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稅務:靶向監管破解農企風險密碼

人民網長沙3月14日電 走進位於岳陽縣生態工業園的中糧米業(岳陽)有限公司,大型稻米加工機器緊而有序“吞谷吐米”,精米產品快速打包下線,發往中南地區市場。“我們去年加工稻谷24萬噸,年產精米13萬噸,產值達11億元。得益於稅務部門的輔導,公司有效規范了納稅申報流程,涉稅風險持續下降。”公司財務總監肖靜介紹。在當地稅務部門“政策輔導+風險排查”的定制服務下,企業通過建立全流程電子台賬、優化進銷項管理模塊等舉措,實現涉稅管理提質增效。
農業是岳陽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依托洞庭湖平原得天獨厚的農耕資源與現代農業體系,水稻種植、油菜生產及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協同發展。據統計,岳陽市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突破800億元,形成了從田間管理到食品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
近年來,隨著農產品收購行業經營主體的增長,農產品收購發票應用更加廣泛,在稅收助農、惠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岳陽從事農業生產相關企業多而不大,規范化管理水平不高,免稅農產品發票管理等方面的問題讓農業企業涉稅“警示紅燈”頻閃。“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發票開具不合規、違規列支成本費用和少申報銷售收入是農產品收購行業增長率前三的風險問題。”國家稅務總局岳陽縣稅務局稅收風險管理股股長唐大棟說。
中糧米業是中糧集團在湖南的首個糧油加工項目,誠信納稅、合規經營是企業一直以來的堅守。為防范農產品收購發票風險,中糧米業通過強化內控與數字化升級完善稅務管理,通過嚴格核查農戶身份信息及採購數據,建立電子台賬實現採購、物流、資金“三流合一”。“下一步我們還將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通過與合作社、種糧大戶直接採購的模式,進一步規范反向開具收購發票,規避風險。”肖靜說。
該公司自2024年起,便設立了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動態監測收購量與區域產能匹配度,定期聘請第三方機構開展合規審計。針對免稅與應稅項目混淆問題,企業通過ERP系統分賬核算,並設立專職稅務崗跟蹤政策變動,確保優惠應享盡享。
為助力涉農企業合規經營,岳陽稅務部門建立“事前預警、事中巡查、事后跟蹤”全鏈條管理體系,依托大數據技術升級監管效能,通過系統數據交叉比對收購發票、農戶登記及產能數據,精准篩查虛開發票線索。
為同步優化服務供給,岳陽稅務部門針對農產品行業特性發布免稅核算指南、風險案例手冊,主動上門開展稅費政策、業務操作、涉稅風險宣講,開展“一對一”政策輔導。在執法層面推行分級分類管理,對惡意虛開行為從嚴打擊,對非主觀錯誤給予自查糾錯期,引導企業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合規”。
岳陽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在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同時,聚焦農業企業需求,深度服務農業產業鏈條,持續為農企發展提供“稅動力”。(黎牧 周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