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湖南”系列報道之一
新區向新︱智能制造的“湘江經驗”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鮮明主題。作為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湖南堅持以“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為引領,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展現出了蓬勃的活力和顯著的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的關鍵之年。回首過往,皆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
人民網推出“高質量發展看湖南”系列報道,通過深入調研和採訪,深入剖析湖南在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綠色發展、改革開放等多個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寶貴經驗,全面展示湖南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和顯著成效,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湖南智慧和力量。
穿越城市之中,一抹“應急亮”,護一方安瀾。
縱橫山野之間,一展“機械臂”,守礦山安全。
日前,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第五批湖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中聯重科旗下專注於應急裝備領域的子公司和湖南創遠高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湖南創遠)成功入選。
兩家企業雖應用場景不同,但都從湘江新區出發,走出全國、走向世界。
救援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全球最高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車、全球最高80米直曲臂舉高噴射消防車、全球最高68米直臂雲梯消防車、國內首款34米曲臂雲梯消防車等諸多引領行業發展的產品……
“我們公司始終專注於應急救援裝備的研發、制造與銷售,是國內舉高類消防車制造龍頭企業,產品型譜、技術水平、制造能力處於國內先進水平。”中聯重科旗下專注於應急裝備領域的子公司總經理周磊說到,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公司的多類產品取得了全球第一。
這些產品的成功研制,不僅打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技術壟斷,還促進了整個產業鏈良性發展和升級。
“公司自主研發的30米雲梯消防車,作為國內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同類產品,成功打破了國外雲梯消防車在國內市場的壟斷格局。”周磊介紹,而68米雲梯消防車的問世,更是突破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最大舉升高度記錄,成為全球第一台68米級雲梯消防車。
產品的成功應用,逐步實現了雲梯消防車100%的國產化替代。同時,中聯重科的應急救援裝備不僅服務於湖南本地,還廣泛應用於全國乃至全球的應急救援領域。
另一邊,作為智能礦山裝備行業的優秀企業,湖南創遠的多項產品均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實現了進口替代。
如公司推出的中小型礦山全系列採掘及輔助裝備解決了中小型礦山在潛孔留礦法、上向水平分層充填法等施工工藝中的機械化難題、智能露天牙輪鑽機解決了高原高寒環境下自動化、智能化作業難題......
湖南創遠高新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外景。受訪單位供圖
“我們公司成立於2012年,專注於成套智能採掘裝備的研發,系列化智能天井鑽機、智能掘進及採礦台車等產品現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眾多礦山。”湖南創遠董事長王毅介紹,礦產資源開採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如何“將礦山人從惡劣高危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公司不斷探索實踐,用“智能化”給出了這一答案。
傻瓜操作,上機即用?湖南創遠地下礦山成套開採裝備一面世便以獨創的向導式操作引發廣泛關注。
“產品利用高精度輔助定位等先進技術,通過沉浸式人機交互,以動畫、語音、文字等方式引導操作手進行作業,實現傻瓜式操作,解決礦山客戶招工難、操作難等問題。”王毅介紹,這不僅為礦山企業實現“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提供了堅實的裝備支撐,也為湖南創遠智能裝備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
此前,湖南創遠“智能礦山地下天井與切割槽高性能智能鑽機”項目成功突破了硬岩作業、免澆筑基礎液壓支柱快速定位、智能化控制等技術難題,實現了天井鑽機全環節、全場景的智能化自主作業,成功彌補了國內智能型地下豎向工程施工裝備的空白,推動地下豎向工程施工機械化、智能化進程。
“該項目的成功推廣有效提高了礦山的生產效率、環境保護水平,極大降低礦山生產的安全風險,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顯著降低礦山企業的人工成本,提升礦山企業經濟效益,在國際上打響了中國制造智能礦山裝備品牌。”王毅說。
一花獨放不是春。
目前,湘江新區智能制造裝備和工程機械產業鏈聚集企業近300家,產業鏈總體規模超1000億元。其中,上市企業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100余家。
背靠岳麓山,面向湘江水。作為中部地區設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區,湘江新區始終牢牢抓住智能制造牛鼻子,著力構建科創新優勢、著力深化改革增添新活力、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
湘江西岸,創新活力不斷翻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