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銀企”融合創新,以“三綠工程”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
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房地產上接金融業,下連建筑業,是產業鏈條的中樞底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發展目標,明確了“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的科學部署,強調了“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戰略謀劃。系列重要決策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作為地方城市,應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踐行融合創新思維,推動“綠色金融、綠色建造、綠色地產”深度協同、良性互動,以“三綠工程”為路徑,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一、精准把握內涵:“三綠工程”是房地產領域改革創新的重要途徑
綠色,作為新時代各行各業創新發展的鮮明底色,在房地產業發展中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三綠工程”,旨在借助綠色金融的有力支撐,依托綠色建造的先進方式,推動契合綠色標准的房地產項目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其核心涵蓋綠色金融、綠色建造、綠色地產三個關鍵領域的制度搭建與推進落實。
——綠色金融制度:資金護航,驅動綠色發展新引擎。綠色金融,以綠色理念為引領,是房地產綠色轉型的強大金融后盾。政府主管部門、銀行、開發企業攜手開展常態化金融合作,為那些被認定為可持續、綠色發展的房地產項目,提供全流程、全覆蓋、全環節的金融支持。房地產主管部門牽線搭橋,組織“政銀企”三方會商,將精心篩選的項目優先推薦給金融機構,助力項目建設主體與貸款銀行精准對接﹔銀行積極響應,為項目量身定制優惠利率融資方案,構建起與項目開發周期完美適配的金融支持體系,為項目提供“白名單”金融服務。同時,依據綠色建造方式不斷優化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制度,強化項目建設全程監管,確保每筆貸款資金都精准流向項目開發建設,為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注入源源不斷的資金動力。
——綠色建造方式:科技賦能,開啟建筑變革新篇章。綠色建造,是一種貫穿建筑設計、施工及使用全過程,充分考量環境保護、資源節約與能源高效利用的創新建造模式,數字建造、智能建造、裝配式建造則是其具體表現形式。數字建造借助 BIM、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實現建筑全流程、全要素的全面貫通、無縫銜接,大幅提升建造、交付及運營效率。智能建造構建起數字化設計、工廠化生產、智能化施工、智慧化運維的先進建造體系,輔之以人工智能先進算法和大量算據,為建造全過程、建筑全生命提供服務,實現“所建即所見,所建皆所願”目標。裝配式建造則打破傳統建造的局限,將看得見的生產環節放在工廠高效完成,將看不見的建造組織管理放在雲端有序開展。在工廠精心打造建筑構件配件,再運輸到施工現場精准裝配,讓建筑建造更高效、更環保,實現“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願景。
——綠色地產項目:理念領航,筑就品質居住新標杆。綠色地產項目致力於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該類項目在金融上無風險,通過綠色金融的支持,以“白名單”的形式落實落地,把高風險、高杠杆、高負債的項目排除在外,同時,以項目為導向開展金融支持,構建房地產現房銷售新機制、新循環。該類項目在實體上有品質,採用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設管理模式,從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維度打造“好房子”。以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支撐建造全過程,提升建造品質。以數字技術串聯起建造全過程,形成數字成果移交后期管理運維,系統解決居住的安全、舒適、智慧需求,全力推動房地產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
二、深入拓展外延:用“三綠工程”實現傳統行業創新發展“四大目標”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其影響力廣泛而深遠,牽一發而動全身。積極推進“綠色金融、綠色建造、綠色地產”協同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其影響和作用不可估量。
——推動國家金融戰略部署落地生根。綠色金融,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重點強調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三綠工程”的實施,正當其勢、恰逢其時。以綠色金融為杠杆,撬動綠色建造、綠色地產的發展,為綠色、節能、低碳建筑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貸款、優質的金融服務以及嚴格的資金全程監管,這正是創新方式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更是健全國家宏觀經濟治理體系的重要突破口。
——推動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模式的“新”,新在推陳出新,新在改革創新。“三綠工程”創新建立基於“白名單”的深度貸款支持政策,有效破解現房銷售建設資金投入大、融資困難的瓶頸問題,構建起“人、房、地、錢”各要素協同聯動的房地產健康發展新機制。銀行進一步強化開發項目貸款資金管理,打造從項目拿地、施工建設到竣工交付的全流程資金監管閉環,穩步推進房地產項目資金監管改革,實現了激活金融,又穩市場,還促產業的三重目標。
——推動建筑行業“數改智轉”煥新升級。“三綠工程”項目能有力激發住建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引入新型建造方式和建設管理模式,運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裝配式技術為傳統建筑產業賦能。通過系統謀劃、環環相扣,全面提升了建筑領域策劃的全局性、設計的精准性、生產的高效性、施工安全性、運維持續性,不同經營主體的發展能級和實力得到有效提升,推動傳統建造行業實現脫胎換骨的數字化變革與智能化轉型。
——推動人民滿意的“好房子”走進現實。“三綠工程”將綠色金融、綠色建造與綠色地產有機融合,正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在房地產領域的生動實踐。通過綠色金融的精准支持,保障項目資金充分﹔借助綠色建造的先進技術,提升房屋品質內涵﹔依托綠色地產的發展理念,打造優質居住環境。“三綠工程”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居住生活的向往,讓人民滿意的“好房子”從理想變為現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明晰實現路徑:多措並舉推動“三綠工程”落地見效、開花結果
綠色金融、綠色建造、綠色地產的系統性改革需突破制度壁壘,以協同化、集約化、可持續為導向,構建“五位一體”實施路徑,確保政策精准落地、成效持續釋放。
——發展共融: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深化政銀企協同,建立住建與金融部門全天候在線溝通機制,針對綠色建造、數字建造、智能建造和裝配式建造等房地產項目開通融資綠色通道,動態跟蹤項目融資進度,優化信貸審批流程,確保資金精准直達綠色建造領域。開展政銀企合作,住建行政主管部門牽頭,整合綠色房產項目和綠色建造資源,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印發支持政策、出台服務指南,形成“項目篩選-融資對接-建設監管”全鏈條服務閉環機制。
——資源共用:構建共享配置管理機制。以“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為核心,打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綠工程”綜合管理平台,實現項目審批、融資發放、建設進度等數據實時共享。平台設置標准化申報端口,明確住建、金融、企業三方權責清單,對納入綠色金融支持的項目實施“紅黃綠”三色動態監測,紅色預警資金異常流動,黃色提示進度滯后,綠色標識健康運行。通過數據互通打破信息孤島,確保資金流向可追溯、建設質量可監控、政策效果可評估,形成多方協同監管格局。
——示范共建:完善試點示范引領機制。建立“申報-培育-推廣”三級示范體系,制定“三綠工程”試點項目遴選標准,重點篩選數字協同設計、數智施工管理、部品部件生產、低碳高效運營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的項目。對入選試點實施“雙優先”政策,優先匹配綠色信貸額度,給予利率下浮優惠﹔優先納入預售資金差異化監管,監管比例適當降低。建立示范項目動態評估機制,組織專家現場督導,打造一批可觀摩、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示范項目。
——項目共促:優化征集推廣實施機制。圍繞綠色建造、智能建造、數字建造、裝配式建造四大建造,定期開展“三綠工程”項目公開征集。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矩陣,通過政府宣傳專欄、行業峰會路演、新媒體專題報道等形式,系統展示示范項目的技術路徑、成本管控經驗及環境效益數據,特別是通過長沙智能建造講師團,將該類項目建設成果推向大眾、推向市場,激發企業積極性。
——政策共扶:健全激勵保障長效機制。實施“政策工具箱”組合激勵,允許綠色建造成本單獨列入房價備案清單,預售方案中增設“綠色技術專項公示”條款﹔建立“三綠工程”專項評優通道,獲評項目直接納入市級工程質量獎候選名單,優先推薦申報省級以上行業獎項﹔將裝配式AA及以上、綠色建筑二星級及以上納入招投標加分范疇,將企業參與示范項目情況納入信用評價體系,作為工程招標評審的重要參考指標。(作者系長沙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躍先)
來源:紅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