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的“跨界”生長——攸縣農文旅融合的新玩法

屬於春日的浪漫,因為一朵朵盛開的油菜花,變得熱烈而純粹。
3月16日至19日,全省第五屆油菜花節攸縣分會場活動,在攸縣寧家坪鎮自力村舉辦,游客、網紅、商販等接踵而至,賞美景、品美食、享野趣……別具湘東風味的美景加上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讓攸縣狠狠地秀了一波存在感。
知株俠對近年來攸縣農文旅融合活動進行梳理后發現,過去幾年並不“顯山露水”的攸縣,通過舉辦“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湘贛邊直播帶貨創新創業大賽”“攸縣十大名菜評選”等活動,在文旅融合的賽道上迅速出圈,成為具有代表性的新晉網紅之一。
△攸縣油菜花節現場。 通訊員供圖
觀念更新:從種庄稼到種風景
攸縣素有“湘東糧倉”之稱,農業一直是其優勢產業。
種水稻,這裡種出了全國制種大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種油茶,這裡種出了中國油茶之鄉,其優質品牌“湘天華”茶油,通過了嚴苛的“釣魚台食品標准認証體系”。更讓攸縣人自豪的是,攸縣豆腐、攸縣香干、攸縣米粉、攸縣麻鴨、攸縣茶油這些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將“攸縣標簽”傳遞到全國各地。
單從農業版圖看,攸縣毫無疑問是“優等生”。但放在鄉村振興的視角裡審視,產業低水平供給與高水平需求不匹配,產業鏈不完整和供應鏈聯結不緊密等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今年的全國兩會工作報告中,“農文旅融合”被明確為鄉村振興的“關鍵引擎”。讓鄉村從“糧食生產基地”變成“美好生活體驗地”,蹚出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子,各地摩拳擦掌。
以“節”為媒,以旅興農,攸縣打破思維定式,嘗試“從種庄稼到種風景”的轉型,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奏響農文旅融合的“協奏曲”。
寧家坪,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探索出“油菜+早稻+晚稻”的“三熟制”模式、並在全國推廣的農業大鎮。近幾年,該鎮油菜種植面積穩定在3萬畝以上,鎮裡活躍著80多家油菜籽加工作坊,油菜產業鏈年產值逼近5000萬元。
良好的產業基礎,讓該鎮有了發力新賽道的底氣。
寧家坪鎮黨委書記管志剛介紹,去年秋收以后,該鎮就出台系列激勵措施,鼓勵村民特別是示范種植戶種植油菜,鎮村干部深入田間地頭,與種植戶一起扎進油菜生長的每個環節。
待到3月中旬,盛開的油菜花迎來最佳觀賞期,油菜花節引得游客紛至沓來。
“活動期間接待游客超過20萬人次,帶動農文旅綜合收入3000萬元以上。”寧家坪鎮自力村黨委書記、主任鄧自偉感慨,平時賣不出去的土特產都被搶購空了,農業+文旅打開了鄉村振興的新空間。
觀念一變天地寬。知株俠看到,在攸縣,無論是以“吃藥、種藥、玩藥”為特色的賈嶺藥博園,引領“資源變產品、產品變商品、商品變品牌”的湘天華油茶文化體驗園,還是以詩揚名將農耕文化和鄉村體驗深度捆綁的“宿新市徐公店”,其背后都能看到當地對鄉村生態、經濟和社會價值的深度挖掘。
從種庄稼到種風景,一朵油菜花的增值密碼變得清晰。
IP重塑:從拼“網紅”到向“長紅”
攸縣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和商品煤基地縣之一,資源型標簽,不免給人一種“冷冰冰”的印象。
但一身傲骨的攸縣,總在不經意地訴說著屬於她的浪漫與柔情:四分之一的攸縣人選擇外出打拼,10萬“攸縣的士”行駛在全國各地,“攸縣超市”“攸縣賓館”遍地花開,“攸縣米粉”“攸縣香干”成為瀟湘美食“頂流”之一。
尤其是最近幾年,致力“減重”的攸縣變得更加輕盈。“攸縣十大名菜”評選出了烹飪行業制作標准並獲審核通過,“湘菜名縣”的招牌越來越響﹔薪火傳承·中國健康跑賽事湖南賽區首站比賽去年跑進攸縣,“體育強縣”的氛圍越來越濃﹔“湘贛邊直播帶貨創新創業大賽”連續四年在攸縣舉辦,“創業攸縣”的動能越來越足……
“節”“會”不斷,不知不覺間,攸縣悄然變了樣,成了頗具浪漫風情的時尚之地,眾人向往的美食之都,爭相奔赴的向往之鄉。
知株俠發現,今年的攸縣油菜花節實現了從賞花經濟到文化賦能的跨越,不僅有視覺消費,更能找到價值共鳴。油菜花海中設置了農事體驗區和非遺展示區,打造出“看得見的鄉愁”文化IP,游客在賞花的同時,在農事體驗區、非遺展示區,親手觸摸農耕文化,感受非遺魅力,一起與時光對話,喚醒鄉愁記憶。
“這裡有‘稻油輪作’的智慧,‘花海經濟’的創想,‘悠閑田園’的脈動,每寸土地都迸發著金色能量。”攸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武挪強在開幕式致辭時,毫不掩飾當地加快打造“來攸縣·享悠閑”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雄心。
事實上,從拼“網紅”到向“長紅”,攸縣一直致力於IP重塑,實現從短期流量到長期品牌的轉變。
在該縣推進“三大會戰”開展“六大行動”的進程中,攸縣從《晉書·解系閻鼎等傳論》選擇了“眾望攸歸”這一文化符號,從“黨聲攸揚”“文明攸我”“何以解攸”三個維度,重新解碼攸縣的文化屬性和精神圖騰。
誠然,一個地方的農文旅融合從“出圈”走向“成熟”,注定需要一個較長的適應、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但從攸縣打造別具一格的“賞花”經濟,推動地域形象展示與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的背后,知株俠看到了以開放的姿態直面挑戰的勇氣,也看到了在創新中不斷開發自身潛能的魄力。
知株俠希望,上緊農文旅融合發條的攸縣,更多的“油菜花”跨界生長,成為更多人向往的“詩和遠方”。(記者/王軍 通訊員/劉曉聰 黃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