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湖南推出28項措施促進外貿“穩增長”

2025年01月21日09:1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1月21日電 (記者林洛頫)1月20日,長沙海關對外發布促進湖南外貿穩增長的28項措施。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旨在打出穩外貿、促便利的“組合拳”,為湖南外貿保穩提質,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作出積極貢獻。

在助力培育外貿新動能方面,進一步擴大真空包裝等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享惠范圍。口岸海關僅對貨物外包裝完好情況進行檢查,待貨物運抵后,再由目的地海關前往企業倉庫上門查驗,可大幅提高通關效率。

目前,湖南省已有15家企業被納入該模式適用范圍,包括集成電路、鍍膜機等產品,平均每票貨物可節省通關時間1-2天。另外,優化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監管模式,取消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企業備案,推動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跨境電商+航空貨運專線”常態化運行。

支持外貿優進優出方面,將出口蔬菜的抽檢取樣前移到種植環節,並綜合日常監測結果作為放行評定的依據,進一步縮短查檢時間,提高農產品出口效率。試點表明,每批蔬菜平均通關時間可縮短80%。海關還將積極參與非洲農食產品企業遠程視頻注冊考核,擴大非洲優質農食產品進口,加強進口鮮活農食產品“查檢綠色通道”建設。

幫助企業降本提效方面,充分落實鼓勵項目、集成電路、重大技術裝備等進口稅收政策,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先進技術、重要裝備、關鍵零部件進口。如,2024年長沙海關就為全省企業辦理限額以上的內資鼓勵項目確認8個、涉及投資總額110.6億元,創近5年新高。

穩步擴大遠程查檢工作改革,通過視頻連線的“千裡眼”代替以往的關員上門查檢。2024年長沙海關已對出口竹木草制品、供港澳活豬、進口汽車零部件等6類貨物實施了遠程查檢改革,共開展試點46批,平均每批時間縮短2小時,2025年還將擴大改革覆蓋面。

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推行“一站式查驗+鐵路前置+區港聯動”的監管新模式,將中歐班列集拼出口貨物海關查驗、鐵路安檢、放行等手續前置至湖南中南集拼中心一站式辦結,全流程可節約企業通關時間2-4天。繼續深化與廣州等口岸海關合作,共同搭建湘粵非通關互認模式,推動將廣州南沙港等沿海口岸前移至省內國際陸港。

同時,積極參與建設海關總署智慧物流監管場景項目,深化“聯動接卸”“離港確認”“機坪直提”等改革,強化物流信息化系統建設,實現多方物流數據實時交互。2024年在城陵磯口岸試點后,共減少人工單據流轉超15萬份,提升港口貨物運轉效率30%以上,2025年也將進一步推廣。

長沙海關副關長楊卓表示:“海關是外貿發展的見証者、記錄者,也是參與者、促進者。2025年長沙海關將以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為總抓手,會同湖南省各地方、各部門,狠抓各項改革措施的落地砸實,積極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幫助外貿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推動湖南省外貿穩定發展。”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