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看湖南︱懷化:“山城”念好開放“生意經”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湖南省發改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處,在全國率先成立全省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領導小組,聚焦企業創新發展需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服務舉措,著力營造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良好環境。
為展現湖南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蓬勃活力和獨特魅力,人民網湖南頻道推出2025年“民營經濟看湖南”系列報道,以央媒視角,全方位展示湖南在全方位發展過程中如何激發民營經濟活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注塑成型、內襯裁剪、車輪組裝、質檢打包……走進位於湖南懷化國際箱包皮具產業園的湖南歐騰箱包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眼帘。
“我們的箱包全部出口,今年市場‘開門紅’,訂單已經排到了5、6月份,現在4條生產線在開足馬力運轉。”董事長周兆平介紹說,公司每月有40多個集裝箱的貨物從懷化國際陸港開運,經廣州南沙港出口至歐美、中東、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位來自溫州的民營企業家表示,這是他所見過的箱包產業園中“起來最快的一個”。“我們2023年9月和園區簽約,去年5月投產,整個入園過程很省心,可以說‘拎包入駐’,投產當年就實現了5000萬元左右的營業額。”
歐騰箱包車間一片忙碌景象。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地處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之間的懷化,雖是一座“山城”,但並不閉塞,自古有“黔滇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湖南依托國際陸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國家戰略“雙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和面向印度洋國際海陸大通道)在中部地區的唯一交匯處,中老、中越鐵路國際貨運大通道上的重要樞紐城市,東接大灣區,西臨成渝經濟圈,北依長江經濟帶,南達北部灣出海口的中部腹地。
近年來,為充分挖掘陸港交通樞紐潛力,以港興業、以業興城,懷化把箱包皮具作為重點臨港產業進行打造,推動其納入了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范圍。
懷化國際箱包皮具產業園位於懷化國際陸港經濟開發區核心區、鶴中一體化主軸線上。依托國際陸港平台,充分發揮人力、物流、出海通關等優勢,自2023年6月以來,產業園吸引了來自上海、河北、廣東、浙江、江西等地的300余家企業來此考察洽談,目前已成功簽約50多家。
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艾政清介紹,為降低企業運輸成本,懷化國際陸港爭取到廣鐵局52%,南鐵局30%,昆明局普鐵28%、冷鏈最高60%的運價下浮,實現到發省內國際標准集裝箱高速費用減半,鹽田港、欽州港港雜費減免,成功納入啟運港出口退稅政策實施范圍,企業退稅時間縮短5至10天。
享懷箱包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通過鐵路讓利、政府補貼,目前懷化工廠箱包出口的國內部分運費和上海工廠出口的國內部分運費基本持平。”看中了懷化國際陸港帶來的發展機遇,亦感受到懷化市委、市政府對企業家的滿滿誠意,享懷箱包公司董事長牟曉峰2022年從上海返鄉,目前在懷化會同縣和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各建了一個生產基地,日產箱包約2.5萬個。
作為箱包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該公司已帶動14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懷化投資興業。“去年,企業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7億元。今年我們接到的訂單已排到了6月底。”牟曉峰接下來打算新引入2條自動化生產線,能提升約30%產能。今后把懷化基地打造為該公司集產品研發設計、品牌展示、銷售、物流等功能於一體的集團中心,助力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
走進懷化國際陸港海關監管區,滿載著塑料薄膜、冰箱、空調等家電與日用品的30多個集裝箱正整裝待發,通過中老鐵路貨運班列直達老撾萬象。
懷化國際陸港。人民網記者 劉賓攝
為推動產業升級,讓更多優質“湘品”走向海外,近年來,懷化國際陸港不斷提升開放能級,優化通關服務,累計投入約80億元,建設陸港核心項目44個﹔強化與長沙、岳陽、郴州等省內自貿區協同聯動,成功爭取了56項省市行政許可權下放園區﹔與馬士基、新海豐、太平船務等國際知名公司簽訂箱管協議、CCA訂艙協議,簽發以懷化國際陸港為起運港或目的港的全程鐵海聯運提單。
同時,創新“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與勐臘、憑祥、欽州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海關深入推行“多關如一關”,建立“即報即查即放”綠色通道,加大“鐵路快通”“直裝直提”“先查驗后裝運集拼模式”等通關模式覆蓋范圍。
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石政懿介紹,懷化依托“雙通道”、對接“兩大洋”、服務“雙循環”,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科技賦能,挖掘資源優勢,著力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條件。2024年,懷化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418.43億元,同比增長6.1%,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67.7%﹔全年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3.2%,高於全部投資增速2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比重66.5%。
借助“山海聯動、海鐵聯運、水陸並進、空港銜接”的立體交通發展新格局,福地懷化正跨山向海,念好開放“生意經”,譜寫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