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經貿 “雨”你相約丨非洲魚漂洋過海“游”進長沙

第四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非經貿博覽會”)就要來啦!本次博覽會將於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長沙舉辦,以“中非共行動、逐夢現代化”為主題,主會場、主展館分別設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分展館設在中非經貿合作促進創新示范園(湖南高橋大市場)、湘潭中部國際機械園。
當來自坦桑尼亞的800余尾非洲慈鯛魚在非洲進口觀賞魚隔離漁場示范點(長沙璽悅國際進境觀賞魚隔離檢疫場)的隔離池中悠然游弋。這批從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空運至長沙黃花機場的“水中精靈”,在海關“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保障下,完成通關手續后,又經過14天隔離檢疫后,將“游”入國內水族市場。這是湖南首次進口非洲觀賞魚,也是自貿區雨花區塊企業中非貿易創新的又一裡程碑。
“活體藝術品”的商業密碼:小眾賽道的大市場
“薩伊藍、紅龍王、金頭虎……這些魚不僅色彩絢麗,還是水族圈的‘硬通貨’。”璽悅國際董事長黃梓楠指著隔離池內的非洲魚介紹。非洲慈鯛魚具有絢麗的體色和獨特的繁殖習性,因適應力強、易於飼養等特性,在國內水族市場持續走俏。
對於進口商湖南璽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璽悅國際”)而言,這不僅是其繼進口肯尼亞鮮花、牛油果之后的又一突破,更印証了其深耕中非貿易的創新基因。
“目前,我們已與湖南、廣東等地多家水族館達成合作,未來還將開啟線上平台銷售,讓這些‘活體藝術品’游進更多家庭。”璽悅國際董事長黃梓楠敏銳地捕捉到商機:非洲觀賞魚不僅是水族愛好者的“心頭好”,更是中非文化交流的鮮活載體。市場趨勢印証著她的判斷——近五年我國水族寵物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其中飼養門檻低、色彩絢麗的小型觀賞魚尤其受年輕群體青睞。
從鮮花到活魚:雨花企業的“非洲生意經”
回溯璽悅國際的發展軌跡,這種敏銳的商業嗅覺早有端倪。璽悅國際的非洲貿易版圖遠不止觀賞魚。作為湖南自貿試驗區重點培育的中非貿易標杆企業,其發展軌跡充滿“破界”基因:
2023年:首創“非洲直採鮮花”模式,其旗下的“璽悅鮮花”品牌是雨花區塊成功孵化的首家非洲鮮花品牌,將肯尼亞玫瑰通過冷鏈直達長沙﹔
2024年:4月,首家品牌體驗店在長沙五一商圈亮相,將東非高原的玫瑰花香首次帶入中部消費市場。同年7月,通過長沙黃花綜保區“國際分撥+轉口貿易”模式,成功將400枝肯尼亞玫瑰銷往烏茲別克斯坦,創下中國鮮切花轉口貿易新紀錄﹔
2025年:布局牛油果、咖啡等農產品,構建“非洲基地+長沙樞紐+全球分銷”供應鏈。
目前,璽悅國際與肯尼亞7家農場深度合作,月均銷售鮮花10萬枝,覆蓋國內14座城市。
政策賦能:30分鐘清關背后的“自貿速度”
“活體貿易的核心是‘快’。”黃梓楠坦言,在湖南自貿試驗區政策加持下,長沙海關為鮮花開辟“綠色通道”,最快30分鐘可完成清關。這種高效經驗如今被復刻到觀賞魚貿易領域。
站在中非經貿博覽會常設展館布滿實時數據的監控屏前,黃梓楠展望:“我們將繼續依托自貿區的發展戰略,以長沙為國際貿易中樞,完善公司業務生態,為自貿區發展貢獻力量。”
從東非三湖的碧波到中國市場的水族箱,從東非高原的玫瑰到中亞市場的花束,璽悅國際以持續突破詮釋著中非經貿的生命力。正如隔離池中自在游動的慈鯛魚,每一次鱗光的閃爍都在訴說跨越山海的貿易故事,而黃梓楠的願景則賦予這些商業行為更深層的意義:“每條非洲魚都是文化使者,每筆貿易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陳靜、周娉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