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鎖住頻率”到“鎖住話語權” 湖南發布首台光腔鎖頻儀

量子科技,未來已來。3月25日,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項目啟動儀式暨光腔鎖頻儀發布會在望城大澤湖海歸小鎮舉行。光腔鎖頻儀這一核心設備的突破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激光器市場空白,具有國產替代進口的競爭優勢,更通過成本控制將價格優化為同類進口產品的20%。
國產替代“鎖住光子心跳”
當前,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技術快速迭代,量子產業初具雛形,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成為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2025年,聯合國宣布為量子科學與技術國際年。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量子科技再次被提及。湖南組織未來產業創新任務“揭榜挂帥”計劃,圍繞量子科技等3個未來產業領域發布17項攻關任務。響應“建設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和“湘商回歸”的號召,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長沙量子”)從粵港澳大灣區奔赴而來。長沙量子是量子科技領域的創新型企業,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及專利,致力於原創進口替代型產品的光腔鎖屏儀、離子探針等原創產品研發。
當日上午,長沙量子發布光腔鎖頻儀樣機。光腔鎖頻儀是量子精密測量的“心臟”,其功能是通過穩定激光頻率,確保量子態傳輸的極低噪聲環境。長沙量子攻克了高精度激光頻率穩定技術難題,其優化的光學鎖頻腔結構、高精度溫度控制系統、高度集成的光電系統和免維護的智能化控制系統有望為精密光學、激光雷達、醫療檢測等多個領域提供高精度的激光穩頻保障。在量子計算、通信、傳感等高精尖領域高度依賴進口器件的背景下,這一成果的落地標志著中國在量子科技“卡脖子”環節的自主化進程邁出關鍵一步,該產品屬於進口替代性首台套精密光學設備,其技術、經濟性均有望引領行業變革,或將成為撬動中國量子產業鏈自主可控的支點。這一突破的直接意義在於“技術鏈安全”。作為量子保密通信網絡的核心設備,國產化后,建設成本有望大幅下降,且徹底擺脫供應鏈“斷供”風險,“鎖住話語權” 。
“望見未來”布局未來產業
全球量子研發中心,不僅隻做研發。其定位於成為全球量子科技領域的科普高地、人才搖籃和產業引擎,推動量子科技從實驗室走向現實,賦能未來社會發展。
長沙量子董事長李丹介紹,全球量子研發中心將搭建面向公眾的量子科技科普平台。公司開發了AI量子研發平台系統,搭配硬件系統可以滿足科研院校科研及教學需求。也開發了量子宇宙、量子世界及量子生活等VR大空間系統,激發青少年對於科技的熱情。
量子技術的突破,根植於其強大的科研基因。長沙量子的科研團隊由十余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博士、博士后組成,核心技術來源於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馮芒介紹,他們將聚焦量子精密測量技術的產品研發,致力於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量子產品。並將瞄准市場做產業,努力讓量子科技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
這項有望引領行業變革的成果從落戶望城到驚艷亮相不到1年時間。去年7月,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在望城經開區注冊成立,彼時,企業正處於研發試驗關鍵期,亟需合適場地用於產品的調試檢驗。了解企業需求后,望城經開區即刻協調望達創智島成熟工業廠房設立了中試基地,為企業提供即租即用、即投即產的研發空間。“望城經開區團隊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增強了我們扎根長沙的信心。”李丹說。
近年來,望城經開區錨定“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聚焦新質生產力,積極拓展新興賽道,深入開展科技招商,依托“兩主一特”產業基礎,延伸擴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大健康、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版圖,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智能裝備等未來產業,加快構建競爭優勢。
量子技術研發是長周期、高投入的過程,科研成果轉化、產業化也需要時間周期。望城正構建起日益完善的創新政策體系,耐心等待量子科研的成果開花結果。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走進現實。隨著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應用場景的深度拓展,長沙有望在量子測量領域率先實現全球領跑,並帶動量子通信等長鏈技術的協同突破。這座“工程機械之都”,正以光為尺、以創新為帆、以量子為筆,書寫中國科技創新的新篇章。(陳柄丞、周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