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沉浸式跨文化交流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跨文化交流不僅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之間實現情感互通、文明互融的重要橋梁。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本色,加強沉浸式跨文化交流體驗構建對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
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通過信息、思想、情感的傳遞與共享,增進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過程。中國地域遼闊,歷史悠久,孕育了獨特的文化韻味與風土人情,各地形成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湖南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珍貴文物、銅官窯歷史與文化的完美交融,湖北神農架國家森林公園的秀美山川,每一處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這些歷史遺跡與自然景觀,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更是構建沉浸式跨文化交流體驗的基石。沉浸式跨文化交流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能讓參與者深入體驗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增強文化傳承的自覺性和活力,能保持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創新,有助於我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
加強歷史文化深度結合,打造特色沉浸式文旅體驗線路。加強歷史文化結合深度,深化“歷史感”體驗。加強歷史文化結合深度,旨在通過深入挖掘和融合歷史與文化元素,讓體驗者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歷史的韻味與文化的底蘊,深化其對“歷史感”的體驗與認知,使歷史文化傳承更加生動有力,富有感染力。比如,對於湖湘文化而言,全面結合岳陽樓、馬王堆漢墓、炭河古城等歷史遺跡,以及湘西革命舊址、中共中央湖南工委舊址、毛澤東故居等革命遺跡,設計專題游覽線路,通過VR、AR技術重現歷史場景,讓游客“穿越時空”體驗古代湖南的歷史變遷和文化積澱,不斷創造出類似《最憶韶山沖》《千古風華》等經典作品。加強民俗風情結合強度,深化“地理感”體驗。充分依靠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銅官窯古鎮、張家界等地,組織參與苗族銀飾制作、苗繡制作、土家織錦學習、擺手舞體驗、彩陶制作等活動,讓游客在互動中感受湖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不斷演繹出類似《天門狐仙》等經典項目。加強美食文化結合力度,深化“生活感”體驗,例如,在四川成都舉辦“川菜國際烹飪大賽”,邀請本地廚師與外籍居民、留學生同台競技,用成都特色食材烹飪創意菜肴﹔觀眾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川菜背后的文化故事,深化“生活感”體驗,促進美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豐富國際文化交流,打造多元文化沉浸式交流模式。不斷豐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文化交流項目、展覽、論壇、藝術表演等,搭建起各國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橋梁,促進文化的多元融合與創新,讓世界更加緊密相連,共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定期舉辦國際文化節,如國際鄉村音樂節、國際學術論壇等,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家、學者、學生等參與,通過文藝表演、學術論壇、手工藝展覽等形式,展示中國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促進文化交流與互鑒。不斷拓展語言文化交流項目。開展漢語國際教育與方言體驗課程,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讓外國朋友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深入了解我國的方言文化、地域特色和民俗習慣,搭建語言與文化的雙向溝通橋梁。不斷強化青年文化交流計劃。加大實施青年交流計劃,邀請國際青年學生來華進行短期交流、志願服務或實習,通過實地考察、文化交流、志願服務等活動,增進青年一代的相互理解和友誼。
加強數智技術創新,打造數字文化沉浸式展現方式。加強虛擬現實等數智技術創新發展,豐富文化展示內容。開發湖南文化主題的VR體驗項目,如《竹海幻境》《聶小倩》《遇見大庸》《走進馬王堆》《張家界仙境之旅》等,讓無法親臨現場的全球觀眾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加強社交媒體與文化傳播等平台創新應用,完善文化展示載體。充分運用微博、抖音、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台,創建地域文化專題賬號,發布各地文化故事、美食制作、民俗風情等內容,吸引國際網友關注,形成線上文化交流的熱門話題。加強智慧旅游服務體系搭建,提升文化展示質量。建設地方智慧旅游平台,提供多語種導覽、在線預訂、文化解說等功能,利用大數據分析游客偏好,個性化推薦文化體驗項目,提升游客滿意度和參與度。
延伸社區文化融合活動,打造民俗文化沉浸式呈現路徑。鼓勵本地社區與外籍居民、留學生等開展文化交流活動,如共同舉辦節日慶典、文化沙龍等,促進鄰裡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一帶一路”友好城市合作,開展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旅游互訪等項目,深化中國與世界的聯系。加強民間藝術交流,支持我國民間藝術團體走出國門,參加國際藝術節、博覽會等活動,同時邀請國外藝術團體前來演出,促進民間藝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比如,社區邀請外籍居民與留學生共度中秋,通過制作月餅、賞月晚會和文化展覽,讓他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習俗,增進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促進鄰裡間的情感交流。舉辦國際美食文化沙龍,邀請不同國籍的居民分享並制作家鄉美食,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交流各自的文化背景,促進文化融合,加深鄰裡間的友誼,構建豐富多樣的沉浸式跨文化體驗。
構建沉浸式跨文化交流體驗,是中國對外開放和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通過打造特色文化沉浸式體驗線路、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利用數字技術創新體驗方式以及強化社區參與民間交流,我國各地正逐步構建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跨文化交流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這些,不僅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為促進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文明的共同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和力量。(周璟坤、羅定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