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社會

長沙市經濟戰線復合型干部培訓班學員談黨性鍛煉心得體會

2025年03月19日11:40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3月10-14日,長沙在市委黨校的精心組織下,長沙市經濟戰線復合型干部培訓班在雷鋒精神發源地望城區烏山街道團山湖村開展為期5天的黨性鍛煉。期間學員與農戶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前往湖南省委舊址、雷鋒紀念館、郭亮紀念園等紅色教育基地感悟黨的奮斗歷程,走進德賽電池、中信戴卡、軍信環保等龍頭企業調研產業發展情況,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和履職能力,不斷汲取奮進力量。

市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事務中心張田力表示:作為新時代的復合型青年干部,我要學習雷鋒的赤子之心和釘子精神,一是在工作上,以擠勁與鑽勁服務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牢固樹立“一座城”理念,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二是在生活中,以溫暖與善意點亮人間煙火,將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三是在作風上,以無私與奉獻書寫青春人生,爭做崗位上的“一滴水”“一顆釘”“一粒糧”,為長沙經濟社會發展添磚加瓦。

長沙市國資委劉燦表示:作為新時代老干部工作者,將永葆為民初心,把服務做到老同志心坎上,讓雷鋒精神在銀齡事業中綻放新的時代華彩。要像雷鋒那樣,做“一束光”,心存信念的能量,熱愛老干工作,以“一對一”服務,定期走訪和電話關懷,讓服務更有溫度﹔做“一顆釘”,心存進取的銳氣,切實解決老干部急難愁盼的問題,讓服務更有力度﹔做“一滴水”,心存忘我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志氣,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點任務,激發“銀發力量”,引導建言獻策,讓服務更有深度。

長沙市優化營商環境協調事務中心彭莉莉:黨性鍛煉期間實地走訪了雷鋒紀念館,雷鋒“干一行愛一行”的釘子精神深深激勵著我﹔重走郭亮烈士革命足跡時,“願以我血獻后土”的誓言振聾發聵,讓我深刻感受到要將忠誠刻在嚴守底線的日常修為裡,在服務群眾中踐行初心,在攻堅克難中錘煉黨性,在本職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未來工作中,我將永葆“趕考”心態,以雷鋒的為民情懷提升服務溫度,以郭亮的忠誠信仰筑牢擔當根基,為長沙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貢獻青春力量。

長沙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羅曉興表示:為期五天的黨性鍛煉讓我深受感動、深受教育、深受鼓舞,通過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聆聽紅色微黨課,作為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更加牢固﹔通過重溫雷鋒故事、追尋雷鋒足跡,為民服務的初心更加熾熱﹔通過走訪調研龍頭企業、感受創新澎湃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下一步,我將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投入到工作中去,積極助推長沙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努力為長沙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寧鄉市黃材鎮龔黨星說:在湖南省委舊址追尋“早期共產黨人篳路藍縷”的奮斗足跡,在雷鋒紀念館感悟“把有限生命投入無限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境界,在郭亮紀念園聆聽革命烈士“雪恥需傾洞庭水,愛國豈能怕挂頭”的鏗鏘誓言,這場紅色之旅讓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淬煉,我深刻認識到:基層既是檢驗初心的試金石,更是踐行使命的主戰場。站在鄉村振興第一線,我們要傳承郭亮烈士“甘願為黨獻頭顱”的斗爭精神,勇挑重擔,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要發揚雷鋒同志“螺絲釘”般的奉獻品格,精益求精,扎實為民服務﹔要賡續湖南省委“敢為天下先”的開拓基因,力求創新,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

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管委會楊思思表示:橋驛鎮楊橋村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村支書與鄉村發展的“雙向奔赴”。村支書易澤宏多年來扎根山村,以“草鞋沒樣,邊打邊像”的魄力推動農文旅融合,彰顯了基層干部的擔當。在黨課上,易澤宏慷慨激昂,眼裡有光,滿滿都是對腳下這片土地深沉的愛。楊橋實踐表明,鄉村振興需以黨建為核、產業為脈、文化為魂。作為經濟戰線復合型干部,我們將學習易澤宏書記扑下身子抓落實的作風,以隻爭朝夕的實干精神,深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試驗田”。不負青春,不負熱土。

長沙軌道交通集團曾莞鈞表示:在深入學習雷鋒精神的過程中,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讓我對如何做好本職工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感悟,特別是參與農事勞動,讓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與不易,每一滴汗水的付出都是為了收獲的喜悅。這讓我聯想到日常工作中,執法隊員每一個區間、每一個車站、每一輛列車的巡查﹔檢修人員每一次機器設備的檢修、每一趟列車的安全運行、每一個服務乘客的瞬間,都是為了守護廣大市民群眾的安全出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以“三同”實踐和雷鋒精神為指引,主動關注乘客需求,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努力為廣大市民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地鐵出行服務,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不平凡的使命擔當。

湖南投資集團吳錦希表示: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刻認識到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紅色始終是黨員干部的精神底色,隻有扎根基層、傾聽民聲,才能將政策與群眾需求精准對接。對標德賽電池、比亞迪、中信戴卡等創新企業,更清晰看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於創新驅動與產業融合。從雷鋒精神的傳承到鄉村振興的探索,從紅色基因的挖掘到現代企業的創新,更堅定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信念,也更明晰“為何出發、向何處去”的方向。作為一名黨員,我將以雷鋒同志為榜樣,以“擠”和“鑽”的精神不斷學習,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姿態服務人民,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復合型青年干部!

長沙水業集團劉雅潔表示: 在團山湖村為期五天的黨性鍛煉中,我和同學們日行萬步、夜思千裡,不僅看到了鄉村振興的豐碩成果,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更深刻領悟到雷鋒精神的深刻內涵。雷鋒是勇於探索的實干家,他積極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實現了從農民到工人再到軍人的身份轉變,並且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深刻展現了他把實現崇高理想落實到本職崗位上的責任與擔當。作為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要厚植大愛情懷,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要嚴守初心使命,做“一棵高山岩石之鬆”﹔要匯聚信念能量,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通過持續把雷鋒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

長沙公交集團蔣沁洲表示:駐足雷鋒紀念館,凝視泛黃的日記本上“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字跡,作為公交行業從業者深刻體悟到,踐行雷鋒精神就是要讓十米車廂成為傳遞溫暖的流動窗口。雷鋒同志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始終激勵著長沙公交人時刻握緊方向盤、繃緊安全弦,牢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為民情懷。公交行業作為城市文明的流動名片,我們將堅持以釘釘子精神精進服務品質,用真誠微笑溫暖每段旅程,讓雷鋒精神在車輪滾滾中煥發時代光彩,為現代化新長沙建設注入更多暖心力量。(梁爽 羅曉興)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