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湖南省分行產業客戶信貸余額突破千億元大關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2024年,農發行湖南省分行以服務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強國建設為主線,深耕“三農”主責主業,聚焦“兩藏”戰略、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涉農產業融合發展等重點領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產業客戶條線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貸款余額和淨增居全國系統第7位,貸款淨增額居全省系統各業務條線之首。今年以來,投放產業類貸款73億元,截至目前,產業類貸款余額達1035億元,成為全國農發行系統第6個產業類貸款超千億元的分行,業務發展進入一個新的裡程碑。
聚焦“藏糧於地”,擦亮“農地銀行”金字品牌
土地是農民的根本,是農村改革的核心與焦點,圍繞土地“做文章”,是實現產業振興的基礎。該行在高標准農田建設、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等方面持續發力,著力繪就“產業圖譜”,投放農地貸款132億元,余額523億元,淨增94億元。對標全省高標田建設規劃,投放貸款65億元,支持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生態良好高標准農田89萬畝,支持力度居全省金融系統首位。把全域土地業務作為中心工作,作為業務轉型發展新的增長點,力爭成為全省實施全域整治工作融資的首選銀行,對全域項目產業客戶處全員全力做到“營銷對接全方位、政策宣介全覆蓋、業務輔導全流程”,與省自然資源廳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累計審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貸款25億元、投放16億元,投放和余額分別居全國系統第5、第6,支持的沅陵全域土地項目入選自然資源部13大成功案例,醴陵東富鎮全域項目在全國自然資源系統重點推介,“農地銀行”品牌影響力、貢獻度、贊譽度不斷提升。
聚焦“藏糧於技”,助力農業科技創新和種業振興
農業科技是服務國家戰略的有力抓手。該行積極踐行政策性金融服務國家戰略作用,做好科技大文章,加強政策協同,找准助力“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發力點,提升農業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和覆蓋面,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全年投放農業科技貸款41億元,大力支持高端農機裝備、高效種植業、智慧農業和農業農村環保技術成果轉化,支持山河智能、中聯重科等工程機械行業頭部企業,加快“湘”字頭的農業機械裝備自主創新成果應用,助力智慧智能農業裝備制造高地建設。緊緊圍繞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全年投放種業貸款22億元,大力支持隆平高科、天心種業、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等“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和優質大型客戶,聚焦種業“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成果轉化、重要種源攻關等領域,助力種業創新高地建設。
聚焦城鄉物流“最后一公裡”,保障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加快農業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完善“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雙向通道,對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該行聚焦保通保暢促循環,突出冷鏈物流基地、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重大涉農物流節點和農村物流網絡等重點領域開展信貸支持,全年投放貸款45億元,支持懷化國際陸港商貿服務綜合物流樞紐建設項目、邵東市東部鄉村振興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項目、湘西港航運樞紐物流體系建設項目等一批全省重點建設項目,助力打通農產品內循環血脈,全力服務“菜籃子”“果盤子”“肉案子”“奶瓶子”供應。堅決落實總行關於全力做好“平急兩用”專項任務,第一時間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全省視頻調度會,下沉服務,全力支持城郊大倉建設,累計營銷各類“平急兩用”項目30個,金額136億元,投放22億元,投放額和余額居全國系統第2。
聚焦地方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全鏈條升級
積極響應湖南“六大強農”行動、“五千工程”、十大優勢特色千億產業、產業發展“萬百千”工程等決策部署,積極踐行“大食物觀”理念,延伸產業發展和金融服務鏈條,充分利用湖南農林漁特色資源優勢,圍繞“一縣一特”,推動特色農產品種植與採購、貿易物流、食品加工、品牌推廣、食品銷售等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發展,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全覆蓋服務。全年投放貸款126億元,支持地方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安化黑茶、漢壽甲魚、寧鄉花豬、湘潭湘蓮、祁陽油茶、樟樹港辣椒、岳陽黃茶、攸縣香干、武岡鹵菜、新化黃精、靖州茯苓、祁東黃花菜、新晃黃牛肉、炎陵黃桃、石門柑橘、洞口雪峰蜜桔等“湘”字號知名品牌,助力打造湖湘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助推全省農產品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聚焦“支農支小”,積極支持普惠小微企業發展
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使命擔當,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提升普惠小微金融服務質效,充分體現農業政策性銀行“支農支小”的職能作用和使命擔當,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3.71億元﹔堅持讓利實體經濟,落實收費減免政策,當年新投放平均貸款利率3.5%,繼續實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利率首年優惠政策,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把握普惠小微智貸第一批試點行的契機,積極發展線上小微業務,與總行加強溝通,擇優選取供應鏈核心企業,成功發放線上農發智貸普惠小微貸款,及時滿足農業經營主體生產、加工、銷售資金需要,有效打通信貸支農“最后一公裡”。
聚焦“客戶體驗”,切實提升金融服務效能
該行推行高端客戶“直營制”“首接負責制”、營銷“地推制”“311”限時受理制、銀政定期交流制、營銷場景應用制等6項工作機制,不斷提升辦貸質量,推動項目盡快落實落地。建立由省行提級講政策、市行跟進推項目、縣行駐點抓服務的營銷體系,行領導登門營銷,產業客戶處定期上門服務,前中后台聯合會診,服務貫通營銷、准入、調查、審查、投放全流程,完善項目會商受理機制,做到政策要求一口出、一單清,限時答復,增強辦貸全流程、各環節的協同一致、高質高效﹔開展客戶“大營銷、大宣講、大走訪”,舉辦農發行融資模式宣講培訓會,現場講解案例、推送政策、對接項目﹔堅持以現金流為核心,按照“一產運營、二產衍生、三產導入”的思路,制定下發15個信貸模式支持場景,服務指導基層行充分運用場景,強化復制推廣,以點帶面,確保盆景變成風景﹔與省發改委、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等部門建立定期會談、大事會商、難題會診的工作推動機制,搭建銀政合作平台,堅持按月互訪,信息共享,互通有無。強化條線業務服務指導,定期監測重要指標階段性完成情況,按旬通報,強化與各二級分行協調聯動,及時下發條線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名單,幫助各行用好差異化信貸政策,及時解決基層行業務發展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袁凱勝 肖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