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金2025》收官!湘江國投助力“金種子”拔節生長

3月23日,《奪金2025》節目收官。這檔由湘江國投參與贊助的大學生創業節目自1月5日播出以來,全網傳播總量超過17億人次(截至2月24日)。
最后一期中,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文化科技、先進制造、航空航天與低空經濟、節能環保等六大賽道的“金種子”選手,在現場與湖南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簽約。
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迎春現場頒發“金種子獎杯”。
6位“金種子”選手在經歷過輔導培訓后輪番上陣,以嶄新的姿態再次進行路演。22家知名投資機構齊聚現場,爭領投、找合作,點亮大學生的創業夢想。
熒幕裡的創業路演落下帷幕,而熒幕外正在形成更濃厚的青年創業氛圍,更優質的青年創業培育服務,更完善的青年創業生態。
作為湖南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力投資機構,湘江國投持續參與投入,助力更多在湘創業的“金種子”拔節生長。
爭領投、找合作
見証“金種子”破土而出
給芯片“退燒”、點燃“降溫革命”的清華學子周梓博獲得全場投資機構亮燈,有投資人反復拍燈以確認自己拍下,“我們為你而來。”“你的項目我們一定會投資。”“節能減排的項目一般周期比較長,但你的項目未必見得,我們有資源,可以加快合作。”
深耕獸醫行業近十年的在讀博士劉園園,帶著動物檢疫項目路演,投資機構代表爭相拍燈,“這是藍海市場的先發者”“我們可以一起投,但領投讓我們來做”。
同樣獲得高票亮燈的還有來自國防科技大學的計算機博士顧善植。人工智能是當前投資的大熱門,顧善植立志當湖南的“六小龍”,其國產智算AI平台項目讓在場投資機構感到興奮。
“真的為這麼優秀的項目感到驕傲,這是我們湖南湘江新區持續孵化培育的‘金種子’。作為一家本土創投機構,生怕顧博士‘跑掉’,我們一定要把企業服務好、賦能好。”湘江國投董事長歐陽湘江激動地說道。
文化科技賽道的中南大學博士蘇行,用一句“科技加持,分享運動的美好瞬間”,打開了自動拍攝剪輯運動瞬間和社交分享的想象空間,獲得多數亮燈。
“00后”吳睿恩和同為“00后”的查子涵,在路演中用青年創業的勇氣和激情點燃全場,掀起熒幕內外投資人與創業者的共鳴,回憶青年時期崢嶸歲月,多數機構向二位拋出投資與合作的“橄欖枝”,直言未來可期。
節目中的6位“金種子”選手中,多數創立的項目落戶湘江新區,作為節目聯合主辦方和大學生在湘創新創業的主陣地,湖南湘江新區政策、資本、服務聯動的創新生態體系再次成為焦點。
湖南湘江新區國有投資機構湘江國投,更是發揮平台匯集資本與項目的優勢和資源,從一檔節目開始,全程助力大學生創新創業形成氛圍、打造生態、見到成效。
選種子、育苗子
形成“全鏈條”培育孵化模式
往期節目中,選手們通過沙盤游戲、專家輔導等環節,進一步明確項目戰略定位與融資路徑。國內頂尖高校專家及行業領軍企業高管“一對一”指導,幫助創業者突破瓶頸。選手紛紛表示:“迷茫的問題有了解決方向”“關鍵痛點被精准點出”。
這一模式正是湖南湘江新區“全鏈條”孵化的縮影——從項目篩選到培育成長,每個環節均有針對性支持。
人工智能賽道“金種子”選手顧善植,2021年創立湖南匯視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百余個訂單,4年時間已挂牌湖南股交所,在參與節目期間與一眾業內頭部湘企進行鏈接與合作商談﹔主攻檢疫項目的劉園園在去年11月參與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今年2月在參與節目期間成立公司,同時即將鎖定第一筆國際訂單。
從一個想法到一筆訂單,從一顆種子到一株苗子,如何又穩又快地實現?
用金融活水澆灌。創業的“第一桶水”最為關鍵,也最難獲得。作為湖南湘江新區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力軍,湘江國投以LP角色參與設立5億元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最高可為單個項目提供100萬元啟動資金,到目前,共支持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投資項目21個,總投資額1700萬,投出了諸如清皓普眾、瀟湘智控等一批優秀的項目,破解了大學生創業“融資難、落地難、成長難”等問題,為其進行全鏈條賦能。
今年3月14日,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完成首批8個項目簽約。基金自成立以來,已開展25場“進校園”路演活動,覆蓋107所高校,吸引超5萬名學生參與,征集項目2000余個,總投資額超千萬元。
全方位、一站式培育。“金種子”選手吳睿恩說,項目發展能相對順利是因為此前學校的“一站式”創業服務省去了很多煩惱。“學校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資金支持、場地支持,而且指導我們辦理工商登記等相關業務。我們學生團隊還可以與企業專家面對面分享自己的項目,獲得很多寶貴的建議。”
據了解,湘江國投成立成果轉化專班,深入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省內高等院校進行跟班服務,推動高校成果轉化,僅今年已對接18個早期轉化項目。此外,還設立人才支持基金等作為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補充。
湘江國投以創業者的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思路,像培養學生一樣支持大學生創業項目,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形成了“好學生+好班主任+好任課老師+好家長+好同學”的特色化體系服務,精准化、全流程、一站式解決創業者的困難。
給資源、送服務
打造創新創業“熱帶雨林”生態
時間回溯,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發出邀請,廣邀全國乃至全球大學生來湖南創新創業。3月7日,在湖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沈曉明再次向大學生發出“背雙肩包就能來湖南創業”的熱情邀約。
2024年11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若干政策措施》,圍繞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政策、基金、孵化、導師、課程、典型、宣傳七個方面進行系統設計,聚焦大學生創業所需的“陽光、土壤、空氣和水分”,推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構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的全鏈條生態保障體系。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氛圍日漸濃厚。
湖南湘江新區坐擁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實施“動能激發、能力提升、平台整合、金融賦能、政策優化”五大行動,全方位打造大學生創新創業生態。
沒有在湖南生活過、念過書的“金種子”選手周梓博,卻帶著項目來到湖南,加入湖南創業朋友圈。
顧善植雖是江蘇人,但創新創業的“沃土”讓他選擇繼續留在湖南。他介紹,創業三年來公司先后獲得了“柳枝行動”“紅楓計劃”等數十項湖南省市區政策支持,享受到了真金白銀的政策福利。公司成立短短三年,就圍繞國產智算算力等,完成了數十項關鍵技術的突破。
在“天天麓演”平台完成的兩次路演令顧善植印象深刻。“第一次在現場路演,當時平台聚集了湖南湘江新區重點產業的各家龍頭企業代表,這種‘產業端-資本端-技術端’的三方對話模式讓我深受啟發,即時碰撞之后,我們在路演后可以很快對接達成合作。”
平台精准匹配資本和項目,他回憶,“第二次路演,平台提供了‘產業資源圖譜’,‘技術-資本-場景’三維標簽體系讓我可以直觀看到投資機構偏好,這種數據化篩選效率遠超傳統路演,對初創企業很有價值。”
據了解,為破解初創項目“無人問津”難題,2024年10月,湘江國投專門打造的湖南首個科創企業股權融資平台“天天麓演”在湖南湘江新區上線,匯聚啟賦資本、深創投等400余家頂尖機構,在線上平台,項目與資本實現雙向奔赴。
從“金種子”破土到“熱帶雨林”成蔭,湖南湘江新區通過“選育孵化”與“資源賦能”雙輪驅動,正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熱土。隨著政策、資本、服務等多維支撐體系不斷完善,更多創業夢想將在這裡生根發芽,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郭雅倩 通訊員 陳彥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