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保護古樹名木,守護“綠色國寶”

古樹名木被譽為“綠色國寶”“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生態、科學、景觀、經濟價值。近年來,湖南零陵區高度重視,認真負責,通過建檔案、強管護、科學復壯、廣泛宣傳等措施,加強古樹名木的保護。截至目前,全區登記在冊、挂牌保護的古樹名木有1215株,其中散生株1055株,群狀160株,古樹群9個。
建檔立案筑根基。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全區古樹名木進行普查,登記編號並建立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目前“一樹一檔”數據完善率達100%,為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落實責任強管護。結合“一長兩員”網格化管理體系,全面壓實147名鄉級林長、637名村級林長責任,並與鄉鎮(街道)、村(居)組簽訂管護協議。同時,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為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制作保護牌,標明重要信息並擺放在顯眼位置,增強了公眾保護意識。
科學復壯延壽命。針對部分古樹生長衰弱、病虫害等問題,零陵區積極組織專家會診制定復壯方案,促進古樹健康生長,延長壽命。並將古樹名木監測納入全區402名專職護林員的日常巡林范圍,每月至少巡護1遍,確保情況異常能及時得到處置。
強化宣傳造氛圍。零陵區以貫徹落實國家林草局頒布的《古樹名木保護條例》為契機,通過媒體宣傳、入戶發放宣傳資料、制作宣傳欄、編印古樹名木圖鑒、開展培訓、科普宣傳等形式廣泛宣傳古樹名木保護的重要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提升人民群眾思想認識,增強全社會保護意識。
深挖潛力活利用。深挖古樹名木的歷史、文化、生態、觀賞和科學價值。該區結合實際將古樹名木保護與鄉村振興、文化旅游和生態建設相結合,打造具有特色的生態旅游景點和科普教育基地,開展生態文化旅游活動,促進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古樹名木,不僅是歷史的見証者,更是我們美麗家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下一步,零陵區將進一步加強《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宣傳貫徹,完善配套制度,壓實各方保護管理責任,加強動態管理,落實落細保護管理措施,並活化利用,讓古樹名木煥發新生機,展現新活力,凸現新價值。(許曉磊 唐高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