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供銷迎政策春風 助力強農富農惠農

近日,2025年湖南省委一號文件正式發布。六個著力、三十條政策措施,發出湖南重農強農強烈信號。省委一號文件明確: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系統推進“強基強能”工程,加快推動湖南省供銷合作社條例出台﹔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實行與農資價格上漲幅度挂鉤的動態補貼辦法,完善化肥保供穩價工作機制。政策春風再次吹向全省廣大農民群眾。
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周曉理表示,今年省委一號文件錨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設農業強省目標,省供銷社將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和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台,當好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為湖南經濟大省挑大梁貢獻更多供銷力量。
持續深化改革 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台
無論是中央一號文件的“統籌推進林業、農墾和供銷社等改革”,還是省委一號文件的“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改革”始終是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關鍵詞。
作為服務“三農”的主要載體和前沿陣地,基層社是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省供銷合作總社辦公室主任陳進軍介紹,今年,全省系統將統籌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千縣千社質量提升行動”和省社“強基強能工程”,啟動實施“三年筑基”行動,力爭從2025年起,用3年時間,推動基層社組織布局連線成網,推動基層社生產生活綜合服務能力質效提升。
深化綜合改革的另一“重頭戲”則是社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省供銷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聶志軍表示,集團將聚焦農資供應、農產品流通、再生資源分類回收利用等為農服務領域,繼續發揮湖南新三湘農資公司、省茶業集團、省銀華棉麻集團等社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深化與銀行、保險、通訊、快遞等機構的股權、項目和業務合作,在強農惠農富農中發揮供銷合作社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撐,高質量的項目是農業發展的硬支撐。”省供銷合作總社總經濟師尹寄武說,今年是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項目)服務年,省社將切實構建高效、便捷、優質的為企服務機制,用高質量項目建設的成效為供銷合作事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瞄准“盤活農村閑置資產”改革發展路徑,2024年,衡陽市供銷合作社負責的城鄉產業運營體系建設被中央深改委推介。衡陽市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劉定安說,將進一步加快鄉村車間與城鄉產業運營平台建設,穩步提升農村土地的“利用率”、農民的“就業率”和村級集體經濟的“收益率”,在服務城鄉群眾、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聚焦主責主業 助力打造更高水平“洞庭糧倉”
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而湖南自古就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出打造更高水平的“洞庭糧倉”,全省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140萬畝以上、產量616億斤左右。
農業生產,農資是基礎。“自去年起,湖南新三湘農資公司就積極開展農資冬儲備肥工作,現階段,公司46家子公司倉儲庫存均達高位,能夠保障全省春耕農資供應不斷檔、不誤時。”省供銷合作總社社有企業湖南新三湘農資公司副總經理左焯說。
提高糧食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水平,農業社會化服務是趨勢。近年來,全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做好中央財政資金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試點工作,既為種糧大戶提供了服務支持資金,也為農戶們提升了種植收益。
今年省委一號文件提到,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力爭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覆蓋率突破72%。郴州市臨武縣貝溪供銷社主任陳林兵表示:“貝溪供銷社每年開展香芋社會化服務超過1萬畝,價格比市場價低了10%左右。目前,貝溪村的香芋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年產值突破了1.2億元。”資興市回龍山供銷社主任袁資勇也表示:“農業社會化服務實實在在的政策,讓咱農民種地省心、掙錢有路,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優勢產業到富民產業,從豐收到增收,銷售是關鍵變量。近年來,懷化新晃供銷合作社立足“新晃三寶”(新晃黃精、黃牛、龍腦),建供銷特色品牌“好心侗”,投資建設“新晃三寶”供銷臻選店和電商孵化基地,成功打造“晃寶家族”IP矩陣。新晃縣供銷社主任張潔表示,將以一號文件為綱領加速構建產銷銜接高效、服務鏈條完備的農產品流通網絡,讓更多優質農產品走出去。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是供銷合作社傳統主營業務之一。搶抓“兩新”工作機遇,岳陽市供銷合作社在完善網絡體系、做好回收服務、加快項目推進上持續發力。岳陽市社黨委委員、監事會副主任鄒變龍表示,將繼續做美做實再生資源服務,以實際行動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助力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在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著力產業富民 繪就和美湘村新畫卷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五年來,漵浦縣小橫垅雷坡村在省供銷合作總社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幫扶下,116戶脫貧戶、監測戶已消除返貧風險,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突破70萬元。駐村工作隊隊長李楊文說,將以“千萬工程”經驗為指引,聚焦特色產業延鏈補鏈、數字鄉村治理、生態價值轉化三大方向,讓脫貧成果成色更足,鄉村振興畫卷更美。
鄉村振興,關鍵在產業。堅持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重旺表示,將堅持茶葉全產業鏈經營和“視三湘茶農為父母”的宗旨,將文件精神轉化為做大做強公司、推動全省千億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動能,聯結帶動下屬101個基地的50萬戶茶農持續穩定增收,為實現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以行業協會助力,省茶業協會秘書長王准說,將繼續發揮行業引領作用,以“兩會一節”(湖南省茶葉行業工作會議、湖南茶業博覽會、茶祖節)為主線,促進茶產業與茶科技、茶產業與茶旅游融合,推動湖南茶產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省蜂業協會會長張正蓉說,協會將匯聚全體會員、企業及業界同仁的智慧與力量,以舉辦行業會議等重要活動為抓手,搭建交流平台,促進信息共享與合作,推動湖南蜂業持續健康發展。
近年來,湖南省銀華棉麻產業集團股份公司以重啟的湘鄂、澧縣加禾棉花收購加工基地為依托,積極做好機採籽棉標准化加工生產、棉花初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優質棉花“銀華”品牌打造建設等工作。聚焦棉花產業,省銀華棉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中軍表示,將抓住全省棉花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建設政策機遇,盡企業所能為全省鄉村振興、強農惠農富農提供助力。
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省食用菌研究所專家馮立國表示,省委一號文件中“踐行大食物觀”“科學制定食用菌等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強種業核心技術攻關”“支持秸稈綜合利用”等部署,為研究所深化食用菌特色新品種創制、秸稈綜合利用技術研發與推廣提供了戰略指引,全所將立足資源稟賦,推動食用菌產業提質增效和菌農持續增收。
來源:湖南省供銷合作總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