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永定區:春耕時節,田間地頭來了科技特派員

大地回暖,正是春耕好時節。連日來,科技特派員搶抓農時,深入張家界永定區田間地頭為農戶出主意、送技術,為農業豐收打基礎、開好局。
“播種后要控制好土壤的濕度,等到出苗長出真葉后才能去除遮陽網……”3月19日,在三家館鄉樅茂村的育苗田裡,張家界苧麻試驗站站長、市派科技特派員董國雲蹲在地上,一邊察看苧麻出苗情況,一邊對種植戶們說。近年來,在科技特派員的助力下,當地的苧麻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共建立苧麻示范基地200余畝,其中100畝已受益,畝產值達5000元。
“科技特派員的到來,讓我們對苧麻產業的發展更有信心了!”張家界宏泉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龐偉介紹說:“科技特派員來了以后,不僅幫我們引入了中苧1號、中苧3號等苧麻新品種,引進了剝麻機械,還幫我們搭建了銷售平台,免去了我們的后顧之憂,讓我們越來越有奔頭,今年計劃再加種一百多畝。”
永定區是張家界莓茶發源地和主產區,被譽為“中國莓茶之鄉”。開春以來,如何科學修枝、清園、施肥是茶農最為關心的問題。連日來,鄧武成、覃華蘭等科技特派員深入羅塔坪鄉、茅岩河鎮、三家館鄉、橋頭鄉等鄉鎮為茶農實地詳細講解春季修枝、清園、施肥技術,為全年豐產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定要趕在萌芽之前對莓茶園的枝條進行整形修剪,從基部剪掉干枯枝、地面匍匐枝,短截頂部徒長枝、細弱枝,從而促進植株中下部更新復壯,萌發新芽,提高莓茶當年產量和品質。”在張家界農夫茶業有限公司的莓茶基地裡,公司董事長周召雄在聽完講解后充滿感激地說:“開春以來,科技特派員們常來基地察看春季茶園管護情況,為莓茶增產提質出謀劃策,讓我們對發展莓茶產業越來越有信心。”
“下一步,永定區將以實施科技創新賦能攻堅為抓手,不斷深化、拓展、完善科技專家服務團建設,積極主動開展科技下鄉助春耕活動,通過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切實打通農業技術落地‘最后一公裡’,以科技創新驅動農業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永定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解雯惠 周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