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堵得煩”到“舒心街”,雨花區百米舊巷“變形記”

“以前,車輛違停道路擁堵﹔現在,規范管理暢通無阻……”近日,家住長沙市雨花區左家塘街道曙光社區71歲老人何鏡平驚喜地發現家門口的道路煥然一新,告別以往“堵得煩”的舊模樣,成為居民點贊的“舒心街”。
車輛違規停放
導致小巷擁堵嚴重
何嗲所講的道路是妹子山巷,它長150米、寬6米,北接人民路、南通城南路,緊鄰長郡雨花外國語學校(左家塘校區)、雅禮實驗中學,沿線周邊有眾多臨街商戶和30多個小區,住戶數約2萬人,是師生家長、居民朋友日常出行的必經之路。
“由於每天都有車輛在路邊違停並佔用消防通道,讓本來就不寬敞的巷子變成了單行道,一旦堵車進出兩難,上下班高峰時段擁堵情況愈發嚴重。”何嗲回憶往事,苦不堪言。
雨花城管特勤隊員鄭丹陽在巷子裡邊走邊說,“這是內部路段,路段權限問題導致交警執法受限,汽車違停單靠城管勸導,成效十分有限。佔道車輛像‘釘子戶’扎在路邊,有的私家車甚至把車當‘移動倉庫’用來佔位,讓本就有限的道路空間變得更為狹窄。”由此一來,司機、路人因堵車帶來的糾紛屢見不鮮,時常有車主在路邊吵架,也令靠近路邊的住戶無可奈何。此前,曙光社區想了多種方法整治,但效果均不理想,每次整治過后沒多久,原先的情況又會“卷土重來”。
社區自籌資金
解決群眾出行困難
為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出行難問題,左家塘街道黨工委和區城管局共同商議后,組建由街道聯點領導、城管中隊、消防、物業、商戶組成的工作隊,將這一關系群眾身邊的難題作為街道為民辦實事的項目,並在區紀委監委指導下由街道紀工委督促推進,通過進行實地查勘,召開居民會議,廣泛征求意見,最終,由曙光社區按照“四議兩公開”(社區支委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代表大會審議、居民代表大會決議和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的程序,採取劃線規范非機動車停車區域,設置道路中線隔離墩分隔車道治理機動車違停、疏導通行,徹底改變道路擁堵現象。
今年62歲的原曙光電子集團職工袁榮人表示,“街道、社區說了就干,紀檢、城管馬上就辦,我們居民看在眼裡銘記於心,全部舉雙手贊成方案。但是,安裝設施所需要的錢從何而來?曙光社區黨委成員多次和小區物業、周邊停車場業主以及臨街商戶、房東等各方人士商量,四處奔走克服困難,爭取借助社會力量出資參與。”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整合社區各方資源,愛心人士、企業和物管公司紛紛伸出援手慷慨解囊,僅用一周時間就籌集治理違停所需經費約18000元。
資金問題解決了,如何將治理違停的消息通知到位,提醒居民和車主不再違停更關鍵,一旦車輛繼續長期停放不挪開,將嚴重影響整治進度。為此,曙光社區協商制定《妹子山巷文明出行公約》,引導居民群眾共治共管,倡導大家主動參與維護道路秩序。值得一提的是,黨員干部、雷鋒志願者、網格員、物管人員和區城管執法隊員不僅當起“移動勸導站”,在小區和沿街門店發放了1000余份告知書,提前半個月逐車勸離,還在車輛擋風玻璃夾帶“溫馨提示卡”化解車主抵觸情緒。同時,每天定時輪班巡邏開啟“搶車位”行動,採取“勸離一輛、清理一段、鞏固一片”的“蠶食戰術”,50余輛佔道車終於全部駛離。2024年5月,妹子山巷道路違停整治行動正式啟動。
全員志願參與
共同維護道路暢通
妹子山巷道路新安裝的每個水泥隔離墩底寬0.2米,高0.25米,長1米,為了不影響白天居民、車輛出行,施工隊連夜用隨車吊運到工地,用叉車輔助安裝並配有抗裂砂漿墊底。2025年3月,設施安裝全部完工,不但配有6個防撞桶和10組太陽能紅藍雙閃警示燈,而且預留路口泊車會車點,增設停車指示牌、施劃非機動車停車位,區城管執法隊和曙光社區還不定期巡查,勸導過往行人、車輛有序通行,有效治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違停。
“如今,道路兩側新劃的人行道暢通無阻,黃黑相間的隔離墩整齊排列,孩子上下學將更加安全,放眼望去路面平整干淨……”超市經營戶賀玲燕心裡樂開了花。周邊小區居民紛紛表示要給予治理違停的參與者超“五星”好評,大家也積極加入社區小巷道路違停整治雷鋒志願者隊伍,參與巡邏執勤和設施維護。
群眾有“呼聲”,服務有“回應”。雨花區正在開展車輛違停亂象專項整治行動,推動城市管理向支路街巷延伸。后續,該區城管執法局和左家塘街道將建立妹子山巷道路維護管理機制,做好“城管進社區、服務面對面”工作,及時解決曙光社區管理難點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服務水平。(高興)
來源:長沙市雨花區委網信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