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湖南武岡迎春亭街道:立足監督“小切口” 護航產業“大發展”

2025年01月17日15:55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1月17日電 眼下,正是紅薯粉條加工的黃金時節,在湖南武岡市迎春亭街道黃沙沖村紅薯粉條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村民們正忙著制作和晾晒粉條,一片繁忙景象。

“楊老,2024年的紅薯收成怎麼樣?種植了多少畝紅薯?可產出多少紅薯粉條?銷售情況如何?”在開展“三湘護農”專項行動“回頭看”時,武岡市迎春亭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向黃沙沖村紅薯粉條加工車間負責人楊燎原了解情況。

楊燎原領著街道紀工委工作人員一邊參觀加工生產車間現場,一邊如數家珍般的介紹說:“收成較往年有所提高,全村種植紅薯2000多畝,現已通過‘線上線下’銷售手工紅薯粉2萬多斤、機制紅薯粉10萬多斤,實現產值160多萬元,為村集體經濟增收30多萬元。”

黃沙沖村位於武岡市迎春亭街道東北部,氣候適宜、光照充足、紅砂土層深厚,土質疏鬆透氣的自然條件,極其適合紅薯生長。2024年以來,該街道紀工委把黃沙沖村紅薯、托坪村草莓、地母庵村米花等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監督重點,以打造“一村一品”產業模式,激活鄉村振興“源動力”,將監督“探頭”直插基層一線,通過走村入戶訪民情、田間地頭看實況等方式,面對面了解情況、收集意見,找准護航鄉村振興的切入點著力點,以高質量監督推動產業發展壯大,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鄉村全面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該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紀工委因勢利導,做實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清廉鄉村建設結合文章,通過大力實施精細化、特色化、品牌化、鏈條化、綠色化發展戰略,加快發展鄉村產業,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一批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示范基地,發展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聯合體,創建一批農業知名品牌。

黃沙沖村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逐步形成集紅薯種植、澱粉制作、粉條加工與銷售的產業鏈,並通過抖音、展銷會等“線上線下”平台銷往省內外,讓“小”粉條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大”產業。托坪村將清廉村居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大力發展草莓等特色農業產業和荷花經濟,穩步提升當地村民人均收入。地母庵村依托邵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岡傳統特色美食米花,開辦起集加工、成品、展示於一體的如意米花廠,構建起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包裝的完整產業鏈,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壯大和村民增產增收。

立足監督“小切口”,護航產業“大發展”。武岡市迎春亭街道紀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依托資源優勢,持續聚焦紅薯、草莓等農業特色產業發展加強監督,以監督推動產業發展提檔升級,不斷延伸農業特色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品牌價值,推動農業特色產業向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切實將監督效能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實際成效。(周維標 林正華)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