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產經

中信泰富中央商務區A-1地塊330米超高層項目沖頂

2025年04月01日10:2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高空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高空工作。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中信泰富中央商務區A-1地塊330米超高層項目沖破300米,一場聚焦塔冠鋼結構高空作業的沖頂攻堅戰全面打響。目前63∼64層作業區域已完成總計225噸鋼結構的精准安裝,中建五局鋼構科技公司項目團隊秉持“技術引領、安全為本”的核心,憑借精細化管理與創新工藝,向最高點沖鋒。

突破超高空:實現技術管理雙飛躍

項目塔冠鋼結構位於T1塔樓頂部,最高點標高達326米。然而,施工區域狹小、構件體積巨大(最大鋼柱截面700×300×40mm)、高空風力影響顯著,以及必須在冬季低溫環境下完成全熔透焊接作業,吊裝技術難度與安全風險均屬分公司在建項目之最。

中建五局鋼構科技公司項目團隊憑借多項創新舉措攻克施工難題:引入智能化裝備,有效提升作業效率﹔優化冬季焊接保護方案,全力保障焊接質量﹔實施多工序立體穿插作業,大幅縮短施工周期。在構件吊裝環節,部署兩台動臂式塔吊協同作業,其7.5噸至10.8噸的吊裝能力,可精准匹配各類構件的吊裝需求。

與此同時,借助BIM技術模擬吊裝路徑,配合全站儀實時定位,確保每根鋼柱、鋼梁一次吊裝到位,將誤差嚴格控制在±3mm以內。面對零下低溫環境,項目實施“防風棚+石棉布保溫”雙重保護措施:焊接作業前,搭建全封閉防風棚﹔作業完成后,用石棉布包裹焊縫,使焊縫層間溫度穩定維持在120℃至150℃。

此外,所有焊工均需通過專門的低溫焊接技能考核,所有焊縫要接受100%超聲波探傷檢測,以確保合格率達到100%。針對鋼結構、土建灌漿、機電預埋等多專業交叉作業的復雜情況,項目採用“區域化流水施工+動態調整”施工模式,提前組織工序協調會議,借助BIM模型開展碰撞檢測,優化施工流程,讓各環節緊密銜接,成功縮短16%的工期。

筑牢安全網:織密高空作業防護鏈

在300米的高空開展作業猶如在刀尖上起舞,項目安全管理工作容不得半點鬆懈。項目組搭建“全鏈條、立體化”的安全管控體系,借助智能監控全面覆蓋、防護設施標准化建設、應急響應高效化等舉措全力保障項目實現“0事故”目標。

項目與總包的監控定位系統、風速監測儀聯動接入,對高空作業動態進行實時追蹤,一旦出現風速過大或者人員靠近臨邊危險區域的情況,系統便會自動發出預警,旁站人員能在第一時間關注施工人員的作業安全狀況。

項目創新性採用“五點式雙鉤安全帶+垂直防墜器+水平生命線”的三重防護方式。在進行鋼柱吊裝作業時,作業人員上下全程都要系挂防墜器,此外在高空操作平台四周設置1.2米高的鋼網片防護欄,平台底部滿鋪鋼跳板並加裝踢腳板,從源頭杜絕墜物風險。

不僅如此,項目專門組建安全應急管理小組,規劃出6分鐘即可直達山東省立醫院東院區的急救路線並且定期組織高空墜落、火災疏散等演練活動,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夠做到響應及時、處置迅速。

踐行綠色理念:增添城市發展新活力

該項目自始至終踐行綠色施工理念。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將鋼結構構件工廠化預制率提升至100%,徹底消除現場拼裝環節,極大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與此同時,項目選用環氧富鋅漆、氟碳面漆等環保涂料,有效降低40%的VOC排放,助力T1塔樓沖擊綠色建筑三星認証。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5A甲級辦公與高端商業於一體的城市新地標,進一步鞏固濟南CBD的金融商務核心地位,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該項目不僅是對技術和管理的一次極限挑戰,更是分公司超高層鋼結構建造實力的有力見証,隨著鋼結構吊裝工作的有序推進,這座泉城新地標已初步展現出“雲端之冠”的宏偉風貌。

項目部將繼續聚焦目標、緊抓重難點,以攻堅克難的勇氣、敢闖敢試的銳氣、持之以恆的志氣推動項目建設再提速,以滿弓、滿弦、滿格的狀態,為項目最后的完美履約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未來,項目部將錨定科技創新,讓其成為驅動發展的強勁引擎,筑牢安全質量根基,持續為分公司鋼結構建造實力注入澎湃動能,書寫超高層建筑領域新篇章。(杜長江、歐陽安瀾)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