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市州縣域

走!到水鄉古鎮定格春耕盛景

2025年04月01日17:09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走進益陽赫山區蘭溪鎮蘇家湖村“醉美田園”,現代化的農機在田埂上往來穿梭,發出低沉而有力的轟鳴聲,充滿生機的春耕畫卷就此展開。田埂上,農民扛著農具,眼中滿是期待﹔稻田裡,耕田機轟鳴,泥土芬芳彌漫。米市裡,飽滿的種子運往田間,農資店物資充足。

錨定春耕備耕關鍵,打造“倉廩盈實”圖景

“前段時間天氣好,我們很早就開始檢修農機、下田翻耕了。”壯林家庭農場的負責人介紹道。

乙巳蛇年正月剛過,蘭溪鎮就迅速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春耕生產,從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儲備調配,到農田水利設施的修繕維護,再到農機農具的調試檢修都穩步有序推進。不僅如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還時刻關注農資價格、氣象預警等信息,引導農民科學安排春耕。特別是3月下旬經歷極端高溫到長時間低溫寒潮的劇烈變化,秧苗生長受到限制。對此工作人員迅速下發秧苗葉面肥並指導使用,確保秧苗生理機能迅速恢復,提高成活率和生長率。

搭建良種下鄉橋梁,打造“種源煥新”圖景

“這個‘中安2號’質量不錯,是低鎘水稻品種,聽說去年有人種了,產量還蠻高。”沙嶺村的種糧大戶一邊搬運“種谷”,一邊介紹道。

為進一步消除“鎘大米”事件影響,蘭溪鎮積極探索“一粒米”的新興發展路徑,持續推廣“低鎘大米”培育種植,致力於優化“蘭溪大米”品牌。在這一背景下,蘭溪鎮沙嶺村被選為赫山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園優質糧源基地項目試點村,全域推進低鎘水稻品種雙季稻種植,覆蓋全村21戶種糧大戶、3654畝耕地。在保障糧食產量、安全的同時,將通過訂單收購、土地流轉、務工就業、技術培訓、配套服務、聯合帶動等方式,幫扶71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輻射帶動全體村民增收致富。

賦能科技深度助農,打造“豐收增效”圖景

“從產量上看,育秧工廠10條苗床一次性育出的秧苗可供1500畝農田使用,年生產能力可保証10000畝農田使用量。從質量上看,智慧育秧相比傳統育秧方式,其生長標准可控,受天氣變化影響小,秧苗成活率可達98%。”江南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薛永強自信地說道。

當前,蘭溪鎮正積極推進智慧育秧項目,以科技之力推動當地農業生產提質增效。一方面,大力推廣智能化農機設備,使用無人機植保,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持續推進智慧育秧,利用智能水肥一體化噴灌設施、環境氣象指數實時監測設備、電子顯示屏等智能化監控、噴淋系統及物聯網平台,實時監測農作物生長環境,精准調控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環節,實現科學種植。

筑牢執法監督防線,打造“糧安保障”圖景

“之前我們這溝裡還有些淤泥,剛開始翻耕水道就暢通了,農機使用更方便了,現在干活快了不少。”正在田埂邊忙碌的村民向鎮紀委工作人員講道。

為充分發揮監督職能,進一步壓實職能部門保障春耕備耕的主體責任,蘭溪鎮持續深入田間地頭督查春耕備耕生產情況。一方面,仔細詢問村民種植情況和生產難題,詳細了解了農機設備情況及化肥、農膜等農耕產品的儲備情況,問農所需、排農所憂、解農所難,保障農民權益。另一方面,扛牢糧食安全生產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遏制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做到良田糧用不動搖,確保糧食安全。

提前布局的春耕備耕、“良種”下鄉的陣陣熱潮,科技助農的智慧成果,執法監督的嚴格守護,這一項項關鍵環節相互配合,構筑起堅不可摧的糧食安全網,正緩緩奏響水鄉糧食豐收的動人樂章。(蔡婷 周羽萱)

(責編:唐李晗、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