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千壟沃野種春光 電力護航春耕忙

![]() |
服務隊在田間地頭進行用電安全宣傳。受訪單位供圖 |
人民網長沙3月27日電 三月春潮涌,農時貴如金。3月25日,在寧鄉市大成橋鎮的萬畝良田上,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東方紅(電雷鋒)共產黨員服務隊的紅馬甲與青翠秧苗相映生輝,勾勒出一幅電力賦能鄉村振興的春日長卷。
在成功塘村煙葉種植基地,村干部喻國慶正向服務隊員們介紹:“這600多畝煙田是村裡的支柱產業,多虧供電所提前升級了線路,現在煙田總產值超過了300萬元!”據了解,為確保農業生產用電可靠,該公司大成橋供電所早在2021年就對成功塘村長塘變、四葉變及小學變三個台區改造低壓線路5.6公裡,同時針對附近的煙葉基地實施“一田一策”服務,並建立了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如今“電雷鋒”們穿梭在田壟間,既是安全宣傳員又是技術指導員,他們向煙農們發放《安全用電指南》《春耕春灌安全知識宣傳手冊》,手把手教農戶辨識用電隱患,檢查灌溉設備。
距離煙葉基地兩公裡外的湖南農知稻農機專業合作社內,自動化育秧流水線高速運轉,秧盤在傳送帶上完成覆土、播種、淋水“一條龍”作業。大成橋供電所技術員譚竣文與合作社相關負責人楊昕核對用電負荷:“密室催芽溫度濕度控制需要持續供電,我們已對專變線路開展無人機巡檢,變壓器和相關配電設備也已檢查到位!”
這座投資800余萬元的現代化育秧工廠,承載著全省各地6000畝水稻的豐收希望。為確保關鍵設備穩定運行,大成橋供電所去年年末將供電的10千伏珊瑚線跨田段改為沿村道架設,完成3公裡高壓線路標准化改造,並與10千伏玉堂橋線形成互聯,大大提升了線路供電可靠性。通過流水線的稻種覆上營養土被輸送到育秧大棚,“電雷鋒”與工人們一起將秧苗鋪放至到大棚地面,保証充足光照。“過去人工育秧怕斷電爛種,現在電力保障到位,密室催芽出苗率超過98%!”楊昕指著鋪滿大棚的嫩綠秧苗感慨。
作為服務春耕的“排頭兵”,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近年來以“雙網融合、村網共建”為抓手,與全市20個村委、社區簽訂《電力便民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合作協議》,將電力服務嵌入鄉村治理體系。今年春耕期間,公司全面推行“網格化+村網共建”服務模式,組建多支“春耕服務小分隊”,對涉農線路、變壓器等設備開展“人巡+機巡”拉網式排查,累計處理電力設施安全隱患30余處,解決用電訴求17項。並通過“網上國網”APP、微信群等渠道實現“30分鐘響應”,為農戶提供“零距離”服務。
暮色漸沉,供電服務車的燈光仍在村巷裡流動。從煙葉基地到水稻育秧工廠,從傳統農業到智慧農場,“電雷鋒”們用銀線編織著鄉村振興的經緯。(林洛頫、蔡漫葭)
![]() |
電雷鋒”與工人們一起將秧苗鋪放至到大棚地面。受訪單位供圖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