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短提質攻堅!2025年湖南十大重點民生實事亮點來了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
人民網長沙1月20日電 (記者吳茜薇)1月20日上午,湖南召開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湖南省人社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永軍介紹,省委、省政府決定,2025年實施民生補短提質攻堅,持續辦好“十大重點民生實事”。
2025年“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可以概括為,“兩個促進”: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四個提升”:提升居民健康水平、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提升困難群眾救助水平、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四個加強”:加強數字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加強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加強人居環境建設、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包括24個項目,共有30家省直單位和中央在湘單位參與,預計投入總資金571.64億元,較2024年增加35億元、增長約6.5%。
既辦長遠大事,又辦身邊小事。2025年,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改善學校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配置電腦30萬台,新增省屬本科高校學生宿舍床位6萬個。統籌推進城鄉就業,支持大學生創業,在抓好創業培訓、建好孵化基地、用好創業貸款、發揮好創業投資基金作用上進一步加大力度。為解決好群眾看病重復檢查,農村手機信號不好等“身邊小事”,將“推進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新建農村4G/5G基站”等項目納入重點民生實事。
既有總體受益,又有分類保障。24個項目中,有12個普惠性項目,涉及教育、就業、醫療、政務服務等多個方面。同時,又針對不同特殊群體予以傾斜兜底。照顧好“一老一小”,2025年將開展“三湘怡養”提升行動,繼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點建設﹔開展“生命起點”守護行動,為全省新生兒提供疾病免費篩查與診斷服務。照顧好殘、困、弱群體,為認知障礙症老人建設“時光守護”床位﹔為重度殘疾人家庭開展“殘疾人托養服務”。
既回答新課題,又續寫老文章。24個項目中,繼續納入項目和新納入項目各佔一半。針對人民群眾要求增加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數量的呼聲,2025年安排了“推進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針對農村居民“快遞進村”的訴求,整合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省商務廳、省供銷合作總社的力量和資源,共同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和農村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促進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同時,對於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提高困難群體救助標准等項目,2025年繼續納入,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推進。
既投資於物,又投資於人。基礎性民生建設共安排了9個項目,投入資金超過195億元。其中,投入農村“路、水、電、網”建設的資金達到11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我省緊跟國家擴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政策,首次將“開展生活類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納入重點民生實事范圍,通過有效益的投資、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同時,更加注重投資於人,在開展職業技能和創業培訓、實施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培訓鄉村醫生、康復救助殘疾兒童等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讓民生事業更有溫度。
“湖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作為牽頭部門,將履行好統籌協調、調度督導、監督管理職能,著力抓責任落實。”李永軍表示,將聯合各省直責任單位,動員各市州、縣市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責任體系,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