模。精心辦好第四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加快打造全國全域全場景北斗規模應用示范城市。

  【解讀】

  城市發展需要核心競爭力,而株洲的核心競爭力源自產業。

  近年來,株洲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比如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硬質合金等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更加鞏固,北斗應用、低空經濟、新能源裝備“新三樣”產業聚能成勢,氫能、儲能、超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加快布局。

  產業基礎深厚和創新要素集聚成為株洲最大特點和優勢,但面對新的競爭形勢,作為傳統老工業城市的株洲,迫切需要聚焦科技創新這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按照上述部署多向發力,可助推株洲加快形成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產業集群梯度培育的格局,形成更強大的未來競爭力。

  關鍵詞2.擴大內需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把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將“實施內需擴量提效攻堅”擺在“七大攻堅”中的第一條。

  此次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和穩定錨”,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更好統籌消費和投資。

  會議明確,擴大內需,要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圍繞提振消費,要用好“兩新”政策,不斷挖掘消費潛力﹔發展首發經濟、夜市經濟、直播經濟、會展經濟,推動蘆淞市場群等商貿市場升級改造,滿足人民群眾更高品質、更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其中,工業旅游大有可為。一方面,充分挖掘株洲工業文化內涵,持續開展“廠BA”等原創工業主題品牌活動,加強醴陵瓷谷、蘆淞航空小鎮等場景的市場化運營,全力抓好清水塘1956工業遺址、魯曉波美術館等項目建設,爭創全國工業旅游示范城市﹔另一方面,學習借鑒省博物館經驗,探索通過虛擬現實、裸眼3D、人工智能生成等手段,讓文物活起來,帶動數字文博產業旺起來。

  擴大內需,要擴大有效益的投資。比如,大力開展“項目攻堅提質年”活動,實施招引裂變提標、建設達產提速、要素保障提檔、管理服務提效“四大行動”,盯住已鋪排的600個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力爭完成年度投資1000億元以上。堅持融入國家重大戰略理解政策框架、立足自身優勢相結合,搶抓“兩重”政策機遇推動淥水流域系統綜合治理、“引洮潤株”等一批打基礎、利長遠、增后勁的項目納入國省籠子等。

  擴大內需,還要拓展有前景的外貿。新的一年,株洲將大力實施“對外開放提效年”活動,支持優勢產業、企業走出去,鞏固北美、歐洲市場,拓展東盟、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主動融入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借助中非經貿博覽會平台,用好啟運港、湘粵一港通等政策,努力把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打造成中非經貿的物流始發點。

  【解讀】

  擴大內需,需要消費、投資和外貿“三駕馬車”協同發力,以擴大有效需求為重點,以提升外貿水平為補充,推動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圍繞這一中心,我們要做的就要把促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大力優化“想消費、敢消費、能消費”“敢投資、想投資、能投資”的環境,不斷鞏固消費、投資的向好態勢。

  再如,近年來農村消費增長較快,但農村消費市場擴容提質升級仍存在不少短板,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數量不足,制約了農村居民出行和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釋放,亟須我們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激發農村消費的更大潛力。

  關鍵詞3.改革開放

  推進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是關鍵一招。

  2024年,株洲全力抓環境、擴開放,以優質營商環境助力招商引資提質增效,發展活力充分釋放。

  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的一年,株洲將堅持以改革增動力、以開放添活力、以環境強引力,推動改革開放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發展。

  開展國資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要扎實推進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動文旅、工程建設、數字業務等板塊專業化整合,深化市場化改革試點,抓好“三項制度”改革持續推進降本提質增效,激發內生動力。

  深化園區改革,要完善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以服務統籌為切入點,出台株洲高新區統籌主城區園區發展任務清單,推動實現主城區園區發展“一盤棋”,全力打造園區產業、要素、服務“三個生態”。

  持續推進以降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要深入開展服務企業“一降一升”行動,在降低企業物流、用地、用能成本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圍繞外貿、外資、外經提質增效開展“對外開放提效年”活動。更好發揮“一通道、一中心、一試點”平台作用,提升對外開放平台能級。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規范招商引資活動,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健全招商引資機制,堅持抓大不放小,加大產業鏈招商、招商顧問招商、基金招商、湘商回歸招商力度,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資金到位率。

  【解讀】

  當前,整體經濟運行在穩中有進的同時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些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是前進中的問題,必須迎難而上。

  改革開放就是用來破解這些難題的“關鍵一招”。推進改革開放,破解發展難題,要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突破口和著力點,營商環境、體制機制、降本增效就是著力點。唯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才能化危為機、轉危為安,把握主動權、增創新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4.保障民生

  過緊日子,也是此次會議被提及的關鍵詞。但會議強調,過緊日子不是讓老百姓過緊日子,要將老百姓身邊的小事當成我們的大事,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投資於物與投資於人相結合,聚焦“三微六位”建設,全力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兜住兜牢兜准民生底線。要聚焦重點城區、熱點片區優化學位布局,盡快啟動武廣片區新學校建設、大豐學校復工,確保適齡入學兒童“應入盡入”。

  補齊民生短板。完善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長效機制,確保居民收入增幅與經濟增長同步。著力提高基礎教育、基層醫療質量水平,優化資源配置、加大傾斜力度,全面推進鄉村醫生等級評定,切實推進鄉村教師“縣管校聘”、鄉村醫生“鄉聘村用’等機制,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

  促進高質量就業。綜合施策支持各類經營主體穩崗擴崗,大力推動創業帶動就業,多措並舉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就業。繼續辦好“制造名城進名校、名校學子進名城”等活動,建立完善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基金,傾注更多資源和力量打造青年發展型城市。

  打好保交樓保交房收官戰。用好“四方會談”機制,已交付項目的后續管理,分類解決竣工驗收、權証辦理等遺留問題,推廣運用“房票”制度,充分發揮樓市“新十條”“公積金十條”等政策效應,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解讀】

  再緊不能緊群眾。新的經濟形勢下,堅持勤儉辦事,把寶貴資金用在發展緊要處、民生急需上,讓老百姓錢包更鼓、家底更厚、日子更紅火。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報告中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讓人感到振奮和溫暖,體現出的是政府踐行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易蓉)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