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在“孵”你
瀏陽市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抓手,用最“懂你”的方式“寵你”

顏開雲
六個“00后”東北小伙,大學一畢業就跑到瀏陽來創業,闖入的還是瀏陽人最擅長的領域——煙花產業。
一年多過去了,他們交出了怎樣的成績單?
“我們主推的‘大美中國’系列產品,2024年銷售超過1000萬元!”作為瀏陽市帥帥煙花貿易有限公司創始人,24歲的吳明陽表示,要想在煙花行業干出點名堂來,就必須到“煙花之鄉”來闖一闖,“事實証明我們哥幾個來瀏陽創業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青年興則城市興。在“一河詩畫,滿城煙花”的瀏陽,近年來已逐漸形成近悅遠來的“強磁場”,越來越多像吳明陽這樣的大學生積極投身創新創業熱潮,燃燒熱血青春成就人生夢想。
敢於創新
吳明陽家在黑龍江大慶市肇州縣,父親是一名煙花經銷商。對他來說,瀏陽是一座遙遠卻親切的城市。
2023年,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的吳明陽,與同樣剛離開大學校園的幾個發小一商量,決定到千裡之外的瀏陽去創業。
“我們不想單純做煙花銷售,否則隻要在老家跟著父輩們經營就可以。”吳明陽表示,帥帥煙花特別注重挖掘煙花的文化屬性,通過與瀏陽煙花生產企業合作,在包裝設計、燃放效果等方面進行創新,目前已自主開發上百款創意產品,其中“京城盛焰”“滬上生花”“冰城雪景”等國潮系列最受歡迎。
瀏陽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以其開闊的胸襟激勵著更多的青年才俊在這裡揮洒汗水、追逐夢想。而傳承千年的花炮產業,正成為年輕人創新實踐、傳承文化的新陣地,在花炮生產、銷售、燃放等全產業鏈莫不如此。
當無人機遇上煙花,如何施展“魔法”?“95后”青年李仕杰在紐約大學留學期間,就開始思考如何以科技為家鄉的煙花產業賦能。2022年回國后,他剛進入中洲煙花公司,就著手研發更適配煙花表演的無人機,以便將現代科技與文化元素融入焰火秀。
“讓夜經濟與低空經濟的活力相互加成,在傳統煙花行業中尋求科技創新,是我作為新時代‘花炮青年’想續寫的故事。”李仕杰介紹,其團隊2024年在國內外表演了50多場無人機焰火秀。
煙花還可以創新鏈接更多消費場景。“90后”青年湯慧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曾與故宮博物院、中國科技館合作多年,圍繞傳統文化的新式呈現,設計開發了多個數字化文創項目。2022年,湯慧琴回到瀏陽不久,就創建了“隻此煙花”項目,通過AR、VR,展示全息成像和人機互動等技術打造的無煙環保“數字煙花秀”,可為游客提供沉浸式體驗,通過新模式和新消費賦能傳統煙花產業。
該項目在湘贛兩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並有望在天空劇院展示應用。同時,湯慧琴還將煙花美學的應用場景具象化,比如煙花服飾秀、城市文創雪糕等。“瀏陽是一座千年古縣,也是一個網紅小城,文創產業有很好的發展空間。”她說,設計創新力也是新質生產力,希望能以美學來賦能家鄉發展。
勇於創業
青年是最富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在瀏陽,除了煙花,從農業、文旅,到蒸菜、非遺,再到前沿科技……勇於創業的大學生活躍在各條賽道上。
臨近春分,春光明媚,正是水稻浸種催芽的時節,北盛鎮烏龍村種糧大戶曹磊正忙著為自己的800畝再生稻抓緊育秧擺盤。
“中國飯碗中國糧,種田也有奔頭!”36歲的曹磊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的網絡安全專業,2011年畢業后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了半年,隨即決定回到老家,與農機手父親一起創辦家庭農場。
得益於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場先后投入500余萬元購買各種先進農機,實現了水稻、油菜生產的全程機械化,並提供從種植、倉儲到加工、銷售的一條龍服務。曹磊也從當初青澀的大學生,成為拿到高級職稱的新型職業農民,年收入突破百萬元。
“90后”謝仁杰則在返鄉創業過程中,在家門口找到了“詩和遠方”。曾在湖南師大學跆拳道的他,做過房產營銷,開過設計工作室,並開著“移動咖啡車”走過很多城市。
2023年夏天,謝仁杰和妻子劉琳來到白沙古鎮,在大溪河畔開了一家鄉村咖啡館,意外受到追捧。隨后,謝仁杰又創立文化公司,採用“農戶+村集體+公司”的模式,打造了鯉魚壩夢幻樂園文旅項目,為村集體和當地村民提供每年10多萬元的租金及30%的營業利潤提成。
現在,謝仁杰還被長沙市農業農村局聘為“鄉村CEO”(鄉村運營職業經理人),扛起了深挖當地資源、帶動村強民富的重任。
創業是一條充滿未知與挑戰的道路,需要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同時,它更需要堅持不懈的韌勁,以及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實力。
陳江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畢業於清華大學的他,放棄跨國公司的高薪下海創業,但首戰出師未捷。2014年,他回到家鄉二次創業,歷盡艱辛研發出無火藥的智能噴花機,終於一炮而紅。
如今,隨著陳江波團隊研發的數字創意特效產品暢銷全球,並廣泛應用於奧運會、世界杯等重大賽事,以及迪士尼樂園、旅游景區等消費場所,孝文科技也已成長為中國數字創意特效行業領軍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善於創造
瀏陽河畔,春潮涌動。
這片5007平方公裡的紅色熱土,已成為一批又一批大學生放飛青春的“秀場”、公平競爭的“賽場”、實現自我抱負的“創業場”。
成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對大學生創業者來說如此,對一座不斷提升“青和力”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
瀏陽對青年創業者的“寵愛”,由來已久。
走進瀏陽市文化產業園文化創意孵化基地,牆上“我隻在‘孵’你”幾個大字扑面而來,讓人倍感溫馨。
“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創立了專門的創業孵化器。”瀏陽市文化產業園負責人李麗莎介紹說,在文化產業融入城市發展的“瀏陽實踐”中,沒有一塊自持土地的文化產業園,成為產業、創意、人才、服務等多方聚合的創意承載平台和城市發展驅動引擎。
創新創業環境“優”無止境。瀏陽市文化產業園堅持文化產業集聚與創業孵化工作有機結合,深度踐行全流程創業服務機制,從創意策劃、項目招商、創業指導、產品推廣、企業融資、品牌推廣等全階段提供系統服務,構建全方位“我隻在‘孵’你”產業孵化生態體系,確保初創項目能以最低成本、最低風險、最快速度、最寬容的環境迅速孵化成型。
11年來,瀏陽市文化產業園先后獲評人社部、科技部認定的“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國家級眾創空間”,累計孵化企業450多家,其中大學生創業主體佔比超過5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創新創業“門檻太高”的痛點,文化產業園打造了創意格子鋪、大學生眾創空間等孵化平台,花火劇團、孝文科技、蒸瀏記等都是從這裡走出去的。
放眼瀏陽全市,近年來更是堅持把創業作為就業原動力,深化創業培訓、項目扶持、創業擔保貸款、創業孵化、創業活動等“五創聯動”工作機制,多維度幫扶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創業,並啟動了長沙市“小荷”青年人才項目和長沙瀏陽兩級創新創業帶動就業項目等扶持政策。
特別是2022年以來,瀏陽以長沙入選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聚焦瀏陽主城區和金陽新區,把提供發展服務與鼓勵成才建功緊密結合,努力打造青年友好、青年有為之城。
今日之瀏陽,是創新創業的熱土,也是追夢圓夢的福地。如今,瀏陽擁有A股上市企業9家,總數排名湖南省縣域首位,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煙花爆竹、文旅產業、未來產業等10條重點產業鏈競相發展、動能澎湃。
青年有動力,城市有活力。在高水平建設“縣域經濟新典范 共同富裕先行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瀏陽篇章的征程中,青年才俊與城市在“雙向奔赴”中共同成長。
創業導師說
青春不設限,瀏陽等你來“造夢”!幾年來我服務瀏陽創業項目上百個,這裡有專業的創業孵化平台、貼心的導師陪跑服務、全面的項目成長福利,還有基於產業銜接的資源導流體系,在瀏陽可以更好實現創業與生活平衡發展。
別等風來,追風去,瀏陽會給你的野心一雙煙花般璀璨的翅膀!
——團中央特聘中國青年創業導師 盛柯
瀏陽早在2014年就開始進行創新創業培育和孵化工作,打造了“智慧瀏陽河”文化創意孵化基地等多個平台,建立了特色鮮明的創業服務體系,形成了良好的創業生態,培育了一批創業典型,帶動了大量人才創業就業。特別是接下來將推出更多舉措助力大學生創業就業,作為創業導師,我也將與有關部門緊密合作,不遺余力地服務大學生在瀏陽實現創業夢想。
——湖南省人社廳創業導師 毛鄧
瀏陽人骨子裡具有“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這種精神體現在政府、企業、社會等各個層面,加上瀏陽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優質的營商環境,形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在大力推進創新創業的當下,相信一定能涌現出更多的創業項目和創新人才,助力瀏陽縣域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
——天使投資人 彭竹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