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敬老享老 這裡的養老很舒心

春節期間,養老中心活動豐富多彩。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正月十四,離元宵節還有一天,記者走進長沙市望城養老中心,看到中心的老人家和護工們已經忙起來了。
做元宵、挂燈籠、寫燈謎……大家都在為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准備著,不少老人家還在積極排節目,現場好不熱鬧。
“為了讓爺爺奶奶動起來,我們專門設計了‘眼疾手快’‘搶彩條’等互動游戲環節,老人家們都很積極參與呢。”今年是護理員周其華來養老中心的第三個年頭,朝夕相處,她和這裡的老人們早就親如一家,“老人家們剛來的時候,多多少少有點抵觸情緒,但一個月左右時間就適應了,好多人覺得比家裡還方便。”
94歲的鐘毛義奶奶便是其中之一。“剛來的時候很不習慣,后來發現這裡很舒適,就舍不得走了。”
整潔的起居室。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鐘奶奶來養老中心快三年了,南北通透的房間,室溫常年保持在23-25度,走廊安裝了防滑地板,浴室配備了扶手和長者洗浴凳,熱水24小時供應,每個房間都配有緊急呼叫鈴。不僅換床單、做飯、打掃衛生、洗澡、剪頭發等各項生活管理一絲不苟,還配備了24小時值班的護理人員,每天早晚定時測量血壓、體溫,及時發現健康異常。細致的服務和舒適的環境讓她很快安下心來。
“老人家年紀大了,我們自己又要工作,把她一個人留在家也不放心。現在挺好的,她自己開心,我們也放心。”鐘毛義奶奶的女兒周女士向記者介紹,前段時間接鐘奶奶回家過年,白天在大家庭裡和家人們團聚完后,晚上鐘奶奶都會要求回養老中心,“過年期間,養老中心有很多老年聯歡活動,起居設施比家裡方便,我們都尊重她。”
房間干淨敞亮。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以院為家,以老為心。
2021年,望城區產投集團成立望城區國澤康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全面接管新建成的區養老中心和8家鄉鎮敬老院,實行標准化運維。在滿足特困老人“應住盡住”的前提下,重新優化布局,分類實施硬件提質、軟件升級,並分批次打造“失能院”“療養院”“農耕院”等不同類型的功能型敬老院,入住率從原來的不足50%,到如今已是“一床難求”。
“一日三餐伙食好,洗浴如廁保安全,娛樂健身樣樣有。”走進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敬老院,85歲的李桂蘭奶奶用一段自編的順口溜,毫不吝嗇地夸贊著這裡的環境和服務。
統一加裝電梯,建設小花園、小菜園,在每個住室統一配備了適老化床、桌、櫃、椅和生活用品,統一安裝空調、電視和遠程智能管理系統……敬老院真正成了老人們的“幸福樂園”。
環境提升,服務也跟上來了。
靖港養老院外景。人民網記者 吳茜薇攝
在靖港全失能護理特色院,敬老院安排了24小時值班護理和醫療護理管家服務,隨時隨地響應老人需求﹔還設置了失能失智老人的互動游戲,相應增加一些肢體康復訓練,為失能老人提供專業護理與康復服務。
“我們統籌全區公辦養老機構,構建特色康養服務體系,逐步提升服務水平,將多余床位面向社會開放。通過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喚醒沉睡的養老資源。”國澤康養總經理羅培表示,目前望城區已實現特困老人按失能等級分類供養,社會、寄養老人分院、分區供養。
望城民政局局長資涵向記者介紹,接下來,望城將以“公建國營”改革為重點,完善區養老中心建設,啟動“智慧民政”養老服務信息平台運營,推進8家敬老院提質改造及標准化建設,同時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站點“整街運營”,出台《望城區老年助餐服務場所運營管理辦法》,助推望城養老實現新突破。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在這裡,正慢慢全部實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