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信系統:用“農信活水”澆灌出民營經濟滿園春

![]() |
張家界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走訪莓茶種植戶。受訪單位供圖 |
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就業蓄水池和創新策源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來,湖南農信系統始終高舉普惠金融大旗,以“支農支小、服務實體”為戰略基點,通過創新產品矩陣、重塑服務生態、深化政銀企聯動,譜寫出金融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
截至2024年末,湖南農信系統存、貸款余額分別達1.56萬億元和1.08萬億元,總量連續10年位居全省金融機構首位,其中民營企業貸款余額達到5849億元,以佔全省銀行業19%的資金來源,貢獻了三分之一的民營企業貸款,彰顯出地方金融排頭兵的責任擔當。
龍山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走訪龍山縣葉氏民族工藝有限公司。受訪單位供圖
創新金融產品,精准滴灌小微企業需求
從“流水貸”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到“茶香貸”浸潤萬畝茶園﹔從煙花產業動產浮動抵押創新,到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質押破冰,多年來,湖南農信系統以創新為筆、以擔當為墨,在湖湘熱土上揮洒出金融賦能的磅礡畫卷。
創新融資方式,暢通融資渠道。省農信聯社依托湖南省企業收支流水征信平台,充分運用小微企業賬戶流水數據,推出線上+線下的“小微企業流水貸”,有效滿足300萬元以內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需求。截至2025年2月末,湖南農信系統累計發放小微企業流水貸7202戶、76.3億元。
各農商銀行積極創新抵押擔保方式,持續推出“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動產抵質押貸”“循環產業貸”“稅易貸”“倉儲貸”“電力貸”“林權抵押貸”等多元化產品。湘潭農商銀行積極搭建“政府+銀行”“貸款+貼息”的融資擔保平台,近年來累計支持創業企業、個人426戶,發放創業貼息貸款4.22億元,為創業者減輕利息支出2000余萬元。
截至2024年末,湖南農信系統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2986億元,同比增長7.6%﹔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87億元,同比增長8.2%﹔創業擔保貸款余額44.5億元,同比增長21.1%。
豐富特色產品,支持縣域經濟。湖南農信系統充分發揮點多面廣的優勢,加碼“一縣一主一特”金融服務,助力各地產業跑出“加速度”。瀏陽農商銀行推廣煙花行業動產浮動抵押貸款,截至2024年末共扶持花炮企業405家,對花炮上下游產業鏈授信107.5億元,貸款余額達43.22億元。醴陵農商銀行為當地陶瓷產業集群提供金融支撐,截至2024年末全市陶瓷產業鏈集群生產企業750余家中超過92%在該行開立結算賬戶,70%以上企業得到該行信貸支持。益陽農商銀行針對益陽市紡織企業量身打造“商戶聯盟紡織貸”,收集到34家企業的9950萬元貸款申請。
多家農商銀行扎根“土”資源,突出“特”優勢,延伸“產”鏈條,開發出“稻蝦貸”“油茶貸”“辣椒貸”等專屬信貸產品180余款。張家界農商銀行通過“政府+銀行+擔保公司+企業+農戶”金融服務模式,累計發放14.91億元信貸資金支持轄內農戶種植茶葉及加工,惠及茶農2460戶、合作社300家、茶企118戶。江永農商銀行大力支持香柚產業向農旅融合發展,推動雲霧山香柚產業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實現年收入700多萬元,帶動107戶村民在家就業。桑植農商銀行累計發放粽葉產業相關貸款1.1億元,從支持“一片葉”到賦能整個產業鏈,傾力扶持當地27萬畝野生粽葉管理與2萬畝人工種植基地,讓這一產業增添發展新動能。
湘菜產業,一頭連著田間農戶,一頭連著餐桌食客。在這條長長的產業鏈上,湖南農信系統不斷用金融“活水”澆灌各環節經營主體拔節生長。祁陽農商銀行的“油茶貸”隻需一天就能向企業和種植大戶完成授信放款,武岡農商銀行助力鹵制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桃江農商銀行為竹筍產業升級提供2.14億元信貸支持,洪江農商銀行2024年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發放貸款8000萬元……湖南農信系統近三年累計投放湘菜產業鏈貸款108億元,截至2024年末,湘菜產業貸款達到9654戶,余額44億元、同比增長20%。
加大支持力度,護航科技企業。省農信聯社緊扣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戰略部署,跟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名錄,針對科技型企業不同類型以及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的融資需求,創新“知識價值信用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瀟湘財銀貸”等產品。
永興農商銀行以“貴金屬倉儲質押貸款”“稅銀貸”等拳頭產品為企業定制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從研發到生產、從擴建到升級提供全鏈條資金支持,已投放貸款2.95億元為當地稀貴金屬產業綠色轉型發展造血供能。安鄉農商銀行向經營建筑工程用硅酮密封膠系列產品開發與生產的某公司提供金融支持達2322萬元,專項用於生產線智能化升級、自動化新車間的建設等關鍵領域。
截至2024年末,湖南農信系統科技金融貸款余額404億元,同比增長42.89%﹔綠色金融貸款余額169億元,同比增長27.26%。
洪江農商銀行負責人調研安江鎮洪江鑫啟源粉業有限責任公司。受訪單位供圖
優化服務模式,打通融資“最后一公裡”
從績效考核指揮棒的精准導向到“一企一策”的貼心服務,從田間地頭的金融網格員到產業園區特色支行,湖南農信系統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營經濟沃土,以制度創新激活發展動能,一幅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壯美畫卷,在三湘大地徐徐展開。
完善制度方案,統籌工作安排。省農信聯社將民營企業貸款投放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方案,配套制定《普惠信貸盡職免責辦法》。在年度信貸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要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出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實施方案》和操作手冊。下發《關於落實做好續貸工作 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有關要求的通知》,擴大續貸業務范圍,自活動開展以來累計辦理續貸84億元。
與此同時,指導農商銀行結合實際情況對民營企業實施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2024年,湖南農信系統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0.25個BP,為企業節約成本11.9億元。長沙農商銀行2024年共申報支小再貸款63.1億元、支農再貸款5.6億元、碳減排支持工具再貸款1.8億元,充分運用政策工具為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積極走訪聯絡,精准對接需求。2024年4月,湖南農信系統組織開展“普惠金融推進月”行動,共觸及經營主體近15萬戶,期間發放貸款250億元。積極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自2024年10月活動開展以來,湖南農信系統共收到3.1萬戶449億元融資需求,其中已授信2.62萬戶305億元。
各農商銀行還主動為民營企業“送解優”,“一企一策”制定幫扶措施。韶山農商銀行主動對接當地紅色旅游發展特別是“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學生紅色研學的金融需求,為10余家研學旅行公司給予金融支持,近2年累計為紅色旅游產業提供貸款支持1.56億元。湘西州地區農商銀行持續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深入挖掘民營企業綜合金融服務需求,截至2025年2月末共走訪民營經濟主體34213家,為超過5000家民營經濟主體提供政策咨詢、投資決策、生產經營、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品牌宣傳等全方位服務,向“推薦清單”內1139家小微企業授信5.77億元。
湘陰農商銀行與湘陰高新區約50%以上的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並與湘陰佳海綠色食品產業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的金融服務。寧鄉農商銀行創新實施“網格化深耕”服務策略,制定“園區企業圖譜”並實現100%走訪對接,建立“金融需求台賬”並定期上門收集,編制“服務質效清單”對存量客戶實行“一企一策”動態管理,整合多方資源為企業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申請知識產權獎補資金提供支持。
優化管理機制,提升服務質效。“‘金融村官’把我們當家人,我們把他們當親人”……說到“金融村官”,老百姓贊不絕口。近年來,為打通融資“最后一公裡”,省農信聯社指導全省農商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派出熟悉鄉村振興政策、金融法律法規和農信業務產品的“金融村官”“金融網格員”等入駐村組、社區、園區,積極為農民群眾和民營小微企業解決“發展缺錢”“服務缺人”等難題。
截至2024年末,湖南農信系統共派駐“金融村官”9562名,服務覆蓋全省81.42%的村組、社區,實現普惠金融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建立專項工作機制。湖南農信系統共設立民營小微企業專營支行82家、特色支行201家。平江農商銀行設立全國第一家“辣條銀行”,累計為當地休閑食品產業鏈提供融資20億元。沅江農商銀行通過構建“政策對接+精准滴灌+生態共建”三維服務體系,近三年累計向民營企業投放信貸資金超50億元,支持本地民營經營主體突破14000戶,支持沅江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62%的GDP、78%的稅收和85%的就業崗位。岳陽地區農商銀行制定《基礎客戶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建立小微企業等3類清單,實行“三四四”工作法,即每周至少走訪三天,每天至少走訪4小時,每日至少走訪4戶,累計對14.68萬戶客戶授信78億元﹔分片成立小微貸款營銷中心,利用人緣地緣優勢拓展小微客戶。
強化科技賦能。星沙農商銀行打造了線上產品矩陣“星沙快貸”銀信服務組合,並入駐“湘易辦”“在星沙”等政務APP,累計觸達20萬余戶客戶、授信額度超160億元。湘江新區農商銀行完成了開源版Deep Seek R1大模型的內網私有化部署,將根據AI能力建設計劃分階段就各類場景進行探索和應用,進一步增強精准服務效能,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和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方案。
深化戰略合作,構建多元化支持體系
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主力軍,湖南農信系統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以政銀協同為紐帶、以產業升級為戰場、以普惠金融為底色,構建起“金融‘活水’澆灌產業沃土”的生動格局。
加強政銀合作,加強資源協同支持。省農信聯社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供銷合作總社、省婦聯3家單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明確湖南農信系統將文旅產業作為信貸重點支持領域,未來5年為全省文旅產業提供不少於500億元意向性授信支持﹔與省供銷合作總社聚焦鄉村振興、供銷商貿物流體系建設等方面推進全方位合作﹔與省婦女聯合會圍繞鄉村振興巾幗行動、共建女性創新創業平台機制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將為湘女生產經營性融資項目提供不低於500億元意向授信支持。
放眼全省,各農商銀行積極作為。省農信聯社積極參與湖南省旅發大會籌辦,指導多地區農商銀行高位匹配重點文旅項目和“白名單”旅游企業融資需求。南岳農商銀行助建的“衡陽1944”文旅項目,獲評全省“金融促進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發展典型案例”﹔郴州、張家界等地區農商銀行積極支持“國家長征文化公園”建設項目、鳳凰古城5A級景區創建提質改造項目、崀山風景名勝區配套建設項目、郴州仰天湖景區開發項目、張家界72奇樓建設項目等一批省內知名文旅品牌發展。湖南農信系統近三年累放文旅產業貸款近170億元,為超過476家文旅企業提供了延期還本付息、展期續貸支持。
密切銀企聯系,完善金融服務模式。省農信聯社與三一集團、隆平高科等本土知名上市企業深化合作,積極探索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在集團融資授信、信息化建設、個人金融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湖南農信系統圍繞全省工程機械、農產品加工、新材料等產業,為核心企業上下游提供應收賬款質押、訂單融資等供應鏈金融服務。長沙農商銀行創新金融服務模式,對某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量身定制了涵蓋抵押貸款、風險補償資金貸款和國內訂單融資、專精特新貸、綠色節能貸、應收通業務的綜合化授信方案,精准破解大額訂單執行中的資金鏈難題,並對其技術核心載體——某家湖南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開辟綠色金融快速通道,專項投放5000萬元信用貸款。截至2024年末,全省農信“三個高地”貸款余額896.9億元,同比增長8.89%。
推動集中授信,激活企業發展動能。各農商銀行探索打造“一縣一業”授信模式。新化農商銀行針對新化縣文印總商會推薦的白名單給予優惠利率,共支持了2000余家文印店轉型開辦公司,提供貸款12.5億元﹔給回鄉創業的220戶客戶提供了近2.1億元的信貸支持。茶陵農商銀行與茶陵縣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在茶陵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行授信簽約儀式,現場為該協會授信6億元。新邵農商銀行累計為新邵縣雀塘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企業發放信貸資金3.1億元,2025年1月以來為177家再生資源企業授信8105萬元,現有貸款余額5730萬元,支持園區實現規模工業產值超68.3億元。(金邁 楊景 謝湘源)
![]() |
平江農商銀行與平江縣休閑食品產業聯合會簽訂戰略協議書。受訪單位供圖 |
![]() |
汨羅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回訪大棚建設農戶。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