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長沙縣江背鎮:就業“飯碗” 端得穩 民生幸福節節高

2025年01月16日15:2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就業是民生的根本保障,是托起群眾“穩穩幸福”的基石。近年來,長沙縣江背鎮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本,結合梅花工貿新區新落地企業和本地新增產能企業用工需求,通過抓產業、搭平台、拓崗位等措施,全力以赴促進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讓群眾在家門口安心端穩幸福“飯碗”,勾勒出一幅就業與發展交相輝映的幸福畫卷。

培育本地特色產業 增收基礎更加穩固

脆皮金桔、柑橘、菲油果……步入長沙縣江背鎮五福村的湖南草木集農業有限公司苗圃,五福村脫貧戶陳驕陽正在忙著管護棚內的各種果樹苗,一盆盆綠油油的果樹碩果壓枝,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家就在村子裡,在這裡幫忙打理,一個月差不多有6000元的收入。”陳驕陽樂呵呵地說。

要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家門口就得先有產業。為此,江背鎮聯合湖南草木集農業有限公司共同推進庭院經濟,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為主體,按照市場化手段採取固定收益、保底分紅等方式,將農戶庭院內外、房前屋后、閑散空地等零散庭院資源集約起來,因地制宜種植“五福甜柚”等經濟作物。

把鄉村資源變成特色產業,真正讓群眾家門口的產業多起來,以家門口的產業實現了家門口的就業。“我們的‘五福甜柚’種植項目成本比較低,產出效益高,不僅能夠讓農戶空閑庭院實現價值最大化,還能讓他們學會一技之長。”湖南草木集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昱介紹道,目前已累計發展農戶、脫貧戶85戶,種植果園109畝,村(社區)集體發展果園98畝,預計三年內達到1000畝左右種植規模。

打造創新創業沃土 “民宿+”業態蓬勃發展

桃李羅堂前,方宅十余畝。走進江背鎮印山村,沿著天璽湖路,整齊有致的別墅、別具特色的民宿依次呈現。

一大早,印山村民宿“自在茶舍”負責人鐘磊在院子裡忙活著。“今天要來一組客人,我們在提前准備農家菜,努力讓客人吃得開心、玩得開心。”他說,2024年3月份開業以來,營收便達到了90余萬,他對印山村的發展前景信心十足。

“自在茶舍”是印山村以合作開發形式建設的特色民宿。2024年,印山村依托優美的自然環境,盤活“閑置資源”,吸引了水映山房、自在茶舍等一批特色民宿落地,豐富了鄉村旅游新業態,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力。

家門口創業、坐屋裡收錢……像“自在茶舍”這樣的餐飲民宿,在“民宿+”業態蓬勃發展的江背鎮還有不少。走進印山村天璽湖畔的晨夕小舍民宿,涼亭小院,環境優雅,內部裝修簡潔明亮。

“我們家民宿雖然開業不久,但現在月收入已經達到了7、8萬元,現在春節將至,房間早就預定滿了。”在印山村天璽湖畔的晨夕小舍民宿,談起自家民宿的經營狀況,創辦人陳女士就止不住笑意。

越來越多的村民嘗到了“美麗經濟”的甜頭,一大批農二代、農創客和鄉賢開始返鄉創業興業,投身於鄉村文旅發展的大潮之中。“2024年我們新增餐飲10家、民宿6家,帶動文旅綜合收入達4000萬元。”印山村文旅專干徐強說。

織密就近就業網絡 群眾企業雙向奔赴

就業是民生之本,如何有效滿足轄區內就業人員的需求?江背鎮圍繞產業發展和企業生產需求,充分發揮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台的作用,以村(社區)為單位,集中力量走訪轄區內有用人需求的重點企業,對企業用工信息進行認真摸底調查,細化用工類別、公開用工待遇,圍繞創新創業、市場推廣、人才招引等方面,精准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需求。

“2024年入職了江背鎮梅花工貿新區的一家企業,現在每個月都有5、6千元的收入,還包食宿,待遇非常好。”來自江背鎮梅花社區的吳女士表示,“其實對我們求職者而言,找到合適的工作才是‘硬道理’,鎮上直接把招聘會辦到了家口,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

據了解,江背鎮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搭建招聘平台,線上依托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服務“智慧星”網絡平台和“多彩江背”微信公眾號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和推廣,構建江背“雲招聘”平台,共享“雲招聘”資源,採取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實現求職方式多元化與便捷化。

“2024年以來,我們認真摸底新入駐企業和新增產能本土企業用工需求,鼓勵農村勞動力到本地企業就業,通過開展‘春風行動’江背鎮專場、‘兩重’‘兩新’送解優專項行動等招聘會,參與招聘單位80家,提供崗位3800余個,實現就近就地就業540余人。”江背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就業是民生之本,社會穩定之基。接下來,江背鎮將圍繞發展之要、企業之盼、群眾之需,讓產業在鄉村落地,讓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切實兜牢“就業底線”、穩住“就業大盤”,著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千家萬戶的就業“飯碗”端得更牢更穩,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澎湃動能。(盧木森)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