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 >> 文旅

“耕讀湖湘 走進桃江”首場音樂思政課在張子清故裡開講

2025年04月06日16:11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近日,“耕讀湖湘,走進桃江”首場音樂思政課暨湖南農業大學思政育人基地首授牌儀式在革命烈士張子清故裡——桃江縣鸕鹚渡鎮張子清村舉行。這是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中共桃江縣委宣傳部以校地合作共建的方式推動實施紅色資源實踐育人大思政課項目“芳草計劃”的首場活動,湖南教育電視台、湖南省企(事)業文聯、湖南省“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湖南農業大學)、“大國三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融合建設傳播基地等作為戰略共建單位全程參與,桃江縣鸕鹚渡鎮人民政府和鸕鹚渡鎮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黨委具體承辦,旨在通過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湖湘大地厚重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思政+三農+藝術”融合創新的理念和方法,打造符合時代需要、彰顯湖湘特色、具有藝術美感、引領學生成長的音樂思政課,為推動“大思政課”建設提供鮮活樣本,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思政力量。

緬懷:在革命先烈故裡賡續紅色血脈

此時的鸕鹚渡鎮已是四月芳菲盛,張子清紅色教育基地庄嚴矗立其間。9時許,在張子清烈士塑像前,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30余名師生列隊肅立,向這位被譽為“紅軍關雲長”的井岡山時期著名將領敬獻花籃。在鏗鏘有力的重溫入黨誓詞聲中,花籃緞帶上“鐵骨鑄軍魂 赤心照千秋”的赫然大字在晨曦中格外醒目。

“張子清受傷后把消毒鹽讓給戰友,自己因感染致病情惡化而犧牲,這種舍己為眾精神正是當代青年最需要補的‘鈣’。”教育基地負責人張建軍仰看張子清塑像向大家講述烈士讓鹽故事時眼神堅定,語重心長。隨后,師生走進張子清生平事跡陳列館,透過少年成長勵志故事、鏽跡斑斑的戰斗武器和泛黃的文稿書信等實物展品,沉浸式感悟革命先烈紅色信仰的傳承脈絡。

共建:院地攜手打造思政育人共同體

上午10時,活動轉入授牌儀式環節。桃江縣鸕鹚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莫宏華致辭中說到,“希望通過合作共建,建設高標准的張子青紅色教育基地,將張子清村打造為紅色美麗村庄,讓張子清烈士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桃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龍飛致辭中說:“期待以校地合作為契機,將豐富的紅色資源轉化為生動的教學素材,把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轉化為啟智潤心的育人情景,讓深厚的理論優勢轉化為實干興邦的實踐動力。”

“以合作共建為抓手,探索‘紅農文旅’融合創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機制,全力打造思政育人與鄉村振興雙鏈驅動的‘桃江樣本’,讓這片紅土地作為廣大學子的第二課堂。”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藝華在致辭中表示,基地將多維度開發音樂思政課、多層面助力新時代鄉村文明建設,多領域參與當地鄉村振興發展。

緊接著,胡藝華等領導共同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揭牌,牌匾在熱烈掌聲中由鸕鹚渡鎮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黨委副書記謝仁、張子清紅色教育基地負責人張建軍鄭重接過。

解讀:音樂思政課讓歷史“聲”入人心

“井岡山上出驍將,子清獻鹽見赤誠……”11時,胡藝華主講的首場音樂思政課《張子清:紅軍中的關雲長》深深吸引了在場聽眾。課程從播放由AI生成的張子清本人影像自我介紹進入,進而巧妙嵌入《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等你回》等紅色音樂,再到影視片段《井岡山》,繼而一首《懷念張子清》歌曲將課堂推向高潮,全方位多形式地呈現了張子清的大忠、大智、大勇與大義,生動詮釋了張子清的紅色初心和革命精神。

“沒想到音樂思政課能這麼震撼,讓人耳目一新!”鸕鹚渡鎮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一位村支部書記聽完課后連連贊嘆。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蹲苗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學員、2022級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李嘉儀在課后筆記中寫道,“當課程中歌頌緬懷張子清烈士先輩的音樂旋律響起時,屏幕上閃過其話語‘哪怕鋸掉一條腿,我還要革命干到底’,讓我真正讀懂了什麼是信仰。”

賦能:紅農文旅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活動期間,鸕鹚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莫宏華向隨行師生發出邀約,該鎮正在著力開發的紅色文旅融合發展片區,計劃打造“一核多帶”紅色文旅格局,目前急需文化IP賦能、農特產品文創設計等智力支持。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委員楊芳教授透露,學院將組建由教授牽頭並指導的國家級“挑戰杯”大賽之“青年紅色筑夢之旅”賽道“耕讀湖湘”實踐團,以張子清村為重要站點,逐步對桃江乃至整個湖湘大地的紅色地標進行走訪研學,構建“思政教育實踐+非遺傳承轉化+鄉村振興賦能”融合生態。據悉,首批“耕讀湖湘”實踐團隊已於當日入村開展田野調查。

啟新:在紅色熱土播撒未來希望之種

正午時分陽光穿透雲層,全體參與者在張子清紅色教育基地前拍攝合影,背景牆上“井岡山上不落的星”的標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隨著照片定格這一刻,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暫告段落,而校地共育時代新人的長卷,正在桃花江畔徐徐展開,讓紅色熱土的育人實踐如同桃花江的春潮,在新時代奔涌向前。

創意點亮思政,創新驅動未來。“耕讀湖湘”大思政課,如同生機盎然、青春飛揚的桃花江,從歷史深處流向詩意遠方,從心靈深處走向星辰大海,從田野深處奔向廣闊舞台。活動總策劃人表示:作為“耕讀湖湘,走進桃江”的首站,用心用情用靈魂,耕讀千年湖湘,讀懂鄉土中國,讀出真道理,讀出精氣神,讀出正能量﹔作為“音樂思政,放歌桃江”的首場,用思政的道理、時代的旋律、青春的音符,把大美桃江唱開、唱亮、唱響,唱給大家聽,唱給世界聽﹔作為“紅農文旅,落地桃江”的首試,以校地合作共建為抓手,精心構建符合時代需要、彰顯湖湘特色、賦能學生成長的研學研修基地,全力打造思政育人與鄉村振興雙鏈驅動的“桃江樣本”。(劉遙陽 郭一澄)

(責編:唐李晗、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