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時節如何養生?這場發布會“干貨滿滿”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劉汕攝
人民網長沙3月20日電(劉汕)今天上午,“時令節氣與健康湖南·春分篇”新聞發布會在長沙舉行,圍繞時令節氣與中醫藥健康養生,多位專家現場科普健康養生和疾病防治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春季氣候潮濕,脾胃如何養護?
中醫認為,春分時節肝氣旺盛,容易克犯脾胃,湖南氣候潮濕,春分時節雨水增多,濕氣加重,加之湖南人喜好食用辛辣食物,容易造成濕熱阻礙脾胃的功能。
對此,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醫師徐寅建議,首先要保持舒暢愉悅的心情,春季是養肝的最佳時節,可以按揉太沖、內關穴平抑肝火,聆聽音樂舒緩情緒,肝臟正常疏泄,脾胃才能更好的消化吸收。
同時要重視起居有常,進行適量的運動。堅持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療法,能增加人體的胃腸蠕動,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
最后,應注重飲食調養,食物選擇以清淡、易消化的為宜,可選用本地應季之物。當季可多用薏苡仁、芡實、茯苓等祛濕食材,輔以蘇葉、薄荷等疏肝藥材入膳。少吃油膩、高糖、重口味食物,避免食用腌制、難消化、生冷、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
春季失眠怎樣調理?
古人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季陽氣升發,易出現頭痛、頭暈、血壓升高、失眠等症狀。
湖南中西醫結合醫院常務副院長、主任醫師伍大華分析,氣候與生理變化、情緒波動、生活規律改變、飲食不節等問題是產生睡眠障礙的因素。經常失眠會使人體產生諸多不適。長期慢性失眠會影響人體的生理功能,出現認知、學習、記憶等方面的障礙。
對此,可以從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調節情志等方面進行改善。通過使用遮光窗帘、降低噪音、選擇舒適寢具等方式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聆聽輕音樂或閱讀紙質書籍放鬆身心,多食用萵筍、薺菜等食物,同時培養一些興趣愛好來舒解壓力。
兒童及青少年易出現哪些健康問題?如何預防保護?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春分時節,陰陽交替,氣溫變化較大,晝夜溫差明顯,兒童臟腑嬌嫩,易受風邪、寒邪、濕邪等外邪侵襲。加上春季肝氣旺盛,易克脾土,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抵抗力下降。
呼吸系統疾病、化系統疾病、過敏性疾病都是春天比較常見的兒科疾病。此外,春季天氣變化頻繁,兒童的作息時間也容易被打亂,容易出現煩躁不安、易怒、哭鬧、注意力不集中、多動等異常情緒。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童醫學中心主任、主任醫師張滌建議,起居要早睡早起,保証充足睡眠時間。其次,要適當“春捂”保暖。家長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給小孩增添衣服﹔容易汗出的小孩要及時更換衣服,以防感冒等呼吸系統疾病。
飲食營養方面,多食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當季的油麥菜、薺菜、香椿、春筍、豆芽、韭菜等為上選,比如椿煎蛋,艾草糕等,既飽口福,又增強了營養。
同時,要適當加強運動,除了球類運動外,還可以放風箏、森林公園踏青等。對於有過敏性疾病的小孩,要注意避開花粉、柳絮等過敏原。
值得一提的是,應注重加強對孩子的心理疏導,親子陪伴很重要,建議根據其愛好、性格引導孩子未來發展。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排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