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大健康產業!“家門口的檢測站”破解企業堵點

“盡職盡責扶產業”“服務周到效率高”……近日,長沙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收到了新年禮——來自不同企業的燙金錦旗。
好評從何而來?記者走訪發現,自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醫療器械檢驗和生物分析子平台成立以來,為當地生物醫藥企業帶來的助力,確實如錦旗所言,實實在在,很“戳心”。
“我們剛向食藥檢所送達5批蒙脫石散樣品,很快就能收到檢測結果。”在湖南中和制藥有限公司,公司質量負責人曹佩林笑著說,“一等到合格通知,我們就能放心地走入下一道程序。”
提及平台的檢測服務,她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在一年前,同樣的檢測需要跨越半個中國——樣品需寄往外省第三方機構,等完物流等檢測,等完檢測等審批。而食藥檢所的檢測平台,不僅節約時間成本,還免去了經濟成本。
“去年我們送檢80批次,省了5萬多檢測費。”曹佩林翻著台賬感慨。
最令她觸動的,是去年的一次送檢:周五下班前送到的藥物樣品,檢驗員放棄周末休息,加班加點地將檢測時間卡在兩天內,為企業提質增效幫了大忙。
記者了解到,中和制藥2024年送檢的80批次產品,從藥材農殘到真菌毒素檢測,全部“足不出市”完成。
作為湖南生物醫藥領域的新質生產力企業代表,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也是受益的一員。
“我們主要有兩種需求,環境檢測和生物安全櫃的質控檢測。”遠泰生物的潔淨車間內,設備管理負責人何伏明介紹,公司共63台生物安全櫃,去年平台已全部覆蓋。
63台,看起來數目不大,其實工作量令人咋舌。記者了解到,這些精密設備需監測外觀、噪聲、振動、照度、紫外燈、氣流模式、下降氣流流速、流入氣流流速、高效過濾器完整性、懸浮粒子等近百項參數。
過程中,檢測員需穿著全套防護服,期間喝水、如廁的次數都得盡量減少。“可能上午9點開工,下午2、3點才忙完出來,防護服裡全是汗。”
公司臨床與醫藥項目開發負責人周麗告訴記者,平台不僅提供真實准確的檢測結果,還會分析異常原因,並同步提供整改方案。“市面上機構大多隻出報告,像這樣的‘一攬子服務’很難得。”
這份“較真”,為企業帶來了實在效益,2024年,平台共為遠泰生物提供檢測服務共37批次,共節省7萬余元。
據悉,去年4月,長沙市委、市政府依托長沙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建設生物醫藥公共技術服務醫療器械檢驗和生物分析2個子平台。平台設立了藥品質量及評價檢驗、醫療器械檢驗、潔淨監測等三個專業實驗室,已獲得檢驗檢測資質能力852項。
其中,無源類醫療器械、潔淨監測檢驗能力通過國家CMA資質認定,獲得檢驗能力參數622項﹔藥品檢驗能力通過國家CNAS實驗室認可,獲得檢測能力標准(方法)參數230項,實現B級能力全覆蓋(生物制品和藥包材除外)。
平台業務負責人黃亮介紹,除了檢測服務外,食藥檢所去年還開設了首期免費培訓班,邀請省級專家為企業講授課程。今年,計劃每季度都推出定制化培訓,主題源自征集到的企業需求。
“我們正逐步打造系統性支持,幫助更多生物醫藥企業‘輕裝上陣’。”黃亮稱,下一步,平台將持續為企業提供及時、高效的公益性技術服務,助力長沙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記者 肖依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