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健康

愛爾眼科馬勇:用醫術雕琢光明,以仁心傳遞溫暖

2025年03月22日11:00 | 來源:光明網
小字號

自1986年畢業至今,陝西省醫學會眼科分會白內障學組組長、西安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馬勇已經在從醫這條路上走了近四十年。無論是遠赴海外進修,還是往返在診室與實驗室之間,亦或奔赴邊遠地區參與白內障復明等慈善行動,“醫者仁心”四個字始終刻在馬勇的心裡,成為他職業生涯的堅定指引。

患者千裡求醫,隻為“放心”托付

“我的世界從未如此清晰,跟水洗過的一樣!”近日,西安愛爾眼科醫院,患者劉女士在成功接受白內障手術后,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來自青海的她為何要跨越千裡來西安求醫?劉女士說,她多年來飽受白內障和近視的雙重困擾,視力逐漸下降,給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了尋求更好的治療效果,她考察了許久后,毅然決定從青海乘坐高鐵,慕名找到馬勇。“對於眼睛這樣的大事,還是要選擇一個放心的醫院。”得知劉女士千裡求醫的故事后,馬勇十分感動,更讓他強烈地感受到患者對光明的渴望。為劉女士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后,馬勇根據她的用眼需求和眼部情況制定了手術方案,並順利實施了手術。術后,劉女士對馬勇贊不絕口:“馬院長醫術高超,對病人還特別耐心細致,整個治療過程都讓我特別安心、暖心。”

“醫生的幸福感就來源於病人術后清晰的視界,病人的滿意就是醫生最大的成就。”這是馬勇經常對年輕醫生說的話,他也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這句話。面對每一位病人,馬勇始終像對待第一位病人一樣用心細致,每一場手術,都像走鋼絲一樣小心謹慎,“唯有竭盡全力,才不辜負患者的每一份信任”。

投身慈善救助,詮釋醫者仁心

12歲的張思妙自出生起便被先天性白內障困擾著,讓她眼前的世界仿佛被一層朦朧的紗幔所覆蓋,模糊不清,也讓她更加渴望光明。

然而,張思妙的家庭條件十分困難,母親殘疾,經濟來源僅靠父親一人打零工,這份微薄的收入要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已是捉襟見肘。對於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白內障手術的費用無疑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她的家人隻能在一旁默默流淚。

得知了張思妙的困境后,馬勇積極為她爭取公益項目的資助,最終,張思妙接受了西安愛爾眼科醫院公益診療區的救助,完成了手術的願望。在家訪中,張思妙和家人再三感謝馬勇與醫院為他們帶來了光明,張思妙還開心地與馬勇分享起了她重返課堂后,眼前一片清晰明亮的快樂。“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這不僅是愛爾眼科的光明使命,也是我們作為醫生的初心所向。”馬勇說。

馬勇還記得,2011年,他受邀前往青海玉樹參與一項白內障復明公益行動,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氧氣稀薄,白內障發病率是平原地帶人群的10倍。但很多患者限於經濟條件或傳統觀念,無法及時醫治,導致視力受到影響。為了盡快幫助當地患者,他一天要做幾十台手術,“印象中一天最多做了72台手術”,滿地都是換洗的手術衣。其中有一位藏族老奶奶,術后能夠清晰地辨識數字,激動地表示“像做了一場夢醒來”。老人的兒子也十分激動,還要宰羊表達對馬勇的感謝。

“作為一名眼科醫生,守護光明是我的職責,我希望盡我所能,守護更多人的光明。”幾十年來,憑借這份執著堅守,馬勇練就了精湛醫術,也鑄就了高尚醫德。從業至今,他已主刀完成各類復雜白內障屈光及復明手術2萬余例,幫助無數眼疾患者擺脫困擾,重獲清晰視界。(李冰)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