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園區動態

望城經開區躋身湖南省“五好”園區前十

2025年03月27日21:4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長沙3月27日電 近日,湖南省產業園區建設領導小組發布2024年度“五好”園區創建綜合評價情況通報,望城經開區晉位全省前十。

成績的底氣,源於工作實績:2024年,望城經開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419億元﹔規模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0.4%。在國家級經開區綜評中挺進全國百強、躍居92位,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五好園區”創建、高質量做好“兩重”各項工作、打造“三化”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等五項工作獲市政府大抓落實督查激勵,位居全市園區榜首。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這份成績,是望城經開區上下一以貫之繪藍圖的生動實踐,是一如既往抓產業結出的累累碩果,是一刻不鬆優環境帶來的誠意回饋。

內優外拓,發展格局更高

新時代的經濟大潮中,中國這艘巨輪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要想穿過驚濤駭浪,就必須堅定信念,矢志不移。對產業園區而言,在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就是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因人而變,不因時而異。

2024年,面對可開發土地掣肘的客觀現實,望城經開區一邊刀刃向內,讓產業空間利用更高效,產業承載平台更多元。

以片區為例,圍繞“一倉一島三園”布局標准化工業廠房150萬平方米,建成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人才公寓26萬平方米。望達智造小鎮匯聚品質宜居生態、科技創新活力,全面打造集科創研發、人才公寓、運動休閑、人力資源與基金服務等於一體的“科創會客廳”。

一邊目光向外,不斷拓展發展邊際。

2024年12月27日,省發展改革委對6家園區調區擴區方案進行公示。望城經開區調出227.29公頃,新擴入788.71公頃,調區擴區后總面積2705.81公頃。擴入近8500畝土地,無疑是為求地若渴的望城經開區降下一場“甘霖”,將給園區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當下,望城經開區正高標准推進科創示范片區規劃建設,深化核心區北片、西擴片、銅官片控規研究,“一中心六片區”的產業布局正迸發出澎湃動力。

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片區。望城經開區供圖

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片區。望城經開區供圖

引育並重,創新平台更廣

3月25日,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在大澤湖海歸小鎮正式啟動,該公司研發的光腔鎖頻儀這一重大科技成果同時全球首發。這也是作為未來產業的量子科技積極響應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推動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應用場”的一項重大突破。

創新水平高不高,正是評選“五好”園區的核心指標之一。

2024年以來,望城經開區持續發揮科技創新核心引領作用,凝聚創新資源要素、提高科創向心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以創新集群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年來,園區引育並重,從政策支持、平台搭建、人才引進等方面扶持本土企業冒尖,吸引外部企業落戶,不斷打造創新高地,力爭形成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有創新之舉、人人做創新之星的新局面。如今的望城經開區,真正以數據和實績詮釋著“創新平台好”。

創新主體攀高。2024,望城經開區實施擴能升級梯度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做好企業攀高、入規、升級等工作,一大批技術實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脫穎而出。全年新增規上企業29家,排名全市國家級園區第二,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0家,高企總數突破370家。新增國家級、省級單項冠軍企業(產品)7家、專精特新企業51家。榮獲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園區。

研發平台聚勢。望城經開區新認定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6家,省部級以上科創平台總數達221家,中航起落架獲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24%。其中,湖南智電谷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採用“1+N”模式,以平台為牽引,逐步導入研究院孵化的新能源產業鏈項目在本土產業化落地,全面轉化達產后,預計可實現產值100億元以上。

“研究院對項目實行‘一個教授+一個博士+一個團隊’的創業模式,讓我們在創業中有靠山,心裡也特別踏實。”湖南蒙星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鄂志韜介紹,新產品正式投產前,要嚴格履行小試到中試到產業化過程,從而實現從實驗室到大市場的轉化,涉及研發、設備、原材料等眾多領域,這都是以前在學校裡不曾踏足的﹔而在智電谷研究院裡,有了教授手把手的指導,進展順利。

科創生態躍升。2月26日,湖南首批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揭牌,望城經開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以“望見未來”15條創新創業政策為牽引,加快構建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目前,基地已簽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及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4個,在孵科創項目21個,入駐項目預計可帶動大學生創業就業480人,儼然成為青年人才打拼事業和理想的“夢工廠”。

量子科技光腔鎖頻儀首台套發布。望城經開區供圖

量子科技光腔鎖頻儀首台套發布。望城經開區供圖

引建同步,產業項目更優

產業園區,離開項目,就是緣木求魚﹔沒有項目,就是無本之木。因此,“五好”園區能不能有效創建,前提是有沒有好的產業項目。

去年,望城經開區牢牢牽住重大項目“牛鼻子”,聚焦招商項目比落地、在建項目比推進、竣工項目比達效,為“五好”園區積攢厚實家底。

先來看項目引進的力度:2024年,望城經開區秉持“精准、開明、舍得、執著、高效”招商理念,盯住一切可招商的平台,創新一批可實施的模式,招引一批能落地的項目,全年引進產業項目102個,總投資380億元,投資100億元項目1個,實現“雙百”目標突破。

3月27日,望城經開區舉行一季度重點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現場簽約烯灣科技、新林制藥等7個項目。今年以來,望城經開區發揮“鏈主+基金+基地”、“鏈長+專班”等招商模式優勢,共引進重點產業項目26個,總投資95億元,再度錨定全年引進100個項目和過百億元項目的“雙百”目標。

再來看項目建設的速度:全年實施項目188個,完成投資210億元,5個省重點項目、48個市重大項目超額完成投資計劃,投資完成率位居全市園區前列﹔比亞迪電子二期、永杉鋰業二期等130個項目竣工投產,釋放產能200億元以上。

上述兩類指標之所以表現優異,並非園區有什麼“獨門秘籍”,一言以蔽之:一切圍繞項目干。以“五個十大”為抓手,開展“五比五看”和“十快十慢”揭榜挂帥聯點,推動項目建設拼出“新干勁”、賽出“加速度”。

這一系列工作舉措結合了黨工委、管委會到基層干部職工自上而下的合力,既有頂層設計,又有統籌協調,輔以一線服務,項目建設何愁不快。

去年11月30日,長沙比亞迪電子二期項目正式投產,可新增智能終端年產量1000萬台。至此,望城經開區已聚集比亞迪、利亞德、大華科技、比路電子、德賽電池等智能終端鏈上企業154家,持續為打造千億級智能終端集群注入動能。

與此同時,園區搶抓“兩重兩新”政策窗口期,依托主特產業鏈項目技術創新、工藝升級、設備更新等擴能升級需求,以存量拓增量,撬動新項目、新投資,黑金剛、美特新材、泰嘉新材等30余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

茶顏悅色自研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在即。龍宇攝

茶顏悅色自研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在即。龍宇攝

機制改革,內生動力更強

有人說,人心是最大的變量。這放在“五好”園區創建工作中,也同樣恰當。如何將“變量”轉化為“增量”,讓團隊更有凝聚力、戰斗力、向心力,成為湖南產業園區共同面臨的一個課題。

望城經開區的路徑是突出“精簡、高效、積極、穩妥”,按照省市關於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大部制、扁平化”原則,實現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協同高效。成立創新創業中心等機構,按照省委書記沈曉明提出的“六對辯証關系”要求,做到“六個堅持”,選派了一批優秀干部至園區,激活干部隊伍“一池春水”。

堅持問題導向,大刀闊斧推進體制機制優化、理順。特別是針對安全生產監管與執法銜接不暢、執法與服務統籌不優等問題,率先推動應急管理機制改革落地見效。全年排查企業400余家,達到了減少執法檢查頻次、提升管理服務效能的雙重效果。火災事故下降 1/3,工貿、危化等直管行業無死亡事故,切實提升了本質安全水平。

在全國各地園區紛紛探索開展“小管委+大公司”機制體制改革之時,望城經開區平台公司也在不斷明晰自身定位,在業務上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經開集團改革,構建更加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激發國企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成立招商公司,聚焦市場化、專業化、規范化方向,推動國有平台公司更進一步圍繞園區主特產業和產業集群做好產業全價值鏈服務,做產業轉型升級的引擎和保障基石。

3月20日舉行的“金融匯望·園企新程”望城經開區招商項目融資對接會上,泰坦未來首席運營官汪徵上台路演,介紹企業高性能碳基、陶瓷基復合材料項目。“我們的技術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已具備海外市場‘反向定價權’。”汪徵介紹,公司投資的泰坦未來高端碳基復合材料產業園一期項目於2023年5月在望城經開區投產,期待通過此次對接獲得資本支持,加快推進二期、三期項目建設,實現產能十倍擴張。

去年,園區成立基金管理中心,形成“1+8+N”產業基金矩陣賦能實體經濟發展,精准匹配近百家優質項目融資需求,先后投資德賽儲能電池、比路電子、泰坦未來、衡開智能、恩智測控等30個重大項目,累計提供股權融資超30億元。通過實施“五等項目”機制,創新構建產業招商生態,產業生態日趨完善、產融合作不斷深化。

園區平台公司的角色正逐步從“代建方”向“投資方”轉變,從“保姆”向“股東”轉變。

泰坦未來首席運營官汪徵在望城經開區招商項目融資對接會上作項目路演。望城經開區供圖

泰坦未來首席運營官汪徵在望城經開區招商項目融資對接會上作項目路演。望城經開區供圖

助企紓困,發展形象更好

2月16日,艾科瑞生物超級工場在望城經開區正式投產。該企業曾為申請一塊心儀的土地推進一年而無所得,重新考察選址時聯系上望城經開區,僅隔了一個工作日,工作組便上門了解情況,再隔了一天,園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便帶隊上門洽談,一個月的時間,就簽訂好了合同。

“在項目立項、環評、報建等手續辦理過程中,園區‘一對一’精准幫扶的常態化機制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優質的‘望城服務’。”艾科瑞超級生物工場項目負責人黃志華說,高效服務下,僅1年的時間就建成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的集總部辦公、技術研發、科技孵化、生產制造、學術交流、成果轉化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

這只是望城經開區真心待企、誠心助企的一個縮影。

2024年,望城經開區全面貫徹全省送解優專項行動,多向發力,通過開展本地供需對接會、出台產品就近採購補貼政策、搭建“企業供需平台”等一系列舉措,引導大企業重心向內,促進就近供需對接。率先全省建立的“企業供需平台”是智慧園區打造的數字化平台之一,通過進一步整合企業資源,將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結合起來,實現抱團發展、互利共贏。目前該已入駐本地規模企業400余家,並接入“湘易辦”客戶端,供應鏈本地採購、本地配套優勢不斷凸顯。

當好“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店小二”。3月26日上午,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望城區委書記秦國良在長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調研時要求,園區和相關部門要用心用情、傾盡所能,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如今,園區已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企業服務體系。從項目前期的選址規劃、手續辦理,到中期的要素保障、市場拓展幫扶,再到后期的政策輔導、融資對接,都有專人專班跟進服務。

厚植綠色理念的望城經開區。望城經開區供圖

厚植綠色理念的望城經開區。望城經開區供圖

作為區域發展的“最小單元”,園區不僅是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望城經開區依托國家級綠色園區品牌,積極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支持企業在節能、減排、增效環節發力,以技術創新全面提升產業綠色化水平。

在湖南永杉鋰業有限公司內,引進首套商業化第4代鋰鹽生產制造裝置同時實現固廢、廢液100%的回收利用,廢氣實現超低排放﹔首次提出了EMS綜合能源管理方案,實現了全系統高溫、中溫熱氣和熱水的循環利用﹔打造的智慧照明系統,比同業標准單噸設計能耗降低了37%﹔智能化制造產線,同等裝置規模的用工人數,將比同業標准降低2/3。

永杉鋰業並非個例,晟通集團“雙零鋁箔生產線鑄軋短流程工藝”,九典宏陽“原料藥合成車間數字化升級”,金浩糧油“智能化灌裝及三位一體智能立庫項目”,金馳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雲工業互聯網平台”……走進園區不同企業的生產車間,機械臂、智能機器人等智能化設備已成標配。“綠色+智造”雙輪驅動下,厚植綠色理念的望城經開區,正拔節生長。

成為優秀需要努力、保持優秀需要定力。未來,望城經開區將錨定“五好”園區坐標,持續凝聚政企合力、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產業動力,努力晉位爭先攀登下一個高峰。(陳柄丞、周南)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