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集中育秧成“新寵” 保障早稻好“苗”頭

![]() |
工人送秧盤進大棚催芽。蔣克青攝 |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值春耕備耕大好時節,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各地搶抓晴好天氣,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水稻育秧工作。
3月20日,正值春分,走進該縣白芒營鎮平澤村伍舜農機專業合作社的集中育秧中心,隻見一條全新的半自動育秧流水線正高效運轉,工人把空的秧盤放在傳送帶上,設備便自動完成填基質、洒水、播種、二次覆蓋基質、疊盤等一系列工序,隻要十幾秒鐘,播種工作就完成了。一盤盤播好種的秧盤由工人疊放整齊,隨后送入育秧大棚內催芽。整個育秧過程都由智能化機器精准把控,人力成本大幅降低,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今年,我們上了一條全新的育秧流水線,又新添上了兩台半自動的育秧上土機,大大節約以前的人工,現在每天的育秧可以達到400畝。再加上新買的疊盤機,我們的工作效率比以前快多了。幾千畝早稻的育秧訂單我們基本上10天可以完成。”伍舜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金海林說。
今年,伍舜農機專業合作社在集中育秧建設項目扶持下,新引進一套育秧流水線設施,並新建了13000平方米的育秧大棚進行煉苗。“這套新設備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扶持,政府補貼60%,我們自己掏一部分錢。”伍舜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金海林表示。
集中育秧不僅節約了人工成本,也給廣大農戶節約了種植成本。“以前人工育秧、人工拋秧,加上薄膜、秧盤等算起,每畝成本要 150-160元。現在在合作社育秧基地這裡集中育秧,一畝早稻要節約80元到90元。”種糧大戶盧長勝說。
近年來,江華大力推廣工廠化育秧、集中育秧,充分發揮育秧中心集中育秧的作用和優勢,育足育好壯苗。今年,江華計劃種植早稻12.9萬畝,預計集中育秧面積突破10萬畝,新建集中育秧設施點46個,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目前,入棚秧苗長勢良好,為早稻豐收、保障糧食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許曉磊、藍玉春、黃春華)
![]() |
工人擺放秧盤。蔣克青攝 |
![]() |
大棚覆膜。蔣克青攝 |
![]() |
半自動化智能育秧。蔣克青攝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