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本網專稿

寧鄉著力營造兩個環境 “科創小龍”競相崛起

人民網記者 林洛頫
2025年02月28日16:52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寧鄉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座談會暨先進技術成果路演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寧鄉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座談會暨先進技術成果路演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今天,寧鄉市邀請轄區內十家科技創新型企業匯聚一堂,以路演的形式讓企業與前來參會的基金公司、投資機構進行面對面交流,為寧鄉科技型中小企業尋求戰略資金、創造發展機遇。

2025年,湖南寧鄉市立足“工業強市 幸福寧鄉”發展定位,緊抓國家創新型縣(市)建設的戰略機遇,新出台《寧鄉市推動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通過“股東式”服務環境、“㓇土式”科創環境,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科技支撐。

通過走訪統計,萬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鑫精工”)、湖南新鋒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微納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寧鄉的創新型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政策支持今年已實現“開門紅”,並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企業的業績証明寧鄉在工業強市和創新驅動戰略上的成功布局,也讓不少即將落戶寧鄉的企業對當地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萬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受訪單位供圖

萬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受訪單位供圖

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今年春晚的創意融合舞蹈中,國產人形機器人扭秧歌、轉手絹的表演成為全場焦點,引發行業矚目,這也使得國內機器人核心部件供應商中的佼佼者——萬鑫精工收獲商機,企業生產的行星減速機、諧波減速器等機器人核心部件,訂單同比增幅40%到50%。

春節后,隨著企業工人返崗上班,萬鑫精工迅速進入加班加點狀態。據統計,2025年以來萬鑫精工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0%,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40%左右﹔這一成績離不開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在RV減速機、諧波減速器等產品研發上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來,寧鄉涌現出一批像萬鑫精工一樣的“科創小龍”企業,攻克了“硬卡替”技術,創新讓企業取得國內外領先技術成果。

2024年,寧鄉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達到47.28億元,同比增長22.3%,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72%,在湖南省各區縣市中位居前列﹔而在長沙除湖南湘江新區外,寧鄉研發投入居8區縣市第一,增幅大幅度領先。

創新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企業層面,楚天科技、中偉新能源等一批行業領先企業通過不斷的技術攻關和創新研發,成功推動核心技術的突破,帶動了產業的發展。其中,萬鑫精工機器人核心部件的量產,正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的自主研發和進口替代貢獻力量。

除了企業創新外,寧鄉市的創新平台布局也在加速推進。2024年,寧鄉市新增科技研發機構94家,累計科技研發機構達到351家,其中國家級科技研發機構11家、省級科技研發機構172家。

隨著科研資源的不斷聚集,寧鄉的創新生態系統日漸完善,技術成果轉化率也大幅提升。寧鄉市還通過“科創橋”計劃、創新平台建設和產業鏈對接等方式,進一步促進了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轉化。

“寧鄉正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打造‘股東式’服務環境和‘沃土式’科創環境,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未來寧鄉也將繼續把科技創新作為第一生產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致力於成為科技創新的熱土,實現更高質量的跨越式發展。”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黃滔說道。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廠房內正進行設備調試。受訪單位供圖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廠房內正進行設備調試。受訪單位供圖

資源深度對接企業需求

碳碳復合材料具有極高的強度,被譽為“新型鋼鐵”,但重量卻比鋼鐵大幅減輕,因此非常適合用於制造輕量化、高強度的結構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上有廣泛的應用空間。

位於寧鄉的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從事碳碳復合材料及其相關制品的研發生產企業,一直在積極打造碳材料產業鏈,2024年客戶對其提出產品在碳纖維回收后,回收利用率達到95%以上、粉碎后力學性能保持95%,導電性能提高3倍等要求,這讓企業研發上面臨了困境。

寧鄉市科技局了解這一情況后,助力中科院研究團隊與碳谷新材料進行對接溝通,雙方短時間內便達成合作,共同推動產品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半年不到的時間裡產品在實驗室已基本達到處理技術指標,下一步將在生產線進行多項實驗測試,早日實現產品的量產。

為破解技術創新瓶頸,寧鄉短時間內就出台了《寧鄉市“科創橋”計劃實施辦法》,力求在產業鏈、創新鏈和資金鏈的深度融合上取得突破。該計劃著眼於中小企業,致力於打通寧鄉中小企業對接科研資源的“最前一公裡”。

通過“科創橋”計劃寧鄉市吸引了大量的專家團隊,並建立了專家庫,向全市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目前,已有760名專家入庫,成功促成創瑾科技與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合作、和暢新材與中南大學簽約等13個合作案例。

寧鄉市還舉辦“市長企業接待日——科創專場”,積極推動與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湘潭大學、湖南工學院等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也為企業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寧鄉市為企業搭建的科技創新“橋梁”,極大提升了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其中,楚天科技“醫用高端機器人”項目入選2024年湖南省十大技術攻關,中偉新能源鈉離子電池項目入選2025年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6家企業研發項目入選省重點研發項目,11家企業(單位)獲評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寧鄉通過‘科創橋’計劃鏈接更多科研資源,為企業發展壯大增添科技動能,不僅有助於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也推動了地方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成為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寧鄉市科技局黨組書記顏曉明說道。

長沙微納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受訪單位供圖

長沙微納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線。受訪單位供圖

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落地

新型超高速飛行器在極端環境下以高馬赫數飛行,要求熱防護材料耐超高溫、長時間抗氧化抗燒蝕,對超高溫金屬材料性能要求極高。針對這一難題,中南大學范景蓮教授原創提出“微納復合-氧化抑制”設計理論,發明超高溫難熔金屬基復合材料。

該復合材料實現耐3000℃高溫近零燒蝕,解決了新型飛行器耐超高溫材料的世界難題。為使成果走向應用,范景蓮多地調研考察后,最終選擇在寧鄉創立長沙微納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集設計-研發-生產-檢測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生產線,開發出系列材料和部件。

如今,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我國新型飛行器等裝備,解決了我國系列卡脖子工程的材料技術瓶頸。為了加大成果產業化規模,公司2024年在寧鄉啟動佔地130畝的新生產基地建設,達產后將形成2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規模。

寧鄉市始終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推動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轉化。通過建立中試基地、科技成果轉化平台、企業孵化器等方式,為科技成果的落地轉化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切實幫助企業解決技術落地的難題。

2024年,寧鄉市出台《寧鄉市支持建設與開放中試基地促進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實施辦法》,並利用企業閑置產能建設中試基地,為企業提供了成果轉化的“孵化器”。目前,寧鄉市已培育15家開放式中試基地,並在此基礎上發布了對外服務清單,為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了更方便的科研成果轉化渠道。

同時,寧鄉市還加強與投資機構、天使基金的合作,推動初創企業快速成長。2024年,寧鄉市引入科技成果成交額實現翻倍增長,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了109.85億元,同比增長了23.33%。

特別是在新能源、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了新的高度。通過引進“雁巢”科技企業孵化器,寧鄉市將創新成果有效轉化為生產力,助推了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

如今,創新驅動發展已成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2025年開年,寧鄉市正憑借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創新驅動戰略和人才引進措施,全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大力扶持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突破,寧鄉市的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目前,在機器人核心部件、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等領域,萬鑫精工、微納坤宸、新鋒科技等“寧鄉科創十小龍”企業已實現快速增長,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隨著未來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和研發能力的持續提升,寧鄉市將為長沙以及湖南省的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